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话能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2019-09-10杜海江

教育界·A 2019年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

杜海江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课改视角下,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愈来愈重要。基于此,教师应当巧借教材资源,让学生有话能说;搭设情境平台,让学生有话想说;辅之方法指导,让学生有话会说。教师应当是学生说话思路的调控者和说话方向的拨转者,经常性地疏之、导之、拨之,引领学生有序说话、轻松说话、快乐说话,带领学生步入高效口语交际的新天地。

【关键词】口语交际;有话能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532)的研究成果。

“我说故我在”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以后投入人生战场的“法宝”。的确,在人生的分分秒秒中,无不需要清晰的表达、恰当的言说、富有感染力的诉说。而这无疑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所担负的重任。有专家说:“言说是金,让心灵欢歌。”而我们则可以说:“言说是金,让课堂欢腾。”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有话能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太长的路要走。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行走在这样的学习之路上,让学生收获言说的幸福,更收获情感的幸福和精神的幸福。

一、巧借教材资源,让学生有话能说

实践证明,口语交际要有一定的凭借和抓手,不能“隔空对话”。语文教材中有大量适合学生口语交际的文章,如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口语交际”的板块。而在每篇文章中,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沉浸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或凭借教材板块,或依据典型课例,或随时抓住生成性契机,让学生能说善说,使其成为语文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例如,在教学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假如父亲是猎人”这个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有的学生说:“如果父亲是猎人,鸟儿们就遭殃了。”有的学生说:“如果父亲是猎人,‘我’就会请求他手下留情……”还有的学生说:“如果父亲是猎人,这片林子里的鸟儿早就跑远了。”课堂中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学生“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学生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再如,在读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进行想象性的口语交际:“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小草学着发芽……”“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鸟儿学着飞翔……”“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孩子们学着做游戏……”教師应不断地唤醒学生的言说欲望:“大胆说呀,这次对话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怎么说都行……”

很多课文课或单元训练中都有这样的口语交际机会,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抓住了其中能够让学生“舌绽莲花”的机会,能否激活学生的言说欲望。教师应该用:“呀,说得真好。”“听听,这位同学给我们树立了说话的典范:用词恰当、表达清楚、声音响亮。”“比一比,谁说得最完整、最吸引人!”诸如此类的激励性语言,让“我说故我在”的喜悦感充盈在每位学生的心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言说的主人、口语交际的主人、课堂对话的主人。

二、搭设情境平台,让学生有话想说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应成为习惯,而不是语文课堂的点缀和附属。使之成为“习惯”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经常性地为学生搭建有话想说的平台。的确,“空穴来风”和“空中楼阁”都是要不得的,唯有通过具体的情境营造有话想说的氛围,学生倾吐的欲望才会汩汩而出。所谓“入境始于亲”,只有在真实、具体、新颖的语言情境环境中,学生才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这种对话情境的创设者、参与者和更新者。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打电话的情境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家中要来客人,但家长不在,此时要打电话请教父母亲如何招待客人。”“因为说好了和同学去公园玩,但临时家中有重要的事不能去赴约了,打电话给同学说明实情并道歉。”“两人就周一升旗仪式上的朗诵细节进行进一步的讨论,需要打电话。”应让学生注意打电话时表达的重点、顺序、表情、礼貌用语等,以求简洁、生动、丰富。

除了电话情境,还可以创设更多意蕴丰富的情境对话,如外宾来了,当个小导游介绍学校发展历程;模拟一名小记者,采访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模拟一名小法官,为同学间的矛盾进行裁决……这样的情境对话因为和具体的人、事、环境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话想说”就成为必然,这样的课堂就不再沉闷、苍白。或许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情境本身,而是言说欲望的浓厚、言说动力的强化、言语生命的丰富、精神世界的开阔、心灵品性的净化,这才是口语交际中更为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需要重构言说的框架和路径,为学生铺设更多新颖、具体、鲜活的情境平台,引领学生开启高效口语交际的大门,使其收获沉甸甸的语文素养。

三、辅之方法指导,让学生有话会说

情境氛围固然重要,但“怎么说”更重要。平台有了,氛围有了,但学生结结巴巴、言不成句、断断续续、言不由衷,这无疑是失败的口语交际课堂。的确,同样的意思,有的人说出来如天籁;而有的人说出来自己紧张,别人着急,听者难受,课堂中充满了“拧巴、纠结、不安”。这该怎么办?笔者以为,教师应该下大功夫辅之以方法指导,让学生有话会说。

例如,在引领学生有序说话时,教师可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如今天早读课时,有的同学大声朗读,有的静静默读,还有的小声对读……再如,用“先是……接着……然后……最后……”说话。

在引领学生善于回应时,教师可以用“你的意思我懂了。”“对,就是这样。”“嗯,前前后后事情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我听懂了,我一定把你的意思转述给他”……

在引领学生礼貌对话时,教师可以用“请问,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太谢谢了!”

在训练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可以用“我想补充……”“我还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训练学生善用对比时,教师可以用“和××相比,我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从巧借教材资源到搭设情境平台,再到方法指导,相信学生的言说能力会逐步提高,言说生命和精神生命也会同步提高。这是一个“慢活儿”和“细活儿”,需要教师“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引领学生说话有序、活用表情,清楚表达等。

【参考文献】

胡亨康.“言说是金,让心灵欢歌”[J].福建教育(小学版),2012(08):67.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缺环现象研究
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