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

2019-09-10胡长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2期
关键词:内在联系整数图形

胡长妹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包含真与美。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这一学科中蕴藏的美,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赏析,使学生不断受到艺术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美育

小学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包含真与美。知识本身的美是潜在的,它不会自发地起作用。小学数学审美教育就是注重揭示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真、善、美, 用以激发学生探求真理、掌握知识、钻研理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美、感受美,从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去揭示、体验知识中蕴含的美,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得以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以培养。

一、抽象美

数学是物量的抽象或某一事物特定的数量关系,它舍弃了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只保留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例如,“5”表示五个物体;“12÷3”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数学抽象的这种绝对程度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因此,数学具有独特的抽象性,是一种独特的抽象美。数字本来无所谓审美问题,数学抽象本身就是相对让人感觉枯燥难懂的,但在教学中,老师能有机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数学这种独特现象,往往又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二、和谐美

因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造就了数学的多彩性。同一题干的数学问题,因为表达方式不同,使得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不论怎么变,它们相互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并和谐相处。如:

题1:草地上有8只小白兔,6只小灰兔。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题2:草地上走了8只小白兔后,还剩6只小灰兔。草地上原来有多少只小兔?

学生分析得知,这两题的题干相同,都是求两个量的总和,用加法计算:8+6=14(只)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同样是求总和的问题,表述方式虽不同,但本质仍然未变,好多数学知识都是这样和谐地相处在一起。另外,数学知识中的规律、性质、法则等也存在内在联系,融汇于各种学习内容中。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感受它们这种内在联系与融合,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和谐美。

三、系统美

数学内容本身各部分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也就是说,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相关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如,小学阶段的除法,包括有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整数除法要在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小数除法要在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学习分数除法,不但要掌握好整数、小数除法,还要掌握好约分……这一系列的数学知识,都融洽、和谐地联结在一起。数学知识间的这种有序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它的系统美。教学中渗透审美思想,当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系统美后,还会更加懂得 “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性。

四、逻辑美

数学内容中的每一步推理都是严格、严密的,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如:运用数量关系法解方程“4x-8=12”,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推出:应先算“4x”部分,但因“x”是一个未知数,不能直接计算出它们的积,所以只能暂时把它们看作一个未知整体。这个整体在这里充当被减数,根据数量关系得出:4x=8+12,求得4x=20,“x”在“4x”中是一个因数,根据数量关系得出:x=20÷4,求得x=5。数学中的每一步推理都是有理有据、严密无疏的,这又体现了数学知识的逻辑美。严密的逻辑推理,使枯燥的数字多彩起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诗画”,让学生在愉快的审美中掌握数学知识。

五、精确美

首先,对数学内容的表达上,虽注重艺术,但更注重精确。如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0除外”说明乙数不能为零。乙数代表千万个不同的数,“0”只是千万个数中的一个。也就是说,“0”当作除数,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可能。但是,一旦“0”作了除数,除法算式就失去了意义,而数学内容是不允许有半个不符数理的数字出现的。因此,千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允许忽略。故“0除外”在这个法则中不可省略不记。

其次,数学本身的推理过程不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同时还具有严格的精确性,对它的结果相应地具有高标准、高要求。主要表现在:1.能准确的不能有半点偏差。如在刚才“4x-8=12”解方程中,只有求得当x=5时,把它代入原式检验,等式才会成立,否则不能;2.无法达到无误的,也要尽量接近准确数,也就是尽量减小误差。如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通过精确地测量了上千百个圆后,才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数学这一学科对叙述内容、推理过程、结论结果的高标准、高要求,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精确美。

六、规律美

生活中的数,往往有时看似杂乱,但如果细心研究,却又能发现它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珠子,按照3红2白1黑的要求不断排下去,第100个是什么颜色?经过认真思考可以发现:这些珠子是一组一组按既定颜色及数量顺序循环往复出现的。根据这一规律,就能很容易確定第100个珠子的颜色了。由此及彼,再引导学生从数学回归到生活:自然界中,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蕴藏着许多这样的规律美,人们掌握了这些有规律的周期现象,把它们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甚至用到科学技术研究领域,让规律给我们带来美感的同时为人类服务。

七、图形美

在几何图形中,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图形。有平面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组合图形、圆、轴对称图形……有立体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如: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内角;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每个内角都是60度;直角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两条边相等,也最多只能有两个内角相等,另一个角一定是直角。轴对称图形,有着图形的对称美。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三条……甚至有无数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平面,但正方体、长方体的侧面是由四个平面围成,而圆柱的侧面是由一个曲面围成。这些形状不一的图形,有着相同的特点,又存有一定的区别,蕴藏着不同的美。

数学是一门伟大而奇妙的学科,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这一学科中蕴藏的美,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赏析,使学生不断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并得以怡情健身。

参考文献:

[1]孙桂芬.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138.

猜你喜欢

内在联系整数图形
论传承红色家风与雷锋精神的内在联系
这是流行病
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