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长征精神引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

2019-09-10郑祥文但玉梅

广告大观 2019年9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党建工作高校

郑祥文 但玉梅

摘要:一个民族若想在世界历史洪流中巍然屹立,长盛不衰,其民族精神的建立必定不能忽视。正所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青年强则国强,补足青年在精神上的钙,将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利用先辈在血与火中形成的长征精神教育大学生党员,用长征伴随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开展长征精神教育,将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发挥长征精神的思想建设作用、精神激励作用以及信念坚定作用。

关键词:长征精神;高校;党建工作

一、以长征精神充实和优化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

长征精神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思想来源和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不论是在过去艰苦奋斗的探索时代,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亦或是在向着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明天,都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瑰宝。“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①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融入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实优化党员教育内容,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塑造教育价值,从而为广大青年党员大学生群体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青年大学生提升党性修养,为学生党员形成不慕名利、甘于奉献、维护大局的高尚品德提供可靠的价值依据。

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党员、支部、小组大会和党课等党员学习活动中,涉及长征等红色内容时就交感想和心得,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达不到效果。教育内容是党员教育的基本依托,优质的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党员学生皆喜闻乐见的,其选取和优化直接关系到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从教育内容上着手,使党员学生对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这样的教育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选取优质的内容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可谓至关重要。党课课堂上,在讲述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时,在将长征中的经典案例充实进党员教育,能得取事半功倍之功。为改变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三十万红军官兵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投身于革命事业,踏上了万里长征,不断朝着革命理想前进。这些红军战士的年纪同当代青年大学生相仿,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年龄的接近更易在情感上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其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奉献意识,因而更具教育意义。比如,湘江之战中,面对数量众多的敌人所布下的绝杀之阵,红军战士所想的绝非畏缩退却,而是绝地反击,五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使得国民党军企图于湘江以东围歼红军之计铩羽而归,教育着青年大学生当时刻保持崇高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奋勇向前;在反对张国焘分裂行为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党和红军内部团结,教育着青年大学生应当有集体意识与大局意识,在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面前当做出正确的选择,甘于奉献。

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实际需要,将红军长征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党员教育之中,充实优化党员教育内容,拉近不同历史空间人物之间的距离,在情感的碰撞中引起共鸣,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修养。

二、将长征精神融入各类党员活动

将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党组织各类活动,通过搭建长征文化、精神交流和学习平台平台,是弘扬长征,教育青年党员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校既可通过开展诸如,诗歌、话剧、小品、合唱、红歌会等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讲述长征期间的重要事件和感人故事,传播长征精神。在2017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组织新年诗会“踏雪寻梅,诗会长征”,由壹雅集诗社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七律·长征》、《娄山关前祭英烈》、《长征颂》等十余首诗歌,通过诗歌讲述长征途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歌颂弘扬红军长征攀雪山过草地的革命精神,带领党员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和先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赋予了踏雪寻梅新的意义。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在红军长征的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各种长征实践活动和教育培训,坚持长征精神从实践中来,也应到实践中去。为此电子科技大学和阿坝长征干部学院于2016年11月签署了长期性战略合作协议,电子科技大学在长征干部学院挂牌党性教育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17年学校数十名学生党员前往阿坝高原,开展为期3天的学习培训。活动中,他们亲身感受“爬雪山”“过草地”,感悟长征的重重艰难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并听取微型党课,深入学习和理解长征精神。同时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等相继开展“领悟长征精神,提神党性修养”红色主题教育培训;“学习长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深化“两学一做”,不断创新将长征精神融入校园、融入党员学生群体当中去,在增强长征精神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着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三、新媒体—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又一路径

2016年6月,我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达211万名,学生党支部7.96万个②,同时我国网民数量突破7.7亿人,覆盖面达55%。③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又一重要媒介。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要求高校要有效把握这一客观趋势,加强对网络媒体宣传信息这一能力的操作与运用,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在当代信息社会中,QQ、微信、支付宝、蓝墨云以及各种视频软件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娱乐融为一体。高校党建工作也应当跟上年轻人的脚步,以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地呈现在党员面前,比如可以制作反映长征精神题材的微课、微动画、微视频等,或者放映讲述红军长征故事的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弘扬长征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党员自觉学习与研究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中国革命精神,不仅要让长征精神走进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生活,更要让它们主动走进中国革命文化,走进革命先烈用热血铸就的红色时代。同时也可引入最新的AR虚拟现实技术、秒拍、视频直播等传播手段。如在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电子科技大学可利用学校平台优势,运用AR虛拟快速动画技术制作虚拟动画,建构出一位英雄红军的长征之路,让在校党员和全校师生“身临其境”利用AR技术重走长征路,让学生重温长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生动、逼真的方式将长征呈现在学校学生党员面前,为弘扬长征精神、提高党员精神境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对“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题中之义。在当下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缺乏高远理想信念、贪图享乐、唯利是图,缺乏黨性修养、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等问题。为此高校应重视以长征精神引领学生党建工作首先从党员教育入手,充实和优化党员教育内容,选取优质内容发挥典例作用,让长征精神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上好每一堂“党课”;其次将长征精神融入各类党员活动中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最后发挥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利用新媒体技术将长征精神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去,传承好、弘扬好中国精神,补足部分学生党员精神上的钙,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中国革命历史的重温,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

注释:

①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

②  丁雅诵:《大学生党员要有“先锋范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3月30日。

③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15页。

作者简介:郑祥文,男,1995-,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硕士,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但玉梅,女,1997-,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泸州,本科,专业方向:历史学。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党建工作高校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