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2019-09-10陈寒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专业实践核心能力高职英语

陈寒春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推动之下,社会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这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同时与世界之间的交流联系性也在逐渐加深。在该背景的影响之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也在随之提升,英语专业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重点需求,对其实践能力的要求十分严格。高职院校作為社会英语人才的主要输出渠道以及重点培养场所,在英语教育工作的实施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综合英语人才。

关键词:专业实践;核心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教育的实施中,课程设置需要将基础课程做到整体传递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更好掌握,在教学任务的引导下,英语课程在教学的实施中,核心目标在极大程度上是以促进学生英语考试、等级考核等方面通过率的提升,最终造成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过关但是难以保证其实践能力能够做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支撑,与社会发展下对综合素质技术人才的要求居于一定的差距。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与专业之间没有形成相应的衔接,与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目标具有一定的差距,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难以满足社会岗位对其技能需求,导致对人才的培养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在对高职英语课程教育实施中,应该强化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对课程体系做到更好的优化。

一、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对人才的培养特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就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对专业人才在培养中,目标的定位是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以及敬业精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足够扎实,以及在英语语言的表达中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等相关的专业技能足够强,确保最终所培养的英语人才属于应用型。

(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与社会发展下人才需求相结合,以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根据综合能力作为专业实践能力的构建基础,对课程体系做到优化设计,保证教学计划实施的有效性,通过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等教学形式的采取,使得在高职教育中能够将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发展实现统一化建设,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保证在技能的训练中能够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方面

在高职英语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是以岗位与职业需求为依据,对能力做到核心教导,作为教学内容实施的核心,或是以对能力的训练为主线对教学课程进行拓展,建构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二、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对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构建

(一)及时对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中,是以就业作为教学导向,对教育核心作为目标的明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毕业之后就业率的提升。为此,应该与市场发展相下的需求相结合,顺应人才改革变化,适当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更好优化,促进对目标的专业化培养,教学大纲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核心依据,是高职院校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优化课程体系的实施依据。学校需要与教学大纲相一致,对学生英语理论知识掌握强化的同时,能够加强对技能的强化,保证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求,对教学思路做到深入的优化。

(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一般属于公共课,在公共课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主要是以英语精读为核心,在英语课程中整体的选择性较为一般,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课堂内容为主,且较多的学生自一开始,对英语相关的考级等学习十分专注,以应试的学习心态对待英语学习,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应对英语的学习。在公共课的设置中,必要情况应该对其采取拆分的方式展开能力教学,如在精读勘测好难过设置中,或是可以将课文、口语、听力等相关的教学采取针对性开展,为实践课程预留更多实施时间,在此状态下英语的学习所呈现出的综合表现力,以及系统能力的体现,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在教育实施中,与普通高校之间有所差别,在知识传递中对实用性的要求十分严格,课堂中所学知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为强化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构建,应该打造更为适用的能力培养平台,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机会的参与,对自我英语能力做到充分的检验。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会主动从事相关工作,为此,在校期间为其构建实习平台十分关键。为保证英语课程体系在优化中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实施“基地式”方式展开教学,高职院校与企业采取合作的形式,定期向企业输出一些实习生,这种实战型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强化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同时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在毕业之后会具备更多的优势。

(四)形成性评估体系

就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高职英语在教学中,课程体系设计应该与市场发展保持同步,与形势需求实现完美融合,对评估的体系做到合理且科学的构建。英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学习中的根本目的是能够做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可以以综合性评价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整体引导,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实施中,所采取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有所欠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理论知识过于充足,在实践能力的实施中,核心效果较为一般。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同样需要发生一定的改变,根据教育实施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与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根本需求相结合,适当优化课程内容,及时改变传统老旧的课程,强化对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顺应社会发展,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就业以及更好成长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安琪.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9):193-194.

[2]曹亚军.基于职业英语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153-156.

[3]钟丽琼.高职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61-63.

猜你喜欢

专业实践核心能力高职英语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