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019-09-10孔德斌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物理教学兴趣

孔德斌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粗略地谈了几点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效率;兴趣;能力

高效的物理课堂是每位物理老师的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呢?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1]物理教师应该如何去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呢?以下浅谈一些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一.教师要重视教材的研究,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教师要营造高效的物理课堂,首先要了解物理教材的内容,透析教材中所有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是高效物理课堂的筹备阶段。在这个阶段,物理老师要提前了解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知识或已具备有哪些相关联的生活经历,以此为依据,结合教材,确立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结合学生已具有的经历,选择他们均能接受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若做到这几点,相信课堂实施起来将会很顺利,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体可分为概念、规律与应用三种类型,概念与规律对于学生而言属于物理知识层面的东西,而物理知识的应用则是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思维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营造高效课堂中的难点。在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弄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来龙去脉;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教师要强化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最后,通过规律的应用来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实现物理知识的迁移。对于某一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突破,有时仅凭一个课时是完成不了的,因此,教学效果有时应该是几个课时的总评,对此,物理老师在筹备阶段就要有前瞻性和准备工作的持续性。例如,欧姆定律中涉及的概念就有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学生学完了欧姆定律后就很容易形成电阻是由电流与电压决定的错误认识,所以在电阻的教学中就要强化电阻的大小是由材料、长短和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湿度等因素决定的,否则就会对后期欧姆定律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欧姆定律教学效果的评估,就应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教学开始算起。

二.激发学生学兴趣

高效物理课堂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状态受兴趣的直接影响。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率。八年级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不理解,不喜欢,觉得难,没有兴趣,不想学。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随时保持畅通的师生沟通,关爱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进入学生中去,了解学习的情况。对取得成果的同学要及时表扬与肯定,既激励了本人,又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对学困生要不离不弃,做实做好补差工作,并要多鼓励,多指导学习物理的方法,让学生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愿意跟老师交心,乐意听老师讲课,从而会对老师教的学科感兴趣。

2.2利用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心就是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好奇心是兴趣爱好的原动力。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初中学生好奇心重这种心理特征,合理创设情境,变好奇心为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中外科学家的一些发现探索经历,介绍大自然中各种奇异的现象,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等措施,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上物理入门课(学生的第一节物理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做些新奇的、趣味性强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在一去底的矿泉水瓶中放入一只乒乓球,从瓶口向里吹气,看看乒乓球是否会被吹走;将去底矿泉水瓶倒放,乒乓球置于内,向瓶中注水,看看乒乓球是否会浮上来等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现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或想象不一样,因此,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的学习中去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就是老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从而探索发现出规律的东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有的还受条件的限制,老师只能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座位稍后一点的同学由于看不清,就会增大他们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这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产生了消极作用。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将演示现象放大或慢放,使其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一般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通常被称为智力。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缺失的部分,要想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3.1采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要观察的内容和角度与方法。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力載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时代是科学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身边几乎全是物理。从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做起,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讲惯性时,可以让学生谈谈乘车的一些感受,这个感受就是他“观察”得到的,同时,老师要及时指出他们当时是如何在“观察”。相信这样做会让学生对“观察”有新的认识与感悟,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力一定会得以提高。

3.2老师要展示处理观察到的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学生观察完成实验后,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这种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做好演示与介绍,甚至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物理的思维方式一般有对比,寻找事物的共性与异性问题。如演示声音的产生后,我们通过对比音叉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而得出了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还有图像法,如探究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在处理实验观察记录时就采用了图像法,发现了重力与质量的准确关系G=mg等。这些都可以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老师展示了思维过程,学生通过模仿,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高效的物理课堂是一群人——学生和老师活动的场所与经历,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策划,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的个人能力。以上是我对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几点拙见,不足之处望行家斧正。

参考文献:

[1]李炳清  《高效课堂解读》

[2]于洪波.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123.

[3]王香兰.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181+183.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物理教学兴趣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