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专业满意度的途径

2019-09-10田静妮

山西教育·招考 2019年8期
关键词:辅修必修课程双学位

田静妮

志愿填报是院校和专业的匹配,考生和家长对于院校的了解相对较多,对于专业的了解,比如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等却知道甚少,而专业又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专业的选择格外重要。

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仅有13.6%的学生表示了解所选专业,7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另一项调查显示,未真正了解各种专业是考生填报志愿时面临的首要困惑所占比例高达56.36%。还有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满意”的大一新生仅有4%。

为什么好多考生会进入不喜欢的专业,原因多种多样,一类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想进入好学校,于是就选择相对冷门的专业;一类是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有些院校有服从专业调剂不退档的规定,一些考生心仪专业录取不了的时候,为了避免退档的风险,便要填写服从专业调剂;还有一类是对专业内涵理解不清楚或者不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填报了与自身的学科能力等不匹配的专业志愿。

如何弥补专业志愿不满意的缺憾,高等院校的转专业、双学位和辅修学位等政策,都给考生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转专业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學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不同高校对转专业的要求不同,如北京科技大学官方发布的转专业政策为: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在校学生,不属于外语保送生或提前批录取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学生于每年6月份通过“本科教学网”上的“转专业申请”模块网上申请,各学院在夏季学期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审核,9月初公布转专业结果,学生到转入学院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各专业对转出人数不做限制;申请转入人数未超过专业可接收限额(招生人数的15%)时,无条件接收;申请转入人数超过专业可接收限额时,由接收学院成立考核小组,负责学生的考核选拔工作。再如,山西农业大学转专业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转专业,在本专业已修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15%以前(包括15%)的学生,由转入学院审核申请材料,择优遴选;二是考试转专业,在本专业已修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15%-50%(包括50%)的学生,由转入学院根据专业要求自行命题,组织考试和成绩评定,并将考试工作方案报送教务处审核备案。对考试合格的学生,转入学院可择优遴选。三是留级转专业,在本专业已修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50%以后的学生,或跨文史类、理工类转专业的学生,可向拟转入学院提出留级转专业申请。

教育部规定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双学位和辅修专业

双学位就是在高校里学习两个专业,学生不但要完成自己本专业的学习,要学完全部的选修课和主修课,还要学完第二专业的全部主修课和选修课,并且两个专业都要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上交给学校,而且学分都要达到学校颁发学位证的基本要求。双学位的学习难度比辅修专业要大,而辅修只需要完成辅修学院定制的学习课程就可以了。

双学位顾名思义是两个学位,没有主次之分,毕业后两个专业发的都是学位证,而辅修发的则是辅修证。这两个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有差别。

每个高校的规定有所不同,有的高校没有限制,有的高校则会限制能够考双学位或者辅修的专业,只开放部分专业供学生选择。同时对选择的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作者为晋城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辅修必修课程双学位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七校联合办学”暂停招生谈“双学位”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探索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大学英语辅修现状与课程改进方向
我国高校辅修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