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策略

2019-09-10何学凤胡燕罗志霞

教育界·A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数学

何学凤 胡燕 罗志霞

【摘要】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构成,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中的活动角色,合力达成教学目标。生成性资源是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解提出的问题、观点或者思考角度等。本文将从详细介绍生成性资源的内涵出发,分析生成性资源对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如何提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利用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批准号:2017-JKGHYB1078)的研究成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少,数学抽象能力有限,对数学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往往会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产生很多疑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要求课堂按照既定的教案进行,一旦产生“意外”,如学生突然地提问,教师会变得无所适从,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自动忽略一些学生的提问,或粗略地掩饰过去。这样的课堂不仅无法实现教学效果,而且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和自卑情绪等。“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现代的数学课堂追求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追求主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动态互动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理解课堂上的“意外”,合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生成性资源概述

生成性资源,是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解提出的问题、观点或者思考角度等,尤其是数学课堂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及层次众多的数学概念和理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更多疑问,这些都是数学课堂上珍贵的生成性资源。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解决学生的疑问,将会有效推动数学课堂的进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由于数学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学生思维的不确定性,每节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都有所不同,并且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新课标提出要“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无论是正确的资源还是错误的资源,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巧用生成性资源的意义

1.纠正学习错误,体验数学乐趣

生成性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正确面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制造的生成性资源的同时,也应适当引导学生创造生成性资源,形成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就是有目的地创造课堂中的“意外”,推动学生的思路向深处延伸,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突然抛出问题:“有同学说,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请同学们试着在图形中画出对称轴。”这样突然的“意外”,可以及时点拨学生的思路,使其走出误区,纠正理解偏误,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资源,当然也可以是由教师预设的资源,但是课堂教学具有随机性,学生又对课堂带有新鲜感,所以每位学生都有可能随机产生独特的问题和新奇的发现。无论是随机生成的火花,还是教师预设的环节,都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說出对问题的理解,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个别学生创造的生成性资源也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教师可适时地创造环境让学生讨论,进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比较分数大小》这节课的教学时,如果有一位学生提出:“不知道怎么判断1/9和1/4哪个大”,那么教师可以建议其他学生共同分析“如何比较分数大小”,在探讨过程中,逐渐得出“分数大小比较的前提,是统一单位”的结论。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可以让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注意“陷阱”,加深印象,举一反三。

三、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建议

1.认真挖掘教材,盘活教材资源

小学数学新教材有着丰富新颖的教学实例、课外拓展的知识探究环节及总结归纳等教材设计,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前,要深入挖掘新教材的内容,根据课程大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适时做出调整,有目的地创造生成性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例子,丰富教材资源和教学情境,从而让小学数学教学向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

比如,在教授“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在学生熟练掌握“角的度量”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基础练习,使用工具测量课本中的未知角。在测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度量值不一致的情况,如有人测出45度,有人测出135度,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两种角度有什么联系”,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2.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偏差,是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生的情况,而这些错误本身也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顺势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索和深入思考,在纠正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把错误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引线,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过程中,一道课本上的例题:11+210,有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数位没有对齐产生了错误,作为教师一眼就能看出这种错误,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刚接触三位数的加法,所以不能很快地识别错误。此时,教师可以请计算错误的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邀请其他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加法过程中数位对齐的重要性,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所以,要学会抓住课堂上的错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综上所述,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解决学生的数学疑问,能有效推动数学课堂的进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现在仍有很多教师抱有传统的教学观念,害怕课堂上的“调皮鬼”,不会充分地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等现象。因此,为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认真挖掘新教材,研究教材资源,创造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并加强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利用,从而创造更好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张冬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9):25-26.

王梅燕.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J].考试周刊,2018(1):59-60.

莫罗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73.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小学数学
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运用解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挖掘资源,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