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初探

2019-09-10陈捷华

教育界·A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探究核心素养

陈捷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目前评价教育水平的方式已不局限于学生成绩的高低,还需要评价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高低。为了适应这种社会趋势,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并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通用技术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高中教师如何通过通用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需要集中讨论的问题。本文对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通用技术;教学探究

高中通用技术具有宽泛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且通用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之外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明显的迁移价值。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与初高中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两个学科的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且都属于在操作设计学习上有明显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因此,通用技术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通用技术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为学生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学生直接感受和直观经验是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立足点。

学生通过实验学习通用技术,能够更直接地理解通用技术学科所囊括的内容。另外,通用技术学科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超越学科体系的一门学科。学科及各个方面知识的融合与运用是通用技术重点强调的理念。从根本上说,创造是通用技术学科的本质。学生通过学习通用技术,能够掌握获取加工信息的方法,也能提高管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能夠系统地梳理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一个技术的创造和使用都蕴含着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所以,技术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成果,也体现着丰富的人文特征。所以,不同高中的通用技术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还需要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重要性。

对于实际教学来说,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通用技术教师要主动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并在课堂中融入适当的课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创新设计、工程思维、技术意识、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都是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现行的教学工作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通用技术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需要认清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的因素融入进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自身的素养。

1.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充实自己

充分理解技术材料,并对工艺加工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是学生学习技术知识、进行设计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材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材料的性质及其内在联系等内容,学生只有扎实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将其整合在一起,并深入理解不同工艺所蕴含的理论知识。教师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更适合的实验材料。

2.学会使用常见的工具

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之前,教师要详细掌握技术工艺所涉及的工具和工艺难点,并且教师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绘图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绘图软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自己要善于尝试创新设计

提高学生工具的使用熟练度及设计方法的熟练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工艺的设计方法是重要前提。另外,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同时自己要善于尝试创新技术,这样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1)为了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目标,寻找适合核心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并制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计划及教育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核心素养。

(2)教师可以教学策略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为切入点,从而找到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以达到有效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教师要掌握归类通用技术课程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概念、项目实践、作品评价等内容。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效归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不同技术进行特点分析,并根据一定的比例分配授课内容,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并提高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

三、选择合适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通过讲解案例,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通用技术所包含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或教学课件,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及生产产生的影响,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技术是如何改变自然环境的。这样,学生能意识到科学技术该如何为人类服务。当然,案例的选取应该注意以几个问题。

(1)要选择典型的与知识点有紧密联系的案例,从而保证案例的实际意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红外线水龙头等物品的工作原理,感受技术发展对人们生活起到的实际作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活动安排进行优化,让学生理解流程优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起到的积极作用。

(2)案例要新颖、有代表性。比如,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设计作品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并走进学生生活。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积累新颖的案例,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四、善于设计情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情景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实践设计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课堂教学也会涉及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在自主设计的过程中会主动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能养成将每个学科所具备的特点联系起来的能力,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学生在科学的教学情境下会主动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技术意识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五、通过通用技术实验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践课程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实践是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主要手段。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所以,给学生安排条件优良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验室中增添需要的设备或材料。

(1)学校在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前,要充分了解学校自身的经济状况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2)实验室功能应该尽量多元化。例如,木工实验室与机器人实验室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和化学能力。

(3)教师要充分掌握各种操作工具的基本特点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工具。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能力。

总之,核心素养教育体制已经成为国内外多个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顺应社会形势,学校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培养措施,鼓励教师在通用技术课堂上通过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潘琼芳.基于微课资源下的通用技术教学探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06):28-29+31.

郑晓琴.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150+157.

卞云花.信息化视角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27.

詹海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93.

葛秀玮.通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123.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教学探究核心素养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