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中的运用

2019-09-10李双平

锦绣·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团体辅导运用

李双平

摘 要: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生活水平差异等因素,经常会出现自卑或消极的心理,这些学生大多自立自强,但是却独来独往。对其进行团体辅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这些学生们的共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自身的人格重新获得尊重,这对于促进其职业发展、优化心理状态来讲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中的运用。

关键词:团体辅导;贫困大学生;运用

前言

为了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学校都在物质上给予其极大的帮助,使贫困大学生能够获得应有的求学权利。但是在心理方面,由于艰巨的生活现实以及自卑情绪,很多贫困大学生并不愿意参加团体活动,时常处于自我设限的困境状态。为了激发其积极的心理态度,教师要采取团体辅导的模式,让贫困大学生能够在相互鼓励和扶持的状态下寻找到心理平衡,继而逐渐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一、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找共鸣

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不仅要承受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还有来自经济、家庭等的负担。即使有些学生接受了国家或学校的资助,但是也会承受来自各方的要求和规则,因此心理负担大。这些学生因为自卑,以及各种自我设限,很难真正打开心扉,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辅导能让他们找到共同点,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态。同时,在相同的群体中,每个人的经历也类似,教师帮助他们指出此心理问题,定下目标大家一起克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寻找共鸣,以及能够慢慢敞开心扉,对于缓解其心理压力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

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压力,需要各界的资助,这使得其每天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来承受各方的关注。而且根据调查显示,很多贫困学生往往将关注点放在了别人的关注和目光上,力图融入群体,却忽视了自己的学业。同时也有一群贫困学生,外界的资助就像一把枷锁一样,使其喘不过气,力图用努力学习来证明自己,最终往往会把自己的身体拖垮。基于此,合理运用团体辅导模式,可以引导贫困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经济压力,有效调节两者的关系,在学习中调节情绪,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业,这样才能正确地实现人生价值[1]。

(三)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压力或部分心理问题,容易走向极端的路线。一方面独来独往,不与任何同学或教师接触,将自己伪装甚至孤立起来;另一方面是彻底放飞自我,利用国家给的助学金肆意妄为,最后由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上交助学金。通过对这些极端的贫困生进行团体辅导,将一些阳光的信念和信条传输给他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内心抑郁主动说出来,并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利于消解他们的烦恼,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更为光辉的人生。

二、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中的运用策略

(一)明确辅导方法和辅导目标

从当前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数据来看,很多学生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强迫、抑郁和自卑,这些问题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着类似的联系。因此,要求教师有效地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有效探究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心理规律,制定適合他们的总体的辅导方法。例如针对一些对前途渺茫的贫困生,可以邀请已经毕业并获得成功的前辈们分享经验,让这些学生看到奋斗的目标。在辅导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根据成员们不同的心理表现灵活地调节辅导方法,保障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在辅导中获益。

(二)注重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的有效结合

即使面对的同样都是贫困大学生,但是由于每个人际遇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面对的烦恼也各有差异。教师在进行团体辅导的时候,尽量保证面面俱到,将每一种问题的解决办法都罗列到,让学生们能够在产生共鸣的同时,自主地解决问题,并进行心理排解。但是针对一些情况较为严重的,如一些患有抑郁症、经常被同学欺负以及喜欢走极端的贫困生,则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对症下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关怀和宠爱,从而将其从深渊中拉出来,在阳光下行走[3]。

(三)团体辅导成员的选择要有规律

贫困大学生虽然在生活或心理上有着相似的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学生都有心理症结,即便是有一些抑郁的情况,轻重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团体成员的时候,辅导教师要做好切实的考察工作,把握每一个报名参加辅导的学生,或者是存在潜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将类似的学生归类到一起,分为不同的辅导团体,设计个性化的辅导内容,保证成员选择,疏导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都能具有规律性。

(四)完善团体辅导的评价模式

首先是组员的主观感受评价。每次在完成心理疏导活动之后,教师将一些调查问卷发放到成员手中,匿名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活动是否满意,针对某些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疏导,以便于教师有效了解成员们进步情况。其次,采取心理测试法,定期让成员们根据内心的想法完成一些测试题,以便于教师的分析以及后续疏导活动的设计等。保证评价模式的多样化,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使其能够更快地缓解压力。

三、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除了要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之外,还要因为经济困难受到额外的关注和监控,继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为了能够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的烦恼和抑郁,摆正态度正确面对人生,教师需要采取团体辅导模式,帮助贫困大学生寻找到共鸣,结交新朋友,在团体中体会到快乐并有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学会排解抑郁和烦恼,进而为后续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敏.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中的应用[N].山西日报,2017-10-20(016).

[2]杨丽.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探究[J].内江科技,2016,37(02):94-95+55.

[3]张新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团体辅导运用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