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

2019-09-10黄华建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题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黄华建

摘 要:应用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种重要题型,无论对于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一项较为严峻的挑战,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结合相关的教学工作来看,有很多需要进行把握的关键点,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也是一种基础性的数学教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初中数学的教学知识比较基础,能对学生后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结合行业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教学难题,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很有必要,对于相关教学行业来说任重而道远,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的制定不仅要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要顺应行业和时代的发展潮流。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初中作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打下的基础能为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可以将问题细分成以下几点:

(一)解题方式较为单一

掌握多种解题方式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但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会传授一两种解题方式,同时这些解题方式的灵活性也比较低,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透彻理解,更不用谈实际应用,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解题,一般都是生搬硬套解决问题,对于应用题的解决也非常不利。

(二)实题训练比较少

结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应用题的文字和数字都比较多,进行具体的分析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更不用说实现数量关系的把握,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相关训练的时间比较少,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教学方式灵活性低

在课堂上,教师会对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把握,同时教师也会督促学生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背下来,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较为死板,灵活性比较低,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創造性。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关键点,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很有必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夯实数学基础

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这也是学生应用题解题的主要难点,所以说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很有必要,首先可以从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入手,帮助学生对解题的整个流程进行了解和把握,随后进行数学解题模型的构建,譬如有一道应用题:一中和二中一共有2000名毕业生,体育总达标率为80%,一中的体育达标率为80%,二中的达标率为85%,求一中和二中分别有多少名毕业生。这是一道非常基础的应用题,数字和文字都比较少,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其中的等量关系进行把握,在必要时可以画出相关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推进具体的解题工作,能够为学生的解题创造很大的便利。

(二)创设解题情境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需要将数学理论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因此进行相关解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提高应用题解题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譬如有一应用题:火车甲和火车乙在轨道上相向而行,火车甲的长度为100米,火车乙的长度为150米,火车甲经过火车乙的一个窗口大概需要5秒的时间,求火车乙开过火车甲的一个窗口,需要多少时间。想要解决这道应用题,教师可以对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利用,通过具体的演示工作,让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把握,为学生的解题创造便利。

(三)引导学生体验

大部分数学应用题都来自于生活,实际的体验对于学生的解题也有很大的帮助,譬如在教学逆水行船速度和顺水行船速度时,可能存在一些学生没有坐过船,自然很难理解相关概念,教师在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骑自行车作为具体例子,帮助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解,包括风速和阻力等因素,通过具体的体验为学生的解题奠基。

(四)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题的重点就在于应用,因为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其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为其应用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譬如有一道应用题:小明需要买一盏灯,但是灯具店里有多种灯具,包括40瓦的25元节能灯和100瓦的3元白炽灯,结合小明所住地区来看,电价为0.6元,求过了多久,选择技能灯更为划算?在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电量与电费之间的具体关系,在学生把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之后,进行不等式组的设立,最终解决相关问题。

结语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多种因素进行把握很有必要,对于相关教学行业来说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满足行业实际需求的同时,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邸全凯. 激发学生兴趣,妙用解题技巧——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J]. 高考, 2018(22).

[2]濮芳瑾. 初中数学学习障碍中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17(35).

[3]贺传运. 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 成才之路, 2017(1).

猜你喜欢

应用题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