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微却足道的伏藏

2019-09-10姚贺国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11期
关键词:借力师者班级

必须承认,我是本着一颗偷师的心去读梅洪建老师的这一本书的。但当读到万玮老师在序言中写的“有所不为有所为”时,心里不禁陡然一沉。万玮老师说“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很多时候“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为重要。而梅老师则直接以“我们其实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基础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没那么大”等论点作为章节的小标题,这不禁让我这个自诩对班主任行业颇有心得的老班主任有些后怕,因为这仿佛在预示着,我接下来将要拜读的,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偷懒班主任的推卸之词,因为他在最前头就已经把自己的责任边缘化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放下了所谓的神坛地位,框定了教师的无限责任连带制度,就真的会阻碍教师和教育的发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无端顶罪”,而事实上,“教师从事的只是培育的事业”,而不是包办的引领;“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就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的班主任,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如此方能“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梅老师在这里引用了非马的诗,也继续在后面尽力将这一理念阐释清楚,并践行致远,让我这个渴望“不再瞎忙”的偷师者,可以放心大胆地读下去。

我不由想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佛教密宗术语——伏藏。作家袁琼琼对伏藏有过这样的解释:伏藏一词是密宗用语,意思是埋藏的珍宝,密宗里的伏藏主要指经书、法器和各种神像,在密宗的传统中,特定的伏藏必须要特定的伏藏师才能取得。就目前的教育而言,大家多认同老师影响了学生、发展了学生、造就了学生这一说,但很少有人想到,其实在所谓的“影响”“发展”和“造就”中,教师自身也在逐渐地“被影响”“被发展”“被造就”,对于在十几亿人口中能够有缘走进同一个班级的师生而言,与其说要分清楚是谁成就了谁、是谁发展了谁,倒不如说,在某个当下,我们都可能是对方最需要的人,我们大家其实互为“伏藏”,都是彼此的珍宝。

伏藏又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书藏,又称地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遗物等;另一种叫识藏,又称心间伏藏,这些教法是由伏藏师本人从自己的悟性思想中直接获得。最为神奇的就是识藏,据说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由神灵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当有了再传条件时,在某种神秘的启示下,被授藏经文的人(有些是不识字的农牧民)就能将其诵出或记录成文,这一现象就是伏藏之谜。由此我将阅读本书的三点收获与伏藏进行了关联。

收获一:天地人事皆为地藏,班主任要做该做的事儿

“读天地人事,育精神宇宙”,这是李政涛老师从其导师叶澜教授对“教育”定义“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中拓展出来的概念,也是我从梅老师书中读到的伏藏意义所在。在本书的开篇章节“班主任要做该做的事儿”中,梅老师这样说:比起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在教育中,我该做什么,比我能做什么重要得多,找到我该做的事,是避免瞎忙的关键。第一节“职业化班主任的两大特征”,让我懂得认清自己的重要性;第二节“改变一个孩子没那么容易”,让我明白认清学生的必要性;第三节“学生应该是班主任的主人”,让我联想到师者作为伏藏阅读天地人事的使命,并将之演化成为改变学生的教育地藏。诚如梅老师所言:教师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沒有资格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教师的视野决定了教师承担不了孩子成长的需要;教师改变一个孩子没那么容易,进入基础阶段之后,孩子的内在心理结构基本是稳定的,教师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通常仅仅是对孩子内在心理结构稳定性的一次表层调节而已;教师 “非职业化”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往往会酿造出教育的悲剧。学生,是班主任的主人,而不是相反;教师的工作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而不是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本位就应该是品读萦绕在教育周遭的天地人事,使之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

收获二:借力打力的心间伏藏,为孩子的成长借取多方资源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为孩子的成长借取多方资源”。梅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多样化的借力方式,各种实例叙述让我明白: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身段去寻找助力,充分挖掘可以提供助力的各种资源,同样可以做到借力打力,用梅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大多数教师都非常忙,虽然不能一概残忍地用“瞎忙”的帽子扣之,但是“低效”这顶帽子总是摘不掉的。睿智如诸葛亮者,“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在这样的操劳忙碌中,不也背上英年早逝的厄运。都说蜀中无大将,可蜀中真的无大将了吗?这一点,反正相信多元智力的我是不相信的。同样,在班主任周围,事实上也存在各个层面的教育资源,大可借之用之。向学校借力,同事关系更密切,领导看得见;向家长借力,家校合作更畅通,学生用得上;向同学借力,多元智能更彰显,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可以这样说,在借力方面,梅老师为我们班主任开了一扇大大的窗,敞亮且透气。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使学生从自己的身体力行和悟性思想中得到充分的成长和提升,是每一个心间伏藏师为之奋斗的教育使命。

收获三:师者识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此外,梅老师还在书中列举了非常多的班级日常建设理念和思路,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教条,但依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和借鉴思路。因为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是有其个性特色的,我们唯有本着一颗“为学生搭平台”的平常心,放低身段走近学生,致力于创建一种“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均等发展机会,可以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自由伸展”的班级生态,打造一套适合学生实际的班级制度,我们才可以做一个像梅老师那样不再瞎忙的优秀班主任。师者识藏,慧眼识珠才能帮助明珠摆脱蒙尘和投暗的悲惨命运;师者识藏,相信美好才能坚持美好而不让希望落空。真真正正做好每个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让他们成为有人引领、有人信赖的美好存在,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为优秀的自己。

从早读到晚课,从课间锻炼到中午分饭,再到无休止地处理事件和联系家长,一直羁绊在班主任这个“绊住人”的岗位之上的我,一直都渴望能通过专业的引领成为一个霓虹灯式的教师,点亮他人,同时绚烂自身,而不是仅仅成为一根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更不想成为一个燃烧自己、熏死学生的蚊香老师。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让我在焦灼和希冀之间遇见梅老师的这本书。正因为这段冥冥中的天意,让我的教育教学更具从容,我可以更加认同“改变一个孩子没那么容易”的观点,慢慢地向着“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动起来的平台”这一目标而努力,缓缓地让精力向着“为孩子的成长借取多方资源”这一层面倾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让教育践行在理念的烛照之下。也正是因为这段冥冥中的天意,让我的孩子们更加真切地认识自己,认识真实的社会世界,不逃避责任,也不害怕错误,从而走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终身学习道路上去。

最后,再以梅老师的引言作为结尾,以示对梅老师的感谢: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比起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更重要。找到我该做的事,是避免瞎忙的关键!一个学会“偷懒”的伏藏,同样可以是一个好伏藏,我愿致力做一名微却足道的伏藏!

姚贺国   浙江省杭州市滨兴学校,小学高级教师。在《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等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

猜你喜欢

借力师者班级
班级“无课日”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竭力与借力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者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