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2019-09-10朱方臣

关键词:梁家入团扣子

朱方臣

山还是那座山,沟还是那条沟,梁家河,曾经是筑梦的地方,如今变成了梦想成真的家园。初读《梁家河》,她不似外国文学那样枯燥乏味,也不似古典文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生动的情节,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总书记在陕北七年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梁家河》带给我的不是浮华的词藻,而是实实在在的事例和朴实无华的思想。总书记质朴无华、亲切和蔼、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的意志与品质跃然纸上。阅读《梁家河》提醒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要扣好人生的每一个扣子,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这对于我们每一个青年人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影响重要而深远。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块黄土地上培养出了他永远不变的信念:为人民做实事。习总书记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谋划着给村里办更多更好的事。当我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下乡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在乡村的磨砺让他在青年时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群众、爱护群众、造福群众,所以得到了人民对他衷心的爱戴与拥护,而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应该要学习他这个方面,要了解学生们的心声,破除“师本位”思想,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扑下身子、埋头苦干。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喜欢读书,在梁家河的七年里,总书记常看砖头一样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阅读。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劳动强度很高,一天下来体力消耗大,身体十分疲惫,又经常饿肚子,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白天利用干活间隙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看到深夜。他博览群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期间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列经典,表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追求。总书记把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从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并逐渐积淀成为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大智慧。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爱读书、善读书的典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们更要沉下心来学习,多读经典原著。通過学习增长本领,通过学习保持思想活力和与时俱进的蓬勃朝气与昂扬斗志。我们一定要弘扬师德、传承师道、既教书又育人。作为教师,不应一股子呆板木讷之气,而是迎面就给人一种儒雅,一种文明、一种朝气,办的是实事,想的是学校和学生。

书中的那些话语大多朴实,看似平常,但细读起来里面可都是大学问。学校生活较为简单平凡,多数是三点一线。但是同事之间,还有与学生相处起来实属不易,细心且重视这些小事,才能总结出里面的大学问,在工作上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一位强者,一位真正的强者,条件上的艰苦、他人的打击,从来都不是限制他展翅翱翔的枷锁。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把他自己最大的力量和智慧发挥出来,“黑五类”“插队”“知青”,每一个在当时看来都是不得已的选择下,他却能在命运的的拐角处给自己一个完美的回答。“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从北京到梁家河,生活条件天壤之别,但习近平最终经受住了考验,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山村。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入团、入党申请一次次得不到批准,但他仍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再一次次递上去,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终于被组织批准入团、入党,后来还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都可以把事情做得这么好,而今天的我们,今天的学校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多好老师、好家长,我相信我们大家定会立足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定将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伟人的成就,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是真真正正对得起他的成就的!梁家河七年岁月,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生活、珍惜现有工作,用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做人做事,用实打实的干劲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努力争做新时代“四有教师”,真正让“梁家河精神”之树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必须脚踏实地,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无愧人生、无愧时代、无愧总书记。

猜你喜欢

梁家入团扣子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扣子歌
梁家河,我心中的歌
听故事的人
给我一个扣子
入团感受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
团的知识问答
不要不发展“大青年”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