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9-09-10廖燕珍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廖燕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城市,从而促使农民工热潮的兴起。但是在大部分农民家长都外出打工的情况下,他们的孩子不仅会变成留守儿童,还会由于情感的缺失导致孩子们缺乏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浅薄且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的出现。对此,笔者将从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出发,进一步探索有关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力争通过社会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原因与解决办法]

一、引言

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尤其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更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为了给予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很多农民家长都会选择通过进城务工的方式来承担家庭的重任,而他们的孩子则会因为户籍受限、照顾不便等原因被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而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性格缺陷及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道德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此,笔者将在下文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

一个人道德的好坏往往对他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孩子们的道德教育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道德认识不够清晰

道德认识通常是指人们对道德的理解以及对事物进行客观评价基本能力,而道德认知作为人们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其形成也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而对于那些独自生活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承担过多的责任,这样的现象在对孩子们身心成长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他们的道德缺失埋下隐患。由于父母情感教育的长期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迷失自我,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留守儿童之间传播开来。

(二)道德情感不够深刻

人们在面对不同事件时所得到的是非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人们对事件的主观评价近似理解为他们道德情感的体现,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判断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更是促使人们不断成长的强大动力。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接触较少,所以会为父母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农村家长那种不科学的棍棒教育方式,孩子们的逆反心理更容易被激发,从而导致让他们逐渐变得冷漠。此外,对于那些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容易在家长的愧疚与爷爷奶奶的溺爱中迷失自我,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恶劣行径出现。

(三)道德行为管理不到位

著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者王夫之曾说:“人之皆可以为善者性也,其有必不可使为善者,习也。习之于人大矣。”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不同的教育环境对于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在道德意识及道德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道德行为不仅可以反映出其本身的道德水平,在对人类思想品德的进行衡量时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以外,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作为他们道德问题的主要来源,不只是孩子本身原因所导致的,家庭的整体教育也要为孩子的道德缺失买单。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到位,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校中他们不听老师的教导,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甚至还经常打架斗殴、旷课泡吧,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往往没有办法及时管教,进而导致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出现偏差。

三、针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时刻都在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建设及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从家庭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家长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道德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特别的。因此,从家庭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应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了。首先,要想从根本解决留守儿童现存的道德问题,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必须改变的。为了解决不能长期陪在孩子身边的困境,家长可以利用视频通话等方式增加与孩子们的交流,并在了解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同时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從而进一步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此外,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他们的情感问题,而对于那些常见的道德问题家长也要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们提供建议,帮助留守儿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从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学校便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出来。为了更好进一步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学校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增强对学生的品质教学,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对他们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从而用爱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失。其次学校要注重教师品质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由于缺少家长的陪伴,留守儿童的内心相比其他孩子更为敏感,所以规范教师言行,提升教师品质十分重要。对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道德素养,进而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老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道德问题的解决提供进一步帮助。

四、结束语

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他们承担了太多的辛苦与压力,而作为渴望父母关爱的孩子而言他们同样拥有享受幸福的权力。所以,为了给予他们更幸福的生活,我们应从道德教育出发,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更美好的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玉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8):133-134+137.

[2]李慧.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67-68.

[3]王鹏飞,郭文旭.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04):81-88.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浅谈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