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法引领 让规则落地 烙传统印记
2019-09-10许健坤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重点关注的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饮食生活。针对这一学习主题,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家庭饮食习惯的不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用餐卫生习惯的规范掌握、餐桌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科学指导有方法——点亮生活
刚入学两个多月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于饭前洗手是有经验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培养形成的。但对于如何正确洗手,很多学生的生活经验只停留在搓一搓手心、多冲几次水的概念上。笔者确立了“干干净净吃好饭”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吃饭要讲究卫生,逐步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养成科学洗手的好习惯。
(一)畅谈平时如何洗手
1.同桌交流:自己平时是怎么洗手的?
2.个别学生演示洗手的过程,其余学生补充不同的做法。
师:学会洗手是一项很重要的本领,我们请同学在教室里现场洗手。
一位学生用肥皂洗手,清洗完毕后用毛巾擦干。
师:你跟这位同学的洗手方法一样吗?
生1:我洗手的时候用的是洗手液。
生2:洗完手我是用纸巾擦干的