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019-09-10何晓新

教育界·A 2019年1期
关键词:原因与对策校园欺凌

何晓新

【摘要】校园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阵地,学生在学校中本应在享受安全的同时,静心学习。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以及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这也说明校园欺凌问题是十分严峻。但是从当前来看,校园欺凌事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农村地区,由于整体教学水平较低,加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导致农村校园欺凌事件容易被忽视。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将校园欺凌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原因与对策

近年来,各类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其实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只是当时的媒体还不够发达,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很多教师以及家长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因此没有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行干预。这就导致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危害程度不断上升,并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形成的原因

1.家庭层面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的思想以及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以及一些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甚至会使孩子误入歧途。在农村家庭中,有些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家长虽然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教育方式不够妥当。有的家长仍然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对孩子造成了错误的引导,让孩子认为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这会导致孩子产生暴力的倾向,影响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树立。

2.学校层面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从当前农村校园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校在管理上仍存在较多欠缺。受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水平的限制,部分学校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策略。所以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很多教师仅仅将此类事件归为纪律问题,在解决此类事件时,也仅仅是向学生强调纪律而已。这样的管理导致一些学生的行为更为猖狂,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行为没有受到较大的惩罚,这就助长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层面

社会的风气也会对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校园欺凌事件与社会风气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当前互联网、媒体日益发达,所传播的信息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进行过滤的信息直接进入青少年的视线中,这就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对社会中的很多事物还没有建立正确的观念,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很难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与干扰。所以当一些不健康信息进入他们视线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模仿这些不良行为,这也从侧面提升了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事件解决对策

1.家长要提升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教育这一问题上,家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家长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利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为家庭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家长在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入手为孩子做好榜样。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简单地以责怪、说教甚至暴力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而是要仔细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对孩子加强有效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主动改正错误。最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维护好家庭关系,夫妻双方都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负责任。当夫妻双方出现矛盾时,双方要及时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2.学校要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理念,从而为学生以及教师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因为对于学校而言,只有建立了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出性格完善、人格健全、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这也能从根本上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另一方面,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有效地维护校园的秩序,让每位学生都能用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3.社会各部门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治力度

农村地区的教育一般比较落后,所以社会各界要提升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例如,农村村委会要加大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宣传力度,积极创建健康的周边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社会各部门要为校园教育提供更多的便利,如可以为青少年举办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各类公益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公益活动中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并将这些爱传递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其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有效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结语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就需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生活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李赐平,韩美琳.家庭教育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及应对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1):71-75.

王梓瑛.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浅析校园欺凌现象频发背景下未成年人法律维护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會,2017(26):59-60.

猜你喜欢

原因与对策校园欺凌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试论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的原因与对策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北京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女生数学作业抄袭谈差异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