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服饰肚兜与功能纺织品结合的创新研究

2019-09-10李秀花

美与时代·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

摘  要:中国传统服饰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本土服饰,其发展依然存在着问题。因此传统服饰设计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使其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延续生命力,为人们所喜爱。传统服饰与功能纺织品的创新结合,是通过传统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将传统服饰文化意蕴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根据服饰环境的特殊需求使其具备功能特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功能纺织品;肚兜;创新;融合

一、引言

中国服装的发展经历了有得穿——穿好——时尚——返璞归真——功能、智能化等多个阶段。中国传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的延续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对服饰的审美需要升级至功能和审美的多项满足,功能化为传统服饰的耳目一新注入了动力。

一、中国传统服饰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不足和解决方案

(一)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不足

有关针对中国传统服饰相关问题所做调查显示,对中国传统服饰感兴趣的人群较少,且都是以女性为主。受专业、工作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人们日常无法接触到传统服饰及其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喜爱大多来源于近年兴起的古装剧,这反映了人们接触到传统服饰的渠道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他们对传统服饰的认知不够[1]。

(二)缺少走向国际的本土品牌

中国一直都有着“衣冠礼仪之邦”的美誉,而现代的中国传统服饰却没有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特质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以至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欠缺。其实,现在也有不少做得好的传统服饰的品牌,例如裂帛、素萝等,然而,人们对这些品牌却知之甚少[2]。

(三)传统服饰元素与时代融合之间的不足

在现代服装设计、时尚服装发布会等各类国内外服装秀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风元素。但是中国元素与现代服饰的融合设计依然不够成熟。虽然传统服饰在服装设计界的影响度较大,但是与大众的生活普及有很大的差距,过度的创意、古典或强调民族风,并不符合大众审美和生活需要。如何将构思设计普及至社会大众是一大难题。

解决方案:我国的相关政策和社会媒体等都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发扬做出了积极的引导,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传播基本的服饰文化知识。通过开设传统服饰文化进课堂,利用网络大环境,如微博话题、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传播中国服饰文化知识。

2.从服饰外部设计方面着手。古装剧中的中国服饰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符合大众审美心理,燃起了古装热潮。同时,现在许多的服饰比赛也多以“中国文化”“非遗”“传统服饰”等作为设计主题,使设计者从传统服饰的色彩、纹样、造型等方面萌发设计灵感进行创作。最终以实物展示的方式对中国文化起到弘扬的效果。

3.从服饰内部设计出发。现代纺织服装产品正在向着功能化、智能化、高档化等方向发展,应结合时代趋势和人们生活的需求,研究开发功能化、智能化传统服饰品,将传统服饰元素与功能性、智能性相结合。

二、中国传统服饰肚兜在设计中的应用

肚兜,是女性群体生命情感的象征,是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是女性表达生活、寄托情感、祈求吉祥兴盛的重要载体。“肚兜”之名来自清朝。早期的“亵衣”“衷衣”、汉代的“抱腹”、唐代的“诃子”、元代的“合欢襟”等指的都是肚兜。严格来说肚兜形制上属于“抹胸”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贴身内衣,形状为菱形,上面和下面分别以带系于脖领和腰间,起到遮护胸腹的作用。

古代肚兜在颜色和纹样的选用上都有一定的讲究。红色是主流颜色,主要是源于红色有幸福美满、祈福驱邪的象征意义。古代父母为保佑孩子平安,就常常选取红色面料给孩子做肚兜,祈求上天庇佑。纹饰多具有美好祥瑞的寓意,其中以表现“吉祥美满”居多,还有“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鸳鸯戏水”等。肚兜折射出古代妇女的美好寄托,由此赋予了肚兜创造力和表现力,形成了肚兜自身的审美评价。

在历史的长河中,肚兜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肚兜在“藏”与“露”之间展现了美妙张扬与人体的自然美感,可以是含蓄的传统美,也可以通过运用后现代设计手法对肚兜“再设计”以表达一种奔放极度裸露的美[3]。

