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民歌初探
2019-09-10汪雪莲
汪雪莲
摘 要:炉霍民歌是康巴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霍尔民歌以其旋律之美、抒情之细、歌词之雅而名闻遐迩!在炉霍文化谱系中,霍尔民歌像一颗颗晶莹的绿松石散落在霍尔的牧野、草甸、村落、田间,熠熠生辉。然而,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商业文化的冲击,炉霍民间音乐文化也未能幸免。近50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整个藏区的宗教艺术精神正将逐渐成为历史,炉霍民间音乐文化在现代的商业文化面前变得虚弱而被动,人们往往会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转而对商业化盲目追求。年轻的炉霍藏族民众更愿意接受外来的流行音乐,许多炉霍民间音乐传承人都已经逐渐老去,炉霍民间音乐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对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炉霍民歌;炉霍民歌分类;传承与保护
按照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1]。笔者专程前往炉霍县宜木乡对炉霍民歌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走访了当地政府,搜集了大量的炉霍民歌,并且进行了录音。对炉霍民歌的背景、分类以及传承保护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炉霍与炉霍民歌
炉霍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中北部,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县辖区总面积为5796.64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2016年),藏族人口占94.9%,属于半农半牧县。最低海拔点为仁达乡的拔里村,海拔为3050米;最高海拔点为西部的旦都喀,海拔为5484米;炉霍县县城的海拔为3250米。炉霍县东接道孚县,西南与新龙接壤,西北与甘孜县相邻,北面毗邻色达,东北与阿坝州的壤塘、金川两县相邻。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是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可见炉霍是一个交通要塞,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各民族交汇,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2]。宜木乡位于炉霍县境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72.4平方公里,人口0.3万,风景优美。
炉霍县有很多民族民间文化都各有特色,其中民歌文化独占鳌头。一直以来,广大藏族群众通过自编自唱的民歌来表现自身的劳动、爱情、生活。反映了劳动的精神与快乐,喜怒哀乐的生活,庆祝丰收的喜悦,歌颂劳动的高尚,憧憬美好的未来。藏族民间歌谣是一份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巴地区富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有“甘孜踢踏、新龙锅庄、巴塘弦子、炉霍民歌”。特别是炉霍山歌,最富有特色,在2006年的时候,炉霍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炉霍县被大家称为“中国西部藏族民歌之乡”。炉霍民歌作为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去全国多地表演,迄今为止炉霍县举办了九届藏族民歌大赛,每一年都会出现一些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民歌,此时就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记录这些民歌,让这些民歌得到保护,让它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不让它渐渐的消失在世间。
炉霍县古称霍尔章谷,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藏族民歌之乡”于1950年建立中国共产党炉霍县工作委员会和炉霍县人民政府。由于炉霍县地理环境特殊,使得炉霍县成为一个半农半牧的多民族聚居县。炉霍县境内有藏传本波教、萨迦派、宁玛派、格鲁派寺庙共22座。其中喇嘛庙20座,觉姆(尼姑)庙2座。炉霍县境内95%以上的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他们不杀生、常念经、转佛塔。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信教群众家中均设有经堂,供有佛像、唐卡,逢农历初一、十五有点酥油灯、煨桑的习惯。许多寨子外面必经路上放有“嘛呢”石堆,高处挂有经幡,山上立有山神位。信教群众普遍佩戴“松扣”、“嘎乌”、“松的”等护身符。教徒遇重要的事情有请活佛、喇嘛打卦做决定或作指点的习惯。许多老年人经常都是佛珠和转经筒不离手,并且认为到西藏拉萨朝佛是一生最大的功德,有少数群众叩头到拉萨朝觐。在宜木乡虾拉沱有十余名天主教信徒,年龄均在55岁以上。
当地除了有传统节日还有一些特有的节日如:望果节、赛马节、灯笼节、转山日等,偶尔村里耍坝子(全村的人一起表演一些节目)。特别是春节的时候,村里的人都要举办一个“村晚”,“村晚”几乎全村的人都會来,会有各种表演节目,节目种类多不胜数,而炉霍民歌是不可或缺的,每年都会唱。大家都热爱炉霍民歌,因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会尽情的吃喝玩乐,唱民歌跳锅庄。
