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地图的传统村落保护方法创新研究
2019-09-10谭辰雯李婧
谭辰雯 李婧
摘要:在乡村振兴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完善。本研究承接了学界前沿对于村民主体性的呼吁,利用基于村民视角的认知地图,对村落整体空间进行了生活性空间赋值评价。并进一步对生活性空间进行分类,为依据村民集体记忆开展本土化、特色化的乡村保护规划提供思路。同时,研究组通过更多的保护实践对研究过程及方法进行了反思和优化,完善和推广了以村民认知地图为研究方法的村落空间保护价值评估模式,协助丰富村落保护导向、深化村民共同缔造,为走向新时代的乡村保护及复兴提供示范。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认知地图;黄湓村;马栏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9.013?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9-0077-07?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Methods by Cognitive Map
TAN Chenwen, LI Ji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the protec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need to be further updated. This research undertakes the appeal of the frontier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villagers, and uses the cognitive map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llagers to evaluate the living space of the village as a whole. And further classify the living space, and provide ideas for localized and characteristic rural protection planning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villag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team has reflected and optimized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methods through more protection practices, improving and promoting the village space protection valu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villagers’ cognitive maps, helping to enrich the village protection orientation and deepen the villagers’ common ground. To create a model for rural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cognitive map; Huangpen Village; Malan Village
引言
繼党的十九大报告后,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乡村振兴成为了举国关注的社会热点。然而在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中,相关部门注重开发建设,将现代城市的建设方法应用于传统村落的改造,造出了一批批背离原有风貌和人情的“特色乡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进程造成了严重破坏。
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来充分发挥城乡居民的主体作用。《指导意见》里体现出的村民主体性对于今后的乡村保护建设行动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示范。为进一步体现村民主体性的回归,本研究引入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村民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价值评估方法,和基于村民生活的场景化保护方法,实现了村落空间价值评价的整体化和保护实施的精细化。
1研究方法阐述
1.1理论基础
1.1.1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最初是1948年E.C.Tolman在其所著的《白鼠和人的认知地图》中提出的。1960年,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一书中,将认知地图引入城市空间意向认知中。认知地图是“头脑中的环境”,是真实环境在记忆中的复制品,是人们对周围所处空间信息的搜集、组织、贮存、记忆, 并对其空间方位和特征属性加以编码的产物[1]。 同时,每个个体的不同,直接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活轨迹、特殊的城市认知及构建个人脑海中不尽相同的认知地图。