(一)形制运用

利用肚兜的传统造型,提练肚兜丰富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尚的设计手法,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作品。2016年郭培在春夏巴黎高定时装周系列中运用了肚兜的造型元素,也在面料、刺绣、图案和技术工艺的设计运用上呈现出精美的作品(如图1)。

(二)面料运用

利用肚兜的传统面料,华裔设计师周翔宇(Xander Zhou)在 2016年春夏伦敦男装周上发布了一系列肚兜主题的男装(如图2),在造型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材质上也是采用了真丝且运用了边缘拼接的手法,纹饰上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龙纹和祥云的图腾刺绣。

(三)中西融合

传统中国内衣肚兜在不断借鉴的过程中发生着演变,造型、图案、搭配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肚兜发展成为时尚女性表现个性的途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进一步融合,肚兜以全新的面貌走在时代的前沿。许多西方服装设计师也从中国传统服装形式中寻找灵感,肚兜元素以各种方式被展现出来。近年来,“内衣外穿”“重叠穿衣”等着装方式正推动着肚兜的流行(如图3)。艾莉.萨博(Elie Saab)于2003年巴黎秋冬时装发布会上推出了东西方不同的设计元素相结合的高级时装,其中有多款服装运用肚兜元素进行设计,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了肚兜的传统美(如图4)。

三、肚兜与功能纺织品的创新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进入到一个高速化信息时代。为解决能源、环境等问题,更需要用高科技的方式来生产新型的、功能性的产品,以获得各种优良的综合性能。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已不再局限于美观、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功能。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功能,如防螨、抗菌、阻燃、远红外等。

肚兜作为女性和孩童贴身服饰,对人体和皮肤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抗菌、保健性。孙德仁等研究出了中药草本肚兜,这是一款组合式的产品,中药由人参、白术、胡黄连等16味组成。使用时,将中药垫取出放入肚兜内,昼夜佩戴,可增强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预防疾病,有利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长期使用能够有效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避免了少儿用药时的痛苦和恐惧感[3]。但是,缺点是该肚兜不能遇水,不便携带。为使肚兜方便携带,提高可穿性、水洗性、功能持久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原有的化学性质丝毫未损的一项技术应用。然后,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逐渐释放出来并发挥作用。包封用的壁壳物质称为壁材,被包的囊芯物质称为芯材。

根据需要将植物中药抗菌剂或保健材料的微粉制作成微胶囊,与纺丝液混合均匀,纺制出抗菌或保健的纤维,然后纺成纱线制成织物,运用这些功能织物,通过款式、色彩、纹样等设计出时尚功能性的肚兜。这种方法设计制作的肚兜功能性持久,耐水洗性能较好。

(二)后整理工艺

面料后整理技术正在朝着产品高档化、功能化、差别化,加工工艺多样化、深度化方向发展,并强调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后整理是指织物在完成漂白、染色后,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善织物的外观和内在性质,以提高织物服用性能的加工过程。

将植物中药抗菌剂通过喷涂、浸渍等方法,均匀地涂在纱线或织物上,经烘干而制得抗菌纺织制品,用此方法也可以制成远红外纺织品、阻燃纺织品等。该方法功能持久性虽不如微胶囊法,但是成本低、操作简便。

中国传统服饰与功能纺织品的创新结合,既可以通过设计创新来体现民族文化,又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性,满足人们的综合需求。

四、传统服饰与功能纺织品

結合的创新设计探索的意义

传统服饰与功能纺织品的创新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将传统服饰文化意蕴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根据服饰环境的特殊需求使其具备功能特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使传统服饰元素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彰显其精神内涵,延续其生命力,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颖诗,郭坤兰,邓玉雯.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5):104—105.

[2]毕墨代.清代女性传统肚兜设计与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田国鹏.肚兜的传承与革新[J].人文论坛,2012(3):173.

[4]孙德仁,陈博睿.中药草本肚兜调理少儿脾胃的机制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9(3):6—8.

作者简介:李秀花,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工业设计工程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