二、炉霍民歌的分类
2016年7月笔者到四川省炉霍县宜木乡对炉霍民歌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到炉霍民歌主要分为以下类别:古舞、情歌、送行歌、劳动号子(拾牛粪号子、背粮号子、打粮号子、锄草号子、打墙号子、打土号子、割青稞号子)等。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独唱、情歌对唱、领唱、齐唱、合唱、轮唱等。
(一)古舞
古舞是一种唱、跳、演相结合的原始古老锅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演唱形式多为齐唱。古舞速度为中速,适合人们跳舞,歌词较为丰富,在经历了千年的传承下,通过历代藏民们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藏区独树一帜的锅庄种类。
(二)情歌
情歌分男生对女生唱和女生对男生唱两种,演唱形式多为对唱。情歌的歌词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多把男女比作动物和大自然(如牦牛和草原、柳树和树上的布谷鸟),意味着相互依赖,彼此都是不可分开的,会长久相伴,白头到老的意思。
(三)送行歌
送行歌歌词比较简短,节奏缓慢,音拖得很长,被炉霍人称为“阿赛”,“阿赛”是拟声词而无实际意义,演唱形式多为轮唱。当家人或者朋友要离开家乡去远行并且要去很长的时间,人们会为其设宴唱送行歌。唱送行歌的地点也很有讲究,藏民们忌讳在家中和村落中唱送行歌,唱送行歌的地点一般会设在离家较远却与当地的山神较近的地方,送行的人们一路上轮流唱送行歌。送行歌的歌词多为祝福,希望一路顺风,要照顾好自己之类的歌词,表达出离别前的不舍和忧愁。老人们听力不好,每次即便听不清楚歌词,只要看到年轻的孩子们出行,隐隐约约听到送行歌的调子时,总会潸然泪下。
(四)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藏民们集体劳作时所唱,劳动号子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的功能[3]。劳动号子演唱形式多为齐唱,轮唱。劳动号子被炉霍人称作“阿拉学毕”,“阿拉学毕”是拟声词并无实际意义,是藏民们集体劳作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这里所说的集体劳动不一定是多人在同一地点劳作,只要是在声音的覆盖范围和听力范围之内都行,不论劳作劳作人员是否熟悉、互相看得到和看不到,地点是否相同等,只要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进行同一类别的劳动都叫集体劳动。例如几个人在这座山锄草,另外的几个人在另一座山锄草,只要他们能够互相听见声音,他们都能一起唱锄草号子。
1. 出肥号子
出肥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轮唱,一人先唱快把背篼拿过来,把粪背到外面去;另外一人唱我已经背完了一背篼,快把粪铲到背篼里。康巴炉霍地区由于海拔高而气候寒冷,农区为一年一熟,每年藏历正月十五过后便忙着干起第一件农活即出肥,人们依据算卦约定的出肥日子,从畜圈里将整个冬天积的畜粪背到各家门口的空旷处堆成堆。此时出肥的人们随着把背篼放在地上,往背篼里铲肥,抬肥,把装满肥料的背篼背在背上,背着肥行走,将肥料倒出等一系列劳作反反复复的节拍唱起出肥号子。
2. 背粮号子
背粮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齐唱。秋天正是农民们最忙碌的季节,因为忙着大丰收,收获长久辛苦劳作的成果。立秋之后,藏民们把放在地里面晒干了的一捆捆粮食背到打场(专门打粮的场地)脱粒或舂粮。藏民们随着把一捆捆粮食整齐的堆放在背架上和起身背的节奏而唱起背粮号子,让自己觉得有这么多粮食再累都能背。
3. 打粮号子
打粮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轮唱。当把粮食背到打场,藏民们拆开一捆捆的粮食就准备开始在打场里打粮了,打出一颗又一颗的大米。藏民们随着扬起连枷,打在粮食上又顺着反弹力抬起连枷的节奏而唱起打粮号子。
4. 锄草号子
锄草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齐唱。当地里的杂草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长,藏民们就会拿着锄头忙着把那些杂草连根锄去。他们随着找准草根,举起锄头,落下锄头,锄去杂草等一系列劳作节奏而唱起锄草号子。
5. 打墙号子
藏民们会在每年闲暇的时候,叫上自己的朋友和邻居一起帮忙打墙筑房,打墙的时候就会唱起打墙号子。打墙号子演唱形式包含了轮唱和齐唱,一人唱快把土运过来,我们这里没土了;另一人唱我把土运过来,不会让你们歇着的;挖土、运土、放土、搭楼梯这些细节都会用轮唱的方式体现出来。当他们已经很累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了干劲,此时就会一起齐唱打墙号子,此时就是鼓舞士气,互相鼓舞,让大家都打起精神来,一起把墙打得又高又结实。
6. 打土号子
打土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齐唱。藏民们依据气候的好坏和土地的湿度,在没有下种却早已洒满肥料的庄稼地里开始忙着打土,藏民们总是随着打土者向前走动,举起木耰,跟着木耰落下打土的节奏唱起打土号子。
7. 拾牛粪号子
拾牛粪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齐唱。善良朴实的藏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很少以木柴作为燃料。藏族农民平时烧火做饭都是用的牛粪来当做燃料的,把牛粪和一些木头的渣滓混合,揉成扁圆形粘在墙上晒干之后作为燃料,所以大家都要去拾牛粪,每当拾牛粪的时候就会唱起拾牛粪号子。藏民们最喜欢在冬季的时候拾牛粪,因为冬季气候干燥,牛粪在地上也比较容易被风干,这样也就比较容易拾起,不容易脏手,也不会有很大的气味。藏民们正是这样随着弯腰去拾牛粪,然后把拾起的牛粪丢进背篼中的节奏而唱起拾牛粪号子。
