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向着高质量提档升级
2019-09-10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成都建设制造强市的战略选择,
成都的制造业正在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
8月15日,“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制造强国建设现场交流会”于成都举行,论坛以“创新引领,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主题,聚焦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开展具有前瞻性、专业性的讨论与交流。论坛首次发表制造强国“成都宣言”,并召开专题闭门会议,针对成都市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把脉成都产业发展。
△ 高质量发展新探行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围绕《以智能制造为抓手 在全国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智能升级》进行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我国智能制造要走“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一方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另一方面,必須坚持“创新引领”,直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高打低”,走出一条并行推进智能制造的新路。同时建议强化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建议各级财政每年投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争取撬动数以千亿元的技术改造工业投资,实现全国制造业的智能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世界产业链的中高端。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利华在以“践行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及举措”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强调: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有效益”“可持续”这两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德群则认为首先应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其次政府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尤其是要注重发挥优质人才资源的推动作用,努力突破我国在基础工艺、基础装备、基础技术、新材料领域的壁垒。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汝银表示,四川省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及加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他建议:成都要坚持以发展主业为主,同时大力发扬“十年磨一剑”“甘于坐冷板凳”的奋斗精神。
△ 问策成都产业
论坛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颖,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西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栾道成等10余名领导、院士、专家分别参加并行举办的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发展问诊会。与会领导、院士、专家与产业主管部门代表、相关园区代表、企业代表进行深度交流,为成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电子信息产业/
突出国家战略定位,把握科技发展大势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都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整个产业发展趋势后出台相关意见,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确定了协同融合的思路,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网络等类别,着力于18项重点攻坚任务,打造芯屏端智网的信息产业生态圈。就如何利用成都的产业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各种资源要素、外部环境优势尽快培育出本土电子信息产业领军性企业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认为,“靠国家规划,从战略层面,更重要的是靠市场,形成一些优势,创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创造企业成长的环境,使产业能够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能有一席之地,能够形成几个或一批龙头企业,以及细分领域的隐性冠军。”
四川师范大学谭良教授认为成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需首先增进芯屏端智网的“芯”部分发展,“‘芯’是基础,成都尚没有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企业,无论是设计、制造封装、材料还是装备,但如果没有‘芯’,后面的‘屏端智网’就会受到制约。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要达到万亿级,需要做好规划,需要详细的顶层设计,优化布局、加强要素保障,以促进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此外,电子科技大学于军胜教授在总结了新型显示产业的全球布局情况后进一步总结成都的发展优势:“第一,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其中OLED以京东方为主,占35%,总量占据全球六分之一左右;第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既有基于A规的TFT、LCD,还有OLED,以及极米的激光显示等,产品系列比较齐全;第三,产业链中下游不断加码,上游配套也在持续增加,成都的中下游显示产业链接近完备,从面板制造、手机模组、电视机等都具备组装能力。”
/装备制造产业/
因企施策、因企制宜,发挥成都本底优势
目前,成都智能制造领域的主要产业有高端精密制造、机器人、核心配套零部件、精密仪表、传感器、焊接设备及系统集成等。针对成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指出:第一、推进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工程过程中针对不同企业,因企施策,因企制宜;第二、推进工作过程中应有清醒认识,关注企业是否达到更高、更低、更好、更快,资源消耗更少、环境影响更小、工人工作环境更美、生活水平提高;第三、中小企业受困资金、人才、技术基础与管理问题,实现智能化改进需要有主管部门指明路径;第四、发挥成都本底优势,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第五、目前智能化改进推进力度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力度大于速度。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指出,“智能制造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实施,2013年有项目落地,总体看来发展情况良好。但在发展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打好基础,不可片面追求速度,大搞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其次,发展好智能装备是推广智能制造的前提,要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降低对国外的依赖度。通过对比国内外情况发现,装备是一个大问题,比如像检测设备以及芯片、传感器还有特定的材料等都是卡脖子的一些短板。”
关于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问题,朱森第主任指出,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功能转变的体现,“要发展集群,让同一个区域里不同类型的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工信部正在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成都申报了航空装备和新型显示这两个集群。经历漫长的产业发展让我们认识到,集群对一个产业的推进和发展非常重要。智能制造园区里按照智能制造的主题构建集群,很多园区现在招商引资并非招一个企业,而是招若干个企业,因为若干个企业本身就是配套關系。最为重要的是在打造产业集群时要为区域里的企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的设施和平台。像机械制造行业的计量、检测等能够为各个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同时还要搭建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支持的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在园区规划建设阶段要创新思路打造智慧园区。”
/新型材料产业/
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夯实产学研合作氛围
新型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与先导,也是现在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争之地。成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新型材料领域取得较好成绩。以刘颖院长为代表的新材料方面专家一致认为:成都要高质量推进新型材料特色产业发展,第一,要进一步搭建专家企业和区市县信息互动的平台;第二,针对企业和高校需求,在新型材料高层次人才的扶持上出台相应专项政策措施;第三,围绕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大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成都新型材料企业更快做大做强,力争在全国行业内做到前列,构建产业上下游的发展;第四,积极向各个部门推荐,力争提供给各个企业应用场景,力求在应用场景上做相应突破点,力求在一些小方向上有应用场景突破,解决首用问题。
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西华大学科技处处长栾道成认为需要以多种举措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积极性,“第一,成都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本地高校深入各个企业的程度不够,北航、清华等在四川建立的产业研究院不与本地高校或科研院所整合共同创新,将难以生存和发展,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发挥地方高校的积极作用;第二,新材料是一个概念问题,部分企业认为‘新’存在着风险问题,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科研院所、高校有很多成果不能转化、不能落地,其原因就在于在跟企业合作的时候,企业不愿意承担一些风险,建议企业承担更多创新风险,从而把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第三,当前高校、科研院都有不少新材料、新技术,可由经信局将这些技术储存起来,如日后企业需要时,政府适当买单,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买来为企业服务,使得企业积极性更高。”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大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丁国富从如何借助高校人才层面为产业发展支招,“企业留不住人,与企业氛围有一定关系,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科研院所靠创新氛围留人,重点是企业对人才宽容的程度,尤其是博士级别的人才。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留不住博士,留不住人才也没关系,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借助高校的实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持续支持的力度不够。建议企业可以在高校,尤其是本地高校建立研究院与研究中心,这样对高校团队研究方向稳定,对持续出产品非常有帮助。研究经费交由高校研究中心,专注研究,共享成果。此外,高校跟企业合作氛围不好需要引发各方的重视,产学研合作氛围打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