1.1.2集体记忆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哈布瓦赫于1925年首次引入“集体记忆”( Collective Memory)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认为集体记忆是附着于物质现实之上为群体共享的东西[2]。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借鉴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认为城市是集体生活和记忆的剧场, 强调历史的价值、集体与其场所的关系[3]。在具体环境中,集体记忆是反映人群对场所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的重要信息。
1.2操作过程
在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中,可通过对村民认知地图的分析,进行村民生活视角下的村落空间保护价值评估,从而全面挖掘村落文化特质并建立整体保护思路。从分析中进一步得出的高频认知空间要素还原村民集体记忆,通过场景化保护延续村落的独特记忆。
2黄湓村研究实践
2.1村落概况
2.1.1地理区位
黄湓村隶属于浙江省兰溪市,位于环杭州湾城镇群、温台沿海城镇群和浙中城镇群三大城镇群中的浙中城镇群。其中,浙中城镇群的宜居宜游城市群和优质生活圈是浙江省参与长江三角洲竞合的重要载体之一。 其村落发展的典型性体现在拥有广阔发展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被大城市侵蚀的威胁。
2.1.2自然条件
水系是黄湓村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黄湓村紧靠兰江,属于钱塘水系,兰江在村境内长达1500米,江宽水深,通舟楫,便于灌溉。其上游多高山,受季风影响较大。村内有多处人工水塘及水系管道,各水塘之间相互流通并与兰江相连接。
2.1.3经济建设
从生产方式现状来看,农业仍是黄湓村的主要产业,现有蔬菜面积400余亩,是城区的主要蔬菜基地。同时,在兰溪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兰溪“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大量投入,如今兰溪的特色乡村游已经成为了一块亮点招牌,但是开发效益增长缓慢,且存在越发普遍的同质化开发现象。同时,黄湓村村民老龄化及空心化倾向明显,村民学历和家庭年收入普遍较低。
2.1.4文化资源
以黄大仙文化为中心的文化遗产组成了黄湓村丰富的文化群落。黄大仙文化隶属中国道教文化,黄大仙传说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组对黄湓村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位置梳理和实地考察,将其大致分为文化建筑、文化遗址两大类(见图1)。
在文化建筑中,又以黄大仙故居为代表,黄大仙传说图画及相关史料陈展于其中。黄大仙宫和二仙井作为黄大仙文化的重要遗址已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时作为市级文保单位,保护价值较高。在文化遗址中,牧羊路、利市路等作为黄大仙文化的一部分,保护状况良好,公鲁庙和广庆庙拥有自身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但保护状况不佳。
然而在现有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中,其评价与修复机制仍滞于机械化和学者视角[4],面对乡村振兴浪潮下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尚存在以下三个缺失。
(1)缺失了村落里的生活主体——村民的视角来对村域整体空间进行反馈,仅仅以学术视角对建筑单体和群体的物质状况进行测评,忽视了村落空间在实际使用中的体验和感知[5]。
(2)缺失了对村民生活空间的关注。村落的传统院落、文化建筑和遗址等固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十年甚至几百年来承载一代代村民的乡村生活空间是否也应受到保护和关注[6]。要实现全面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核心需要对村落的生活空间予以更多的关注。
(3)缺失了基于村落整体视角搭建各个文化空间联系的考量。通过各个文化空间之间的互相增强和整体联系来构成富有整体性的村落特色文化空间体系,而现阶段实践多聚焦于文化建筑或遗址个体的考察保护[7]。
2.2认知地图采集与处理
为了补充完善对于村落整体空间价值的评价,突出村民的主体性,强调乡村的生活性,研究组开展了认知地图的采集活动,让村民自由绘制出他们每个人的村落环境认知地图。此研究共发放底图80份,回收80份,有效地图69份。我们对上述认知地图进行了编号、叠加、判读、分析比较,并建立了数据库,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在数据分析阶段,我们首先采用ArcGIS9.3软件对认知地图数据进行整体性分析。对80份回收的认知地图出现的认知偏差进行几何校正,然后将出现频次不同的记忆要素通过软件进行空间叠合,采用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①分析来统计记忆要素的空间分布态势(见图2)。从黑色到浅灰色代表了的区域内村民记忆要素的强度。强记忆区主要分布于黄大仙故居、麻车塘的周边范围;次强记忆区散落分布在公鲁庙及其南部区域;中灰色区域的次弱记忆区,主要分居委会、服务设施区、邵前塘的周边范围;以白色和浅灰色为主的最弱记忆区,则为邵大塘、广庆庙等大部分地区。
为了更为细致地刻画村落空间意象,研究组下一步将认知地图按照凯文林奇的空间五要素进行了元素提取分类,按照四大组成部分——标志物、节点、道路,以及边界和区域进行定向分析(见图3)。
2.2.1标志物
标志物作为一种突出的地理符号,一般可以代表一个地区最有特点的建筑或自然特征。首先,作为黄大仙出生地和黄大仙文化的孕育地和传承地,黄大仙宫是黄湓村最具文化代表性的地点;其次,在以血缘关系为重要纽带的传统村落中,承载着宗族文化的祠堂,也是村民记忆里的重要场所。
