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核心素养

2019-09-10胡珊珊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分数核心素养

胡珊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方法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要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回顾和反思过程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谈谈如何让数学思想,数学素养融汇在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数学思想 核心素养 分数

一、在有效情境中感知数学思想

在课堂中,有趣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数学情境要易于孩子理解,便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基于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如下的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狗兄弟分月饼的故事。

出示课件:

师:有一天狗妈妈外出了,早上的时候给小狗兄弟准备了4个月饼,狗哥哥说:我要吃3个。狗弟弟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你说他们应该怎么分?生:每只狗分到2个。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4平均分成2份师:你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好。平均分。师:中午又为他们准备了2個月饼,这次每只狗可以分到几个?生:每只狗分到1个。师:傍晚的时候,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当点心。顿时,两只狗傻眼了,这次应该怎么分呢?生:每只狗分到半个。师:半个怎么分呢?(拿出月饼图)生:从中间切。师:怎么找中间,有什么好办法确保两边一样大。生:可以把月饼图对折一下。师:这个动作很有意义。对折实际上就是为了把这个月饼?(平均分)师:狗哥哥听了大家的意见去分月饼了。我们看看狗哥哥怎么分月饼的,找到中间用刀切开,平均分成两份(师用课件把分月饼的过程演示一遍)。师:其中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数表示吗?(不能)那“一半”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生可能说0.5,也可能是)师:真不错,0.5是我们以后要学的小数。是一个什么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通过小狗分月饼的故事,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平均分的活动中来,而在分一个月饼时产生认知冲突,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一半”。通过月饼图让孩子更直观的来体验平均分。从而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孕伏了数学模型思想。

二、在学习探索中体验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中渗透、感悟、抽象、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教学中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规律的揭示等过程,感悟知识承载的数学方法,蕴涵的数学思想。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认识几分之一我是这样做的: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那么另外一份呢?(生:也是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现在以月饼为例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说出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点名生说,同桌互说。师:你已经能说出的含义了,现在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表示出它的吗?折一折,用斜阴影来表示。生反馈(这是它的),师:同样的长方形,涂色部分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生: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师: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图,能用来表示吗?

师:你还知道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你是怎么来的?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分,这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师:你们除了认识这2个分数外,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把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折出来,并涂上阴影。(用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折出几分之一)生反馈,板贴。师:图形不一样,涂色部分不一样,怎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生:都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师: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知道了分数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怎么写。老师以为例,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条小短横,表示平均分,它的名字叫作分数线;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它的名字叫作分母;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叫作分子。读作:二分之一。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月饼的直观演示初步认识,但此时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教师又让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创造,学生想出了不同的折法,在交流中加深了对的认识,在不同的方法的观察、比较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含义。之后让孩子用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折出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再一次深入认识几分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和同学间的交流,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分数的本质,主动构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过程中体验归类、类比等思想。

三、在总结归纳中内化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的教学是零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小结、单元小结时及时归纳,使数学思想纳入已有的系统网络,从而逐步完善,实现迁移。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在教学分数 、后,教师引导孩子折出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实现知识的迁移。

总之,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我们要走进教材,走近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有机渗透、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艳.多维度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研究[J].才智,2017(31):119.

[2]林巧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探研[J].成才之路,2017(25):84.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分数核心素养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