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顺应儿童发展
2019-09-10许艳丽
许艳丽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快乐学习已经不是新理念;但现实却是,不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坐在培训机构里进行幼小衔接。为了将“玩中学习”落到实处,广州市荔湾区环翠园小学专门开发了一套校本教材——《玩趣园》,通过打通学科练习的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和課时,让学生上“长短课”,最长的80分钟,最短的20分钟。
小学低年级儿童,进入学校时间不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呵护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学、爱学习,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然而,现实中,一些学校所谓的幼小衔接工作,并不是主动顺应儿童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活动,而是通过大量高强度的训练,硬性要求儿童适应小学教育,造成一些儿童刚踏进小学的大门便对学校产生恐惧,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样非但不利于幼小衔接,也不利于儿童的正常发展。环翠园小学实施的“长短课”,通过调整课程与课时,积极践行“玩中学习,快乐学习”的理念,努力顺应儿童发展实际,是很好的尝试与探索。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更有适切性与必要性。大量的活动课,顺应了儿童的心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儿童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玩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快乐成长的过程。
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切入。这要就求中小学校绝不能仅仅盯着课本,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应站在更高的视角,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谓的课程目标,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中小学校应当切实树立“大教育观”,通过立体化的课程建设,给学生完整的教育。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实施“全课程”教育,通过融合,打通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中,以更广阔的视角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无论“长短课”还是“全课程”,其根本旨归是要顺应儿童发展。将学生放在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中成长,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课程改革值得更多的学校不断探索与尝试。
(责任编辑:李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