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走班教学的球状级组管理模式初探

2019-09-10张间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立体

张间花

【摘要】学校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目的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球状级组管理以级组管理为核心,将行政班、教学班和学生的个体管理通过交叉回环,形成球状的管理体系。既满足了分层走班教学管理的需要,稳定教学的有效开展,又增强了德育管理的力量,形成了新的级组管理体系。

【关键词】分层走班;球状链接;立体;级组管理

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固定编班,建立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选择性的空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分层走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管理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走班制带来的班级管理问题,本文基于广州市真光中学岭南湾畔校区晓社分层走班教学的级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基于分层走班教学的球状级组管理探究背景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教育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真光中学岭南湾畔校区率先实施教育均衡策略,在招生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学生的入学成绩有降低的趋势。为了应对现实的教学问题,实现低进口、高出口的目标,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教学的改进,找到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案。我校实行分层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实践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管理问题是分层走班制的瓶颈,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入手,积极开展数学和英语两个学科的分层走班管理探究,研究如何对分层走班的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教学班级的形成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人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教学成为促进发展的真正手段。分层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自主选择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三、基于分层走班教学的球状链接级组管理模式构建

球状级组管理模式就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级组管理的一种模式。一个核心、两个顶点、三个保护圈,多元链接是球状链接管理的核心。

一个核心是指由级长、班主任组成的级组管理核心。两个顶点是指协调行政班、教学班和学生问题的两个团队,二个管理团队的建立是教学班正常开展教学的有力保障。三个保护圈是指行政班的管理、教学班的管理、一对一辅导团队三股质量保护力量。分层辅导的过程是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一对一辅导团队的建立,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后能及时巩固知识。建立辅导档案(如下表),辅导员需要及时将辅导的情况反馈给负责的老师和班主任,一边及时调整教育力度。

多元链接是指各个层次的管理不是孤立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和教师与班级、班级与班级等所有问题虽然最终归结到级组的核心,但是各个部分之间是自由链接,遇到问题都能及时处理。级组是分层走班教学管理的核心所在,除了制定级组管理的制度和走班实施的措施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协调行政班和教学班级的管理。在球状链接管理的系统中建立级组管理团队与行政班的链接,建立级组管理团队和教学班的链接,将学生教育问题,班级管理问题,教学问题纳入球状链接级组管理的系统中,使级组管理形成一个既开放又有回环的整体的管理体系。

四、基于分层走班走班教学的级组管理评价机制构建

评价是级组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促使级组管理形成良性的循环,只有有效的评价才能使各个班级的管理稳定进行。

1.评价机制建立的原则

第一,职责性原则。建立级组评价机制的目的是促进级组内部的团结合作,只有级组的各个成员自觉完成自我管理,团结合作,才能使本级组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级长、班主任、教学班主任、小组长和学生必须尽自己的职责,齐心协力,全力为级组服务。第二,公平性原则。分层走班教学的优越性在于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都会得到公平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真诚、友善和公正的品质尤其重要,在班级和学生量化评估机制下,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制度的执行者,这就要求培养全部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在执行评判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第三,整体性原则。分层走班的管理必须加强了团队意识,量化评价制度要基于教学班和行政班捆绑式整体性评价。对于考评的规则,我们经过各个班级分层讨论,制定了级组必须遵守的班级和个体管理公约,从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捆绑式考核,并对考评内容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2.评价机制实施的保障

制度得以实施,一定要有保障机制的存在。有奖励,有惩罚才能使小组合作管理得以顺利开展。

第一,立体式奖励。在球状链接管理模式下,要保持各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竞争意识,合理的奖励机制是重要而又必要的。各评价主体,如班主任、小组长、教学班主任、学生等公平公正地对各班和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同时创设及时、具体的信息反馈渠道,以保证评价的时效性,然后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设立奖励机制时也要注意奖励的立体式:既要奖励优秀的班级和学生,也要鼓励后进班级与后进学生的进步;既要奖励教学班与行政班,也要表扬各教学班的小组长和个人;既要奖励学业成绩,也要奖励学生的品德等。

第二,存在问题及处理对策。存在问题:分层走班教学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难于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增加;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增多;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难度加大。處理对策:首先,要尊重教学班级学习小组的自我管理,然后协同教学班主任解决小组的问题。其次,要本着发展的原则解决问题,试着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再引导他们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球状级组管理是基于学生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流动性。只有将学生规范在级组规章制度的框架内才能使级组的分层教学有序顺利开展。球状级组管理将学生置于自我设计的教育环境中,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才能,挖掘学生内隐的潜在完善意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球状级组管理模式扩大的管理范围与管理力度,教学班主任的设立使全员德育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立体
立体画派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立体复印机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