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09陈坤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必修课

摘要: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是中国教师想都不敢想的教学组织形式,非行政力量参与不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必修课走班的试点学校,本文试图从分层走班前学生摸底、学科分层、分层管理、建议等4个方面探讨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分层走班 必修课 教学组织形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高考改革铺开后,必修课“分层走班”将会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学校走班不是完全凭学生的喜好进行走班,不是按学生的总成绩进行分层走班,而是按学科成绩进行分层走班,走班是在保留行政班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班走班形式,是中西合璧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分层走班前学生摸底

面对新生事物,要允许有不同意见,不同声音。针对具体问题,我们要做好相应工作,促进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长。笔者以本部高一年级一个平行班为调查对象(实收36份有效调查问卷)。

现有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你的学习需求吗:可以(17人,47%);不知道(14人,39%);不可以(5人,14%)。47%的学生满意走班前的教学方式,14%的学生接受不了走班前的教学方式,这与教师备课面向班级中等程度的学生,而太优秀或基础太弱的学生接受不了相吻合。53%的学生潜意识中希望出现与现行不同的教学方式。

你对学校实施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的看法:很有必要,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7人,19%);尚能接受,有利于各层次学生成绩的提高(19人,53%);不能接受,变相分快慢班(6人,17%);无所谓(4人,11%)。83%的学生能接受分层走班教学。部分学生对分层存在误解,认为是快慢班,其实两者差别显著,快慢班是为了追求升学率,通常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教快班,分层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分层后,学校安排富有管理经验的教师教薄弱层次的班级。

如果按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你认为应当:分层教学(22人,61%);不用分层(5人,14%);分不分无所谓(9人,25%)。安于现状的学生有14%,希望改变的学生有61%,能接受改变的学生有86%。

对于分层走班的形式你可以接受吗:可以(25人,70%);不知道(8人,22%);不可以(3人,8%)。对分层持怀疑态度的学生有8%。

你认为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能否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17人,47%);不知道(17人,47%);不可以(2人,6%)。认为分层对自己学习能力有利的学生有47%。

分层走班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2013级本部高一学生有470人):班级学习氛围(18人,50%;校64.5%);老师不管了(3人,8%;校17.3%);不能进入想去的层次接受不了(12人,33%;校43.2%);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没以前那么好(22人,61%;校69.1%);没有集体归属感(12人,33%;校56.1%);其他(4人,11%)。班级调查情况与学校调查情况十分接近,说明班级调查情况能反映出学校的总体情况。

学生所担心的是行政班在走班后是否还存在。故走班过程中,学校作出如下安排,原有的行政班保留,同一寝室的住宿人员不变动,除了走班的课,其他时间,同一行政班学生还是待在一起。形(教学班)散神(行政班)不散。一段时间走班学习后,对走班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对走班有了逐步的认可。基础薄弱的学生说得最多的是“我上课能听懂了”。

二、学科分层

1.两个学习部

分层走班前,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运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对学生进行性格、兴趣、能力等几个维度的专业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倾向;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学科分层组织形式如表1所示。本部高一年级学生分层原则:先按学生意愿分成两个学习部,科学部、人文部。学生选择的结果是,科学部有8个班的人数,人文部有4个班的人数。考虑到各学科教师配备,参与分层走班的任一学科均能满足4个班同时上课,故学校在两个学习部的基础上,又将学生分成3个队,每队4个班。科学部按总分分成成绩基本均等的两个队:科学一队、科学二队。人文部只有1个队。

2.学科分层

让学生凭对自己学业成绩的认识进行选择,大多数学生容易好高骛远;让学生凭自己的喜好对教师进行选择,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失衡。目前,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高考考出好成绩,因此学校采用学科分层策略,而非完全由学生选择。2013级本部高一年级学生学科分层主要依据:新生入学学科成绩20%+高一上学期期中学科成绩40%+高一上学期期末学科成绩40%,按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学科分层,同时参考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意见。

科学部每队按每门学科各分1个C层班,2个B层班,1个A层班。学生要调层只能在同一个队列里调整,而不能跨越不同的队列。人文部按每门学科各分2个B层班,2个A层班。分层学科在某队上课前,该队的学生按C、B、A层打散,进入相应班级,之后,4名同一学科教师进入相应层次班级进行组织与上课。科学部的政史地音心或人文部的物化政音心这些不分层的上课班级,分班如下操作,每队按总分成绩都分为4个班。

