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
2019-09-10韩伟波
韩伟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且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渗透得极其巧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材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编排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相关内容,笔者针对教材内容予以归纳,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以及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美好情感。教学中,笔者注重教材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在识字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如果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无处不在。《“贝”的故事》一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展示几幅美丽的贝壳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对贝壳的样子进行描述;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贝”“壳”;最后,学生读准字音后出示“贝”字演变过程视频。这样,学生既直观又形象的初步了解了“贝”字的由来,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中国汉字的兴趣。笔者还引导学生了解了甲骨文,学生又认识了生字“甲”“骨”。学生在识字中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汉字的趣味性,体会汉字的神奇,并从中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第三课时,笔者开展了以“汉字故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有的讲汉字故事,有的用实物投影介绍收集的汉字故事图片,还有的制作了剪贴小报。一节识字课,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学生汲取了民族文化智慧,提高了文化品位,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二、在诵读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中的诗词佳作、经典名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引导学生诵读诗词佳作、经典名句,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神州谣》一文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风景如画、山川壮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表达了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昌盛、盼望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的愿望。教学时,笔者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要求学生以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洪亮的声音自读课文。当学生读“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时,笔者引导学生读出对祖国风景如画、山河壮美的自豪;读到“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时,引导学生读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团结一心,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高昂情绪。课文以“三字”的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兴趣,便于记忆。笔者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体会儿歌句式整齐、句尾押韵的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其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中编排了很多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以儿歌的形式逐一列举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精神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
教学中,筆者精心制作课件,搜集视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其爱国情感。通过学习,学生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关注中国的饮食文化,从而增强了欢度节日的仪式感,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美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一组生活常见的中国特色美食,学生在朗读记忆生字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这样可以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学生谈感受;最后,通过阅读文本带领学生一起走近中国美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教材中还有许多崇高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赞扬了老一辈领导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美化环境,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中,笔者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然后把搜集的资料用课件进行引导,学生认识了邓小平爷爷、了解了邓小平爷爷,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体会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并表达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笔者还借机讲述了邓小平的故事,学生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
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之前,笔者带领学生去参观雷锋纪念馆。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榜样的力量。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作为本地学生,更应该发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世代相传,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从此,学生日行一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学生爱护环境和公物的意识显著增强。可见,伟人的精神和高尚情操对其影响深远。
四、在口语交际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要在口语交际中把握好教育尺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教学法,充分发挥口语交际这一模块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学习《我长大了做什么》口语交际模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洁明了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教学中,笔者就巧妙地渗透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对国家有意义,都是一种爱国的表现。笔者用课件出示一组图片,有建筑工人、农民、医生、环卫工人、科学家等,让学生说说他们做这个工作的意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繁荣兴盛树立远大理想,还在教学中渗透了尊重劳动者和成为光荣的劳动者的思想教育。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就会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会认识到祖国不仅有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就会了解到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促使学生能更加自觉、自律的学习文化知识,以促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责任编辑:孙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