2.2.2节点
节点是人们走入一个区域的重要交通交汇点,也是一个人在一个区域内重要的抵达点和停留点[8]。对于黄湓村来说,村口、广场、主要景观等都是形成节点意象的元素。对村内活动来说,祠堂南部广场、村委会、篮球场、水塘等开放空间都是日常村民聚集停留的点。而对出入村落的活动来说,村北部入口广场、祠堂附近广场、码头都是便于村民到达离开村落,以及联系整个出行路线的重要节点。
2.2.3道路
外部路中,被村民描繪最多的是村落周围及环绕社区的城市道路,而不是城市主干路;对于村内部,从村民的数据得出村入口和黄大仙宫附近的路出现率比较高,同时还涉及了农田附近道路及池塘周边的路线等。在内部道路中,村民记忆要素中出现最为频繁的道路仍在黄大仙故居及麻车塘周边,对村委会附近道路的认知频次也较高,我们能够从整体布局上发现一条较为明显的南北轴线。
2.2.4边界和区域
人们通常以边界划定区域范围,因此边界要素往往与区域要素共同存在[9]。在村民的认知地图中,黄湓新村和农田都是比较重要的意向,所以划分新旧村、农田及村落的边界表现的比较明显,其次即为天然边界——兰江。就区域而言,在村民的认知地图中,由于对边界的认知不同,黄湓村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研究表明,村落南部的生活区及其中的服务设施区仍是村民认知中最为清晰的部分,农田区也同样值得注意。
2.3规划反馈思考
通过以上对村民认知地图的整理和分析能够发现,较之原有的对于古院落、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其分析得出的高频次的空间要素在数量上和形态类型上都显然更加丰富。例如在标志物类型中,除了最为重要的黄大仙宫,村落里的宗族祠堂也应该考虑纳为保护对象,成为村内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点类型中,麻车塘、邵前塘作为村落水系景观体系的一部分,聚集了较多的村民活动,可在保护过程中考虑联系北部入口、码头、南部广场组织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村落开放空间系统;在道路和边界区域类型中,需要重点关注兰江沿岸的建设,使其能够与村内的景观和生活空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同时在界面控制上,需注意黄大仙故居和麻车塘周边,在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的同时,也保护好原有的古村风貌。
可以发现,认知地图所反馈的信息是更加多元和真实的,能够直接反映村民的实际需求,实现规划的精准化和整体化。在下一步的保护规划设计中,这些空间要素及其所承载的活动类型还需进一步进行分类,还原村落空间的集体记忆,反馈出村民真实生活。黄湓村的高频次空间点活动分类中可以得到自然景观、生产场景、文化活动、生活场景四大类型,能够较为完整地刻画出村民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在认知地图的保护方法中可以针对村落传统保护方法的“三缺失”实现“三回归”:(1)村民使用主体回归,通过收集村民认知地图的方式,以空间使用者村民的视角对村落的空间环境价值重新赋值。(2)村落生活价值回归,村子不是给游客游览的、学者评判的、开发商赚钱的,而应当回归村落生活功能本身。(3)整体空间保护回归,改变过去对于单体文化建筑、遗址的个体性保护,转而关注村落的整体性场所组织与构建[10]。
后期在规划措施的制定上,需要有针对不同活动类型空间需求的优化设计,也需要有联系多种类型活动空间的整体规划。同时在这两个过程中,保持以维护和还原村民的集体记忆为原则,从而实现村落空间的本土营造,也是实现了真正的基于村落文化特质的特色化营造[11]。
3衍生研究实践与优化
3.1文化特色村落案例
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和积累不同发展状况类型的传统村落实践经验,研究小组进而对北京市周边三个著名的传统村落:“京西第一红村”——马栏村、“京北第一回民村”——西贯市村、“明清传统风貌民居”——爨底下村展开了研究实践,现以马栏村为例。
3.1.1村落概况
马栏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南部,村域面积16.34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810人,396户,常住人口210余人,入选首批北京市传统村落,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3.1.2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马栏村拥有丰厚的红色历史资源,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是我国第一个由农民发起举办的村级革命题材陈列馆,也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一步将着手进行整体性文化资源开发。
3.1.3认知地图
在对认知地图的总结上我们发现,村民在生活中对于交往空间的认知更加深刻的同时也对本村现已开发的保护区域拥有较强的区域印象,一方面是对于保护现状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马栏村生活空间的营造状况良好,在村民的认知和评价中分数较高(见图4)。
通过场景还原我们发现,马栏村在文化遗址区建筑群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丰富,传统民居肌理保留较好,古道古街巷等意象较为丰富。而除了著名的红色遗址文化,我们在村民视角的空间认知中发现马栏村与自然的山水关系亦是值得被保护和开发的宝贵资源,与周围山体构成良好景观的街巷、坡道、平台等成为了马栏村村民乐于开展日常活动的场所。下一步构建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整体村落保护[12],是村民的认知给予我们的启示。
3.2研究过程优化
