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新潮流下的“中国看世界”
2019-09-10林颖刚
林颖刚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了!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我们的社会需要,也是我们学历史教历史的值得庆祝的好事。衷心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
围绕着历史研究,今天许多老师发表了感想,表达了他们的心底想法。有的老师感叹:“快一百年过去了,对近代史的研究,我看很多方面还没有超过蒋廷黻先生。”有的老师针对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现状,提出其实更应该加大对世界史的研究:“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有大批的历史学者对中国研究得非常透彻。至于国内,对美国史除了老一辈,新生代在哪里?”其实,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对世界史特别是美国史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很大成就,详情可见附表。
我们在中学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如今有了一个非常明确非常适用于中国近代史的核心素养,那就是家国情怀。为了加深理解,我们老师可以多思考是在当下怎样的时代环境下提出这个家国情怀的?培养这个家国情怀用来干什么的?在国内,家国情怀要的是凝聚国人的智慧,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那我们只有民族的自豪感,只有有了民族发展的方向,我们才能去凝聚人心。至于如果是在对外的语境下,我们是要搞外交的,那我们可能还要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谋求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的语言,是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的。若离开特定的语境,很容易由于缺乏一种理解之同情,变成没有道德感的高谈阔论。蒋廷黻先生写过一本《中国近代史》,到现在好多人还是赞不绝口的——“过去,是我们不给外国人平等的权利;现在,是外国人不给我们平等的权利。”蒋先生当时是中国驻美大使,从外交的角度写这本书,笔者觉得非常好,但这就是最好的中国近代史么?应该这样说,他也只是一家之言,从一个角度来看中国近代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从农耕文明一步步向工业文明过渡和转型的过程。既然是转型就必然是痛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那样它不是一个政治伦理或者一个外交所能涵盖的。所以我们现在思考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蒋廷黻先生的话可以当成一家之言的,陈旭麓先生的《新陈代谢》也是可以当成一家之言的,费正清的“挑战与反应”也是个角度。这些角度的分析使笔者得到了启发--作为中学教师,如果我们的站位高一点,那应该留给学生的是以下这个永恒的命题:历史给我们哪些智慧?
这些智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某个具体环境下,在历史往往有相似之处的那个地方,我们懂得在历史中借鉴到什么,正如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体现出来一种新颖的“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遇到了相似的遭遇,在西方文学里是怎样处理的,而中国文学里又是怎样处理的。而不像原来我们讲历史,就是我们最后总结出有教训1、2、3、4点,有经验1、2、3、4、5点,那样讲历史就陷入到了机械唯物主义或者教条主义的理论当中去了。其实就是当你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这才是历史,真正的智慧。
所以历史其实很简单。有的人思考问题是一种零和博奕,把别人当傻子,我赚你赔;另外有的人有时候就很善良,存在一种双赢思想,我给你打钱,你给我东西,你帮助了我,我也帮助了你,使用价值的最大化。有的人做生意是唯利是图,有的人做生意细水长流,他说薄利多销。所以,不仅是美国,也不仅是中国,全世界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既有善良的、正直的人,也有不同类型的人。所以历史是多个力的平行几边形之和。
中学历史教学希望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流派,不同理论,注意的是不要把话说绝对了,把话说绝对了无论是上课还是写论文都不科学的。与此同时,多个视角,也不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没有抉择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理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次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只有下面一个层次的需求满足了,才能想到上面一个层次的需求。那么历史学是第几个层次的需求?在笔者看来,历史学是人的第二层次的需求,是安全的需求。如果不学历史,你会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你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成就什么,所以历史学牵涉到一个人的安全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历史学如果提供的经验、智慧是错误的,那么就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笔者最近感触最深的是,杨奎松先生的巨著“革命”四书,以中央党史研究的名义,直面中国的革命,借助大量的苏联解密档案,尽力还原中国革命的原貌,由衷佩服中共中央实事求是的气魄之余,也领悟到“假的历史”研究会带给今天中国作出误判的巨大危害。只有直面过去,接受真实的历史研究,才能让党和国家保持头脑清醒,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所以,我們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从知识中获取智慧,这个智慧是全人类的智慧。
当然,不同的老师对历史的感悟不一样,教的学生也不一样。所以,学生的成就感也不一样,作为历史老师,用科组的力量群策群力,让我们的学生感悟更安全、更可靠、更真实的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