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2019-09-10顾萍

教育界·A 2019年1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顾萍

【摘要】实施课程游戏化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认知。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对游戏内容的设计,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游戏资源,促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和完善,进而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园本课程

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使他们乐于想象和创造,敢于尝试和探究,认真专注地学习和做事。将课程游戏化活动作为园本课程进行开发,既是本土化幼儿园课程的必然需求,也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能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现阶段幼儿课程的发展现状

1.游戏内容定位不准

首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教师没有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只是为了完成硬性任务,对开展内容生搬硬套。由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重视,导致园本课程流于形式;在以往的游戏教学中,分割了游戏和教学,使游戏教学演变成无效的教学。一些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就是为了对课堂学习状态进行调整,通过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其次,缺乏系统的游戏内容。教师没有统一整理游戏的目标和类型,未能建立各种游戏间的关联,一些幼儿并没有考虑游戏和生活的关联,仅仅是为了玩而玩。

2.游戏化课程实施不完善

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深入观察和了解,从而使幼儿能有更好的表现。但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在组织游戏时缺乏目的性,导致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首先,在教育活动方式上,没有认真比较传统模式和园本课程教育活动方式的优劣,也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其次,忽视和幼儿的互动,一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重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阻碍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再次,教师在组织游戏时,未能对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也没有争取幼儿的意见,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分组。最后,没有充分进行游戏准备活动,因为缺乏游戏器材,有的幼儿只能在一旁观看,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二、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1.幼儿课程游戏化与幼儿的心理状态相符

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极强,幼儿课程游戏化能最大化地摒弃传统课程的乏味感和枯燥感,同时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融合了趣味性和幼儿教育的知识性,彰显了儿童的天性,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2.有助于发展幼儿综合素质

在实施游戏化的过程中,需要幼儿积极想办法、动脑筋,由此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在做肢体运动的过程中,幼儿的运动感和协调性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一些游戏需要幼儿共同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能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幼儿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开展益智类游戏教育,既对幼儿的体质进行了锻炼,也对幼儿的智力进行了启发,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促进办学实力的提高

教师在开展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能彰显该幼儿园的办学特色。若是能夠恰当运用游戏化课程,则能为幼儿园树立品牌意识奠定基础,为幼儿园的特色办学铺平道路。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对策

1.课程游戏化的设计思路

一是结合幼儿特点设计活动方案。首先,由教师、幼儿、共同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幼儿共同分享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其次,展示所收集的材料,并在实地参观后请幼儿发表个人看法。

二是根据主题内容设计活动环节。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课程游戏化内容,并对活动材料适当删减,以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首先,立足于实际情况和主题需要,采用分组或集体的方式,对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其次,通过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同伴一起通过讨论提出疑问,并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达成共识。最后,对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运用符号、文字或照片等进行记录,整理和规划探究过程,并与他人分享。

三是展示探究结果,提高方案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共同对展台进行布置;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对相关材料进行展示,并进行分组排练。其次,以图表、文字和绘画等形式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各种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促进新主题的生成。最后,幼儿以表演、绘画的形式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游戏专属区域进行创设

班级开设的游戏区域为游戏专属区域,在幼儿园中,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幼儿专属区域。根据不同的活动,可以将游戏区分为积木区、舞蹈区和音乐区等,并通过特殊的装置对所属区域的特点进行体现。比如,在舞蹈区,布置一些小柜子,以存放幼儿舞衣、舞鞋等个人用品;在音乐区,将墙壁和黑板等用著名音乐家的图片或者音符装饰。同时,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相贴近。例如,在玩积木游戏时,可以将幼儿家的房子作为模型;在绘画游戏时,临摹对象可以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既可以充分体验游戏,还能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范围。

3.开发有效资源,增强游戏的生活化

幼儿教育进行游戏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资源,以提升游戏的有效性。首先,应选择具有多样化的游戏开发内容。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应尽可能地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同时,为了拓展幼儿的思维,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应该选择无改造的、简单的资料,而不是教师细心挑选过的材料。其次,选择材料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生活是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源泉,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器械,将幼儿的游戏热情激发出来,使游戏课程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肖玫.探讨如何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8(10):76.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