表1 学科分层组织形式

3.班级构成

由表1看到,科学部人员构成不同的班级有56个:语数英物化有5*8=40个班级;政史地音心有8个班级(这5门学科不分层,同一班级学生共同完成5门学科的学习);体育有8个班级。人文部人员构成不同的班级有28个:语数英史地有5*4=20个班级;物化政音心有4个班级(这5门学科不分层,同一班级学生共同完成5门学科的学习);体育有4个班级。本部高一年级人员构成不同的班级有96个:科学部56个班级,人文部28个班级,原有的12个行政班。体育在操场上课,音心在艺术楼上课,在主教学楼上课的科目有语数英物化政史地,每个科目对应12个开课班级,我们把在主教学楼上课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共8*12=96个教学班。

走班前,2013级本部高一年级学生按总分分层,共2个层次:2个实验班,10个平行班。走班前总分进不了实验班的学生,走班后单科有可能进C层班,学生惠及面更广。

4.各层特点

各层特点如表2所示。因A层班教学更强调落实与管理,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中层领导及富有管理经验的教师派到A层班。以笔者所在本部高一物理备课组为例:1位教师辖科学部C层2个班,人文部1个班;1位教师辖科学部B层2个班,人文部1个班;另2位教师均各自辖科学部B层1个班,A层1个班,人文部1个班。

表2 各层特点

三、分层管理

分层优点是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缺点是管理上比较复杂。

1.学生选择

因为是按照学科分层,实际上所有学科都在C层或所有学科都在A层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学科在不同层次的班级。本部高一年级所有必修科目都在A层的学生有39名,12个行政班班主任都在做相应学生思想工作。

分层不是固定的,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后半个月内、期中、期末都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进步显著,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以分层之后半个月内调整为例:在家长同意情况下,学生可以提出申请,要求调层(升层或降层)。升层依据,由学生参加的升层笔试和面试成绩共同决定。学生提交了131门必修课的升层申请,有51门必修课成功升层。另有6名学生主动降层,投奔各自喜爱的教师,笔者观察了其中1位,历史由B层降至A层,本部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平均83,小伙子成绩92。

2.教师角色多元化

分层前,教师通常有以下角色:任课教师、行政班班主任。分层后,教师通常有以下角色:任课教师、教学班班主任、成长导师、行政班班主任。

以笔者为例,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只有4个角色:物理3个班级任课教师、行政班班主任。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校实施必修课分层走班后,有8个角色:物理3个班级任课教师、3个任课班级教学班班主任、成长导师、行政班班主任。笔者虽然角色数量增加了1倍,但工作的繁重程度上升了1个数量级。

(1)任课教师

物理3个班级任课教师。高一上学期,笔者周课时9节,任教1个实验班,2个平行班,每个相同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准备2个教案,教学难度控制均是面对相应班级中中等层次的学生,实验班的教学难度介于走班后的C层和B层之间,平行班的教学难度介于走班后的B层和A层之间。高一下学期,笔者周课时11节(9节必修课+2节选修课),必修课分层走班,笔者任教科学部1个B层班,1个A层班,人文部1个班,每个相同教学内容都需要准备3个教案,教学难度控制均是面对相应班级中中等层次的学生,B层是B层的难度,A层是A层的难度,人文部的难度比科学部A层还要低些。分层走班后,教师的备课量大了,但上课内容把握,难度控制的针对性更强了。

(2)教学班班主任

分层走班后,教学班学生座位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教师通常在第一节课,按学生自然身高,固定座位,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小组轮换,这样便于教师课堂纪律的管理,也便于教师尽快熟悉学生。对于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也会相应作出微调,安排于教室前排,加强上课期间对相关学生的关注。

3个任课班级教学班班主任。分层走班前,学生出勤情况完全由行政班班主任管理,任课教师的重心主要落在学生上课表现情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相应的情况记录,一般只有任课教师一手掌握,其他人(包括行政班班主任)如无与任课教师交流,是没法掌握这些情况的。任课班级里学生出了状况,任课教师只需交予行政班班主任处理。分层走班后,每次上好课,笔者都有3类信息要反馈到校园网的走班制管理平台,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审阅,依次是教学班学生出勤情况、上课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3个教学班学生来自12个行政班,学生在教学班里出了状况,找行政班班主任处理不现实,任课教师作为教学班班主任,需要亲自处理。

(3)成长导师(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表3 导师团成员构成

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是班会课,学校以两周为一个循环,前一周行政班班会课,后一周为成长导师集体辅导学生时间。

本部高一年级有12个行政班,共计470名学生,教师47名,每位教师都是导师,导师团成员构成如表3所示,每位导师带10名左右学生。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引领,关心学生在学校、家庭的学习、生活,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走班前,这些工作往往是由12个行政班班主任完成,现在由本部高一年级47名教师完成。每位导师每半个月要做的工作如下:聚集所带的学生进行1节课左右的导师辅导时间;与所带学生单独面谈1次;下寝室(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找宿管阿姨了解所带学生在宿舍情况;与所带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以上所有工作都需要作相应记录上传至走班制管理平台。导师工作事务性、量化的东西比较多。

