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世以智慧研制与中国智造同行
2019-09-10杨昀昭李周羲
杨昀昭 李周羲
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制造企业减少产品开发成本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迫在眉睫,要保证速度、机动性、效率、质量和安全,自主可控国产工业软件的使用频率前所未有的加大。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逐步落实,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软件应用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扩大。据工信部2019年上半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今年上半年,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
这个正在加速奔跑的千亿级产业,正是成都安世亚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安世)深耕22年的领域,以工业仿真和精益研发为基础,成都安世现已发展为我国工业企业研发信息化领域的开拓者、新型工业品助力者、企业仿真体系和精益体系创立者,在工业研制领域国内领先。
“优秀的研发能力,多年的行业积累,最重要的是,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成都安世总经理韩克非这样总结公司发展的“制胜法宝”。在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政府的支持下,成都安世正以自主可控的“仿真驱动设计”、“精益研发制造”和“增材思维先进设计与智能制造”软件研发引领高端制造业研发水平,与中国制造业共同转型与升级。
22年精益研制打造软件冠军企业
从1997年至今,成都安世已经在工业软件行业深耕了整整22年。
作为率先将本地化的仿真技术服务带给客户的企业,成都安世以工业仿真和精益研发为基础,形成企业级的工业软件体系,主要包括精益研发体系,仿真平台体系,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和研发工具体系。在复杂工业研发领域为客户提供相关专业的高端软件与信息化集成解决方案。
这一类核心工业软件的技术壁垒很高,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后来者很难跨入这一领域。先行发展的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设计软件、制造软件、服务软件80%的市场,“发展自主可控的国产工业软件势在必行。”韩克非表示。
从早期的仿真工业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解决方案研发,再到精益研发体系的构建,成都安世在高端复杂工业品研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储备。22年间,成都安世研发提供400多项工业技术服务及平台产品,且所有产品基本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大型工业集团企业500多家,客户涵盖航空、航天、船舶、核能、汽车、电子、石化等众多领域,科研装备自主工业软件行业占比超过10%,在民营企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2016年,成都安世在原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西安分公司和重庆分公司基础上转制,正式以成都安世亚太科技有限公司的身份运营。这次转制对成都安世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型,公司在团队结构及经营模式上进行了一次革新,从“专用”走向更为广阔的“通用”市场;同时成都安世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作出从“工业软件及服务提供者”走向“智慧研制服务专家平台”的战略部署。
从“工业软件及服务提供者”走向“智慧研制服务专家平台”
中国2025、智能制造、工业4.0、“互联网+”等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制造企业减少产品开发成本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迫在眉睫。越来越多产品趋向集机械、电子、液压、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子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创新开发开始从单领域到多领域,从单一应用软件工具到多种软件工具,涉及的团队成员、开发知识、数据资源更加广泛,开发过程的综合与协同更加复杂。
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工业软件既要保证速度、机动性、效率、质量,更要保障信息安全。过度依赖国外工业软件,意味着产业活动只能沿着国外的知识体系、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和管理经验进行,不能完全匹配和兼容中国制造。这样的前提下,自主可控的国产工业软件的使用频率将前所未有的加大。
“国产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更符合国人软件使用习惯,能够更好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自主。”基于此,成都安世将先进工业软件和专业服务能力应用于企业核心研制体系,帮助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引领智慧研制。主营业态由工业仿真和精益研发软件进一步拓展,在企业级工业软件体系之外,开始推进基于正向设计思维,进行颠覆式创新产品的先进设计,同时以增材思维为基础,形成先进设计和智能创造新工业体系。
“我们的研发人数提升至公司总人数的66%,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韩克非表示,但要实现打造国产化、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技术之外还要建设生态,需要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让更多的中国制造科研团队、专业人才参与其中,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研制生态环境,助力中国制造2025。”
在这方面,成都安世计划通过自身科研能力、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加速智慧研制服务专家平台的建设。
“在成都安世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礎上,我们正在规划研究院建设,研究院主要面对关键技术突破、课题研究、院士工作站、新产业结构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