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途径研究

2019-09-10孙志华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感恩中职生教育

摘 要:本文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对中职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习总说过:“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敬畏”。

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不少中职生不懂得感恩,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尤其是在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方面急需加强。我国学者刘湘潭、杨静等人研究指出,中職生感恩缺失主要表现为:以己为中心,人情冷漠;孝心减退,理所当然地索取;缺乏社会责感,拜金主义倾向等。

目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比较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了感恩教育,把人立足于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狭隘化。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生活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对中职生的感恩教育应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感恩教育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把我们的体会和做法总结如下:

一、开展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让学生理解感恩的丰富内涵

大多数中职生理解的感恩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比如感恩就是帮助父母、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等。事实上,感恩包含感恩父母、感恩同伴、感恩老师、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等等。而深层次的感恩是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等。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全面意义上的感恩,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培养他们相应的情感和行为。近年来,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感恩方面的专题讲座,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感恩教育主体班会,讲座和班会促进了同学们对感恩内涵的全面理解。

二、加强学科渗透和全员德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

近年来,我们学校提出了全员德育的基本要求,要求广大教师大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把感恩教育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同时,要求后勤服务人员也要发扬教育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中通过言行举止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这些举措对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感恩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做为学校不仅要把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写在墙上、喊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比如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自己的亲人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要努力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近几年,我们学校在每个老师过生日时,全体同事都会通过微信送去祝福,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也会自己制作一个小礼物送给老师,或者发一条祝福短信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祝愿和感谢。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每个班级都会举办毕业季的相关活动,活动的主题则是感恩母校、感恩教师、感恩同学等。

这些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四、通过影视媒体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

平时,学校老师和班主任要多搜集一些与感恩相关的优秀影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班会课或其他合适时间进行观看,这样会让同学们的认识得到提升,情感得到深化和升华。近几年,我们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最美孝心少年》等颁奖晚会的视频,通过观看,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有了更强的感恩意识和更多的感恩行为。

五、通过有仪式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就像每周的升旗仪式一样,学校也可以举行感恩仪式,比如每周五我们学校都要举行感恩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全体同学会大声朗读感恩词,表达对父母、老师、教官、同学的感激。此外,每年我们还会举行一次学生成人礼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既有老师的祝福,也有同学们回报父母、感恩学校、报效祖国、承担责任的内心真实表达。

通过这种仪式感的活动,能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得到强化,进而有助于感恩行为的发生。

六、通过实践训练法培养学生的感恩行为

1、布置感恩作业法

感恩是一种习惯,老师要像布置其他作业一样布置感恩作业,并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我们学校每周五放学时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感恩作业,要求学生在周末为父母或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周日返校时上交感恩行为照片、视频或者心得体会。这种做法,让学生的感恩行为成了一种习惯。

2、建立爱心档案法

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爱心档案,班主任要求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情况,然后记录在班级档案中,在家长生日的时候,当事人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祝愿,全体同学也会送上真挚的祝福。这一举措,融洽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听到孩子们的祝福,看到他们发来的问候短信,许多家长感慨万千,他们都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3、换位体验法

学校可以开展我做一天小老师活动。在每班派出几个学生代表形影不离地跟随老师一天,了解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接下来,让学生做一天老师,包括备课上课都要完成(老师可以指导),随后再让他谈谈做老师的感想。这样同学们就会真正了解老师的不容易,从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感激老师。

4、专题活动锻炼法

培养学生感恩行为的专题活动很多,比如在周末,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近敬老院,把学生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和爱加以扩大;每年的清明节,团委可以组织同学们为烈士扫墓,让同学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己的命运是和他人、和祖国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七、通过故事演讲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

每学期,学校可以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讲出我的感恩故事,争做校园先锋》演讲比赛,通过故事演讲比赛,既可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也会让同学们对感恩的认识更加深刻。

近几年,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在班级选拔的基础上,在全校举行一次讲感恩故事比赛,要求所讲故事为发生在身边的关于感恩的真人真事,达到用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的目的。

几年来,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但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也有了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谈中职学生的感恩教育[J].科技致富导,2013,07(02):25-28

[2]刘湘潭.中职生感恩教育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作者简介:孙志华,女,1969年2月出生,籍贯为河南省滑县,现就职于鹤壁工业中专,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感恩中职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