(4)行政班班主任

芬兰普通高中教学时间正常是上午8点开始,下午4点结束,没有拖课、晚自修,或是周末补课加课的情况,通常在周一到周五8~10点排选修课,10~14点排必修课,14~23点排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课时比例为1:2,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课程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习惯上午迟起,那就可以不选8~10点的课,上午迟一些到学校。

学校2013级本部高一年级下学期选修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25%,从比例上看,学校教学侧重于必修课教学。走班后,学生以行政班形式聚在一起的时间有:晨跑、升旗、早读、早操、午休、体育活动课、自修课、晚自修、就寝,这些时段,也是行政班班主任管理时段,这些时段教学班班主任是不用参与管理的。

教学班班主任,成长导师,行政班班主任,都参与学生的管理,本部高一全体教师总动员,真正把全员管理落在实处。教师的担子更重了,但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的付出是值得的。

3.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增多

(1)班长

走班前12个行政班,共有12个班长。由表1看到,走班后,人员构成不同的班级有96个,在主教学楼上课的教学班有96个,综合两类班级,需要班长的班级有144个,相比走班前又增加了132个班长,在470个学生里,平均不到4人,就有1人担任班长,担任班长的机会极大增多了,更多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2)组长

分层走班前,行政班时代,要想学生人人有职务,那是很困难的,以笔者担任班主任的行政班级为例,班级人数37人,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有28人。走班后,以笔者任课教学班为例,学生来自各行政班情况:科学部B班涉12个行政班,需12个组长;科学部A班涉11个行政班,需11个组长;人文部1个班涉6个行政班,需6个组长。走班后,除音乐、体育、行政班外,其他班级均需要组长,需要组长的班级有108个,按平均每个班级需10个组长,共需1080个组长,470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至少担任2个组长。学生责任意识更强了,以往作业收齐要到上午第一节课前,现在大部分组长能做到晚自修结束前收齐。

4.家长开放日

2014年4月10日是本部高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报名参加的家长有123人。以笔者为例共计接待家长15人,其中电话交流3人,当面交流12人;任课教师层面,进入笔者课堂听课家长4人;教学班班主任层面,交流家长14人;行政班班主任层面,交流家长6人;成长导师层面,交流家长1人。

笔者接待家长主要集中在教学班班主任层面,家长最为关心的还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故学校在走班前花大力气,创建走班制管理平台还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业成绩凭个人密码登录查询,这充分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同时也满足了家长的知情权。

四、建议

1.学校准备

(1)小班化

小班化是分层走班必备条件。2013学年本部高一年级班级平均39人,虽然离美国的班级人数18人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与中国大陆地区小班化班级规模在25~35人,芬兰普通高中教学班学生数在10~36人,已十分接近。

(2)选修课走班

学校自2011学年开设33门选修课至今,已开设173门选修课,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学习,为必修课走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选修课走班在技术层面促进了校园网的进步,诞生了选课系统,同时也为必修课走班的走班制管理平台及选导师系统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实施过程中改进

(1)教师安排

3个队,每1队中同一层学科同时开课,存在问题,当有教师请假时,本部同一年级同备课组内教师因同时在上课,无法代课,这时代课教师只能从其他年级抽调,这有待实践中继续改善。

(2)导师选择

导师选择,完全凭学生喜好,及网上选择快慢决定。为了导师工作更有成效,建议学生应在自己任课教师或行政班主任范畴内选择导师,这样选出的导师才能对学生有更多有效的关注。

(3)教材编撰

分层走班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根据各个层次不同的教案、学案、练习进行整理编撰,形成各层次独特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劳凯声.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 柯孔标、周百鸣等.给发展机会大于给发展道理.浙江教学研究,2010(1).

[3] 方红峰.建立个别化教育体系: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意蕴.课程·教材·教法,2011(7).

[4] 生动的发展.芬兰、瑞典的普通高中教育.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团.浙江教学研究,2012(2).

[5] 陈坤.实用的自行车里程表.电子制作,2013(7(上)).

[6] 陈坤.物理选修课“51单片机”校本化的开发探索.物理通报,2014(2).

[7] 吴永军.我国小班化教育:成绩、困境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14(2).

[8] 陈坤.AP物理B的特点及启示.物理教学,2014(5).

【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必修课
扣题须紧密,文句要斟酌
窗外的世界
高中英语分层走班的实践尝试分析与研究
凉山羊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浙江省11所高中将试点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