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轼诗歌中的爱情观

2019-09-10覃岚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爱情观苏轼诗词

覃岚

[摘  要: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涉猎广泛,被世人所熟知的是他的诗词。其中他写给他妻妾的诗词数量虽不多,但每一篇都是传世的佳作,千古流传。本文通过苏轼为其妻妾所做的诗词来分析苏轼的爱情观——爱情专一。

关键词:苏轼;诗词;爱情观]

爱情,自古以来都是诗人创作的永恒主题。所谓爱情,便是“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苏轼的爱情故事共有三段,便是他的三位夫人,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三位夫人陪他走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依然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而苏轼对这三位夫人也是用情至深,直至生命的终结。下面就以苏轼分别为三位夫人所写的三首诗词来论述苏轼的爱情观。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是苏轼为哀悼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词,表现出无尽的悲伤和思念。上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写的是他的妻子已去世十年,事态万物变化,两人相见,却“相逢对面不相识”,但苏轼对妻子依旧难以忘怀。下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诗人在梦中与妻子相见,仿佛回到从前,妻子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的样子浮现在眼前。十年的深刻思念,两人相见本应有千言万语,此时却只化作两行热泪,“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而词人梦醒后又陷入到无限的悲痛之中。这首词写下了苏轼对已故妻子的深厚感情和思念,读来朗朗上口,字面色彩平淡,但却是血与泪的堆砌,恨与思的融合,是苏轼的对妻子的深情。此外,据坊间传言,王弗死后,苏轼将其安葬在苏洵夫妇墓旁,并亲手植下三万棵松树,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由此可见,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流传甚远。

当然,这里会有人说,这是苏轼在与王闰之结婚六年后,并为王弗写下著名的悼亡诗,何谈感情专一。不忘前人,珍惜眼前人,我认为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说明了苏轼对王弗的爱情专一,在王弗去世十年后,依然能在梦中回忆起她生前的模样,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这正说明了苏轼对王弗的深情。而且,王闰之是王弗去世后苏轼再娶的,他并没有对王弗不忠。

二、《蝶恋花》

王闰之,是苏轼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她的名气虽不及王弗和王朝云,且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但也是一个贤惠质朴的妻子。苏轼对王闰之也非常喜爱,两人的爱情可谓是历经风雨,闰之经历了苏轼在朝、外任、遭贬、回朝等各个时期。期间王闰之与苏轼荣辱与共、患难与共,陪他走过了人生的重要时期,成为了苏轼最敬重的夫人。著名的《蝶恋花》便是为其所作。“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诗中“佳气”、“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都洋溢着对爱妻的赞美之词和感激之情。此外,苏轼死后,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他与王润之“惟有同穴”的愿望,可见苏轼对王闰之的感情之深。

前面我们提到苏轼对王弗的深深的爱念,十年阴阳两隔,却依旧难以忘却。但苏轼也没有因对王弗的爱,而对王闰之冷漠置之,且夫妻恩爱,情比金坚,更体现了苏轼对待爱情的专一。

三、《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描写的是端午节朝云用芳香的兰草煮水沐浴,当轻微的汗水透过她夏天的用碧绿色的薄绸所制成的衣物及散发出的香气时的情景。在苏轼的眼中,朝云将沐浴的兰草汤倒入河中,河水都会香气宜人。沐浴后,朝云轻轻地将彩线缠绕在粉红色的玉臂上,再插上发簪,看到她就像一个千年难得一见的佳人,不由得赞叹“此女只因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苏轼对也是格外喜爱,在他的三位夫人中,苏轼为王朝云写的诗最多,对王朝云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他在与朝云初识时便写下了千古传送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在朝云与他患难与共时,写下了《惠州荐朝云疏》,其中提到:“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最后朝云也先于苏轼去世,在为朝云所写的《朝云墓志铭》中说王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如一。”由此可见,苏轼对王朝云非常钟爱。但王朝云是王闰之去世后才纳为妾的,且苏轼并没有朝云的美貌、才情而“喜新厌旧”,对去世的两位妻子依旧是铭记于心,这更说明了苏轼对待感情专一的爱情观。

从以上苏轼分别为三位夫人所作的诗词的分析中,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最令人欣慰和令人羡慕的是贯穿他人生的三位女性都深深仰慕和爱恋着他,是他们造就了苏轼的一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苏轼的对待爱情专一的爱情观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景象,如今都化作一首首诗歌千古传送,感人至深。

参考文献

[1]李展强.苏东坡侍妾王朝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杨昇.浅议苏轼的悼亡诗词[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东坡词中妻子形象的文化透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J].文学教育(上),2014(7).

[5]苏轼.三万棵松树打造的爱情壮举[J].文史博览,2012(3).

猜你喜欢

爱情观苏轼诗词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苏轼吟诗赴宴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