为了更好地推广村民认知地图保护方法,研究组对实践过程进行了反思,针对研究方法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分析出了以下几点原因:(1)不直接。村民很少会以平面图的记忆方式刻画自己的村落,直接画认知地图其实不是他们最地道直接的表达方式,空间认知的收集方法需要更加贴近生活实际;(2)不准确。问卷式收集认知地图方法低效耗时,且村民标的深刻记忆点位置很可能不准确,无法精准表达其地理位置,易造成信息偏差;(3)不充分。收集和整理场所记忆仅通过认知地图的平面表达方式易导致场景信息不够丰富,需要有对各记忆点更有针对性更具象的记忆信息,而再去通过访谈获取信息工作量较大且低效。
经过实践积累,给予的改进方案步骤如下:(1)扎照片。将问卷式手绘认知地图转化为线上收集记忆点照片,照片由村民在统一程序平台,共享地理位置并拍照上传。讓村民走到印象点去回忆,保证地理位置准确的同时也联系起了他们在当下场景中新鲜的记忆信息;(2)云分析。研究团队在另一端根据各照片点位置通过计算机处理成热力图,选取频次最高的几个区域进一步研究 ;(3)集广智。研究团队将高热力点反馈给村委会,组织讨论会,采集村民曾经对这里的印象是怎样(对应保护记忆场所的要素)在这做什么(对应保护记忆场所的功能)的信息,再进行下一步的保护改造措施。
从而将整个研究过程优化为一个村民参与、共同缔造的村落空间保护价值评估模式。
4结语
村民作为村域空间的使用者,对村内的各类功能性空间有着最为细致和独特的空间认知和使用习惯,开展村民认知地图采集是补充完善现有村落保护方法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村民视角对村落空间进行重新赋值评价,唤回了村落原本的居住和使用价值,从而发现村内更为多样化、特质化和整体化的生活性空间场景[13]。而这些丰富村民的生活场景往往蕴藏着村落文化特质的基因,将更有助于挖掘一个村落空间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真正的“特色化保护”[14]。
新时代的乡村建设需要不断更新进步的理论来指导[15]。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将这些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乡村文化特质保留并发扬,是我们未来的研究及保护乡村的方向。愿这些承载历史文化的乡村,在村民和乡村生活保护价值回归的帮助下,一直流传下去。
注:
①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一项非参数的可视化连续变量基本分布的技术。主要是根据密度函数来计算集合中各项的分布情况,其中密度函数是以各个数值为中心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李雪铭,李建宏.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J].地理学报, 2006,61(8):809-817.
[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7-41.
[3]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李红波.转型期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朱鹏程,李红波.基于村民感知的江南乡村意象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5):2979-2990.
[6]周玮,黄震方.城市街巷空间居民的集体记忆研究——以南京夫子庙街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6,147(1):42-49.
[7]姚志琳.从类型开始——探析聚落精神在场地中的重构[J].建筑学报,2005(5):66-69.
[8]曾旭正.台湾的社区营造[M].台北: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53-55.
[9]王冬.乡村社区营造与当下中国建筑学的改良[J].建筑学报,2012(11):98-101.
[10]李飞,杜云素.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下命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43.
[11]王竹,王韬.主体认知与乡村聚落的地域性表达[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3):8-13.
[12]赵晨.要素流动环境的重塑与乡村积极复兴——“国际慢城”高淳县大山村的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3(3):28-35.
[13]王曙光.中國乡村治理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EB/OL].(2017-09-15)[2018-04-21].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64634773&ver=1763&signature=STFz3bjJ4sJZy Mtpblwwtm0PTV-gMyf2874PLFRTnbLhB5es0c*lYCe65r2YZQS InGLc-*A66PPld*WgWZn3k*IR3*MoqrvaYXb6lTlGZnK9c*tYvBphRnpMs-Gi8Kq&new=1.
[14]王艳飞,刘彦随,严镔,等.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6,36(1):20-28.
[15]樊杰,蒋子龙,陈东.空间布局协同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实践策略[J].城市规划,2014,38(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