APP下载

“健康中国”引领下的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张文 丁海玲 朱繁曦 李浩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健康中国问题

张文 丁海玲 朱繁曦 李浩

摘 要:传统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居家养老过程中很多高龄老人、慢性病老人、失孤老人、空巢老人都难以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尤其是当一些突发情况出现时,难以得到及时的救助。本文从当前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面临的问题分析出发,探索医养结合推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问题;对策

2019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18)》。2000年-2017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从10.2%上升到17.3%。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会超过2.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接近20%。中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压力日益凸显,老年健康服务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主张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引领老年人科学预防和延缓衰老,对于疾病从预防和有效控制的角度入手,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对健康中国理念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健康是人最重要的资本,从古至今我们都在追求长寿及健康,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国人的平均寿命逐步延长,但活着与幸福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健康中国视域下,我们不得不对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生存状态进行关注。

1.自然状态下的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越来越快

老年群体而言,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骨骼柔韧性、机体免疫力等多个方面都在逐渐衰退,自然状态之下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同时由于老年人本身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非常少,所以他们还保留了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高盐、缺乏运动等,这些都为机体健康埋下诸多隐患。

2.老年人带病生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为身体机能的逐步衰退,所以老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概率非常高。很多老年人思想包袱也非常重,怕住院花费太高,怕给儿女增加负担,因此基本上也是小病不注意,慢慢积累下来一些普通疾病越来越重,带病生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3.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村,走入城市。把老年人留在了家中,其中很多还要负责下一代的养育工作,所以很多老年人本身就缺乏倾诉对象,生活压力又非常大,心理健康继而受到了影响。很多老年人患有抑郁、厌世、自闭等心理疾病。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很多老年人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病在床,“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缺乏亲人关怀,又与外界社会相脱节,他们的生存质量更低。

二、“健康中国”引领下的老年人口医养结合的开展对策

1.落实“大健康”理念,重视健康维护

大健康理念是与狭义上的没有疾病相区分的一种全局健康理念,倡导我们不仅要预防疾病,同时还需要做好健康保健工作,全面提升生存质量。对老年人而言,大健康理念的落实重在疾病管理和健康保健两个大的方面。大多数老年人所患疾病都属于慢性疾病,其中还有很多极易反复,如关节炎引起的腰腿疼痛、上肢酸软无力等,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去医院检查也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医生的遗嘱也主要强调要适度休息,多做运动,舒筋活络。这就是大健康理念指引下的疾病管理与健康保健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医生、护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都属于树立宣传教育意识,将大健康的理念融入老年人的日常,不需要依赖药物治疗,通过掌握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美状态。最大限度发挥老人机体的养护作用,为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防范工作。

2.开展“全周期”護理,关注生命各个阶段

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这批老年人他们前期生存条件非常差,所以他们机体中潜藏了多种慢性疾病,在对他们进行护理照顾时,必须要做好早介入工作,全程关注他们生命的各个阶段。当前国家对老年人的生命状态关注度非常高,很多医院、社区都定期对老人开展免费诊疗服务。医养结合背景下,以医入养、以养入医、社区医养等模式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口提供全周期护理,让他们可以高质量渡过生命的每一阶段。

3.关注“全人群”健康,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很多偏远地区、贫困地区民众的生存质量不高。医养结合政策的落地,从关注全人群健康的角度入手,推出了一些列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动健康中国目标达成。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宣布将快速、持续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计划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根据老年人不同的生活状态,无论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医院,还是家庭养老,都可以与其养老需求有效对接,为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全面健康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除了大健康、全周期、全人群外,构建健康大环境也非常重要。全社会要积极联合起来,构建医养结合大环境,养老要从家庭走向社会,依托社会化养老模式,构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

总之,人的一生是漫长渐变的过程,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独特而精彩的。健康中国政策指引之下,我们不仅要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需要着重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构建起设备到位、人员充足、环境优异的全面医养结合大环境,为老年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崔树义,杨素雯.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医养结合”问题研究[J].东岳论丛,2019,40(06):42-51+191-192.

[2]方烨.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社科纵横,2019,34(10):94-97.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类)课题《“健康中国”引领下的老年人口医养结合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18RB164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健康中国问题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