8. 割青稞号子
割青稞号子演唱形式多为齐唱,是藏族人民在收割青稞的时候唱的。藏民们看着那些饱满的青稞,心里止不住的高兴,收割青稞的时候笑容满面,仿佛一点也不觉得累,随着弯腰拿着镰刀去收割青稞,把收割好的青稞堆放在一起的节奏而唱起割青稞号子。
三、炉霍民歌的传承现状与保护
(一)炉霍民歌的传承现状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还发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炉霍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之生活节奏变快,人们不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更加追求物质享乐[4]。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所以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而留守的青壮年日益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唱炉霍民歌的老年人越来越少,随之会唱炉霍民歌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种种因素导致了炉霍地区的民歌也正在快速消失。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好,藏民们都住上了好房子。如果没有人住那种土房子了,自然就没人唱打墙歌了;有人不用耕种了,自然就没人唱割青稞号子、背粮号子和打粮号子了;青年男女的交往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了,自然就没人在河边、草场、树下唱情歌了;现在的炉霍民歌早就没有以前那么广为传唱了,都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有些会唱的人都只能记起一小部分歌词了。综合以上原因,可以看出炉霍民歌正在慢慢的流失。
(二)炉霍民歌的保护
2007年6月邱文莉、何泽晓两位作者写的《亘古妙音》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这两位作者在众多的学者的关注下,经过了长时间的实地走访调查,走访了很多的地方,倾注了大量心血才得以成功出版。著名藏文化研究專家巴登多吉、藏族学者益西多吉,为本书的整体构划倾注了大量心血,著名藏学家多识教授为此书题写了藏文书名,并寄语:“挖掘、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是保存继承人类文明遗产的伟大工程,也是全人类文化意识有所提高的标志,其意义与保护生存环境相等或更重要。”《亘古妙音》是一部序曲,它奏响了藏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的新篇章。迄今为止炉霍县举办了九届藏族民歌大赛,每一年都会出现一些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民歌,此时就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记录这些民歌,让这些民歌得到保护,不让它渐渐消失。有的出版社也会出版一些关于炉霍民歌的书籍,市面上也有一些炉霍民歌的音响资料,这都是为了让炉霍民歌得到更好的保护。笔者希望炉霍的民歌大赛能够长久的举办下去。
在2006年,炉霍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炉霍民歌,并且知道了它的珍贵性。现在有很多的传统音乐文化,就像许多的濒危物种一样,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走向灭绝,炉霍民歌也是如此,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的进步,它却并没有一天天的进步,而是在一天天的衰弱,逐渐走向“灭亡“,有的民歌已经彻底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所以我们要像保护濒危物种一样保护这些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的音乐文化遗产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希望我们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文化都值得我们珍惜。
炉霍民歌是炉霍的独有特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具有民族独有特色的文化,在当今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时代,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笔者希望有更多热爱民歌的人士来学唱来传承,也希望有更多的藏文化研究学者、专家和社会大家庭的热爱民歌的人来关注炉霍民歌,想出各种好的传承保护措施,让炉霍民歌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6-02-20.
[2] 炉霍县志.方志出版社,2010-12-1.
[3] 肖常纬.刘小琴.中国民间音乐概述[D].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4] 平黎明.范蔻媚.肇庆怀集县桥头民歌调查报告[J].肇庆学院学报,2008-07-15.
[5] 张林.秦松.历史文化的活化石[J].甘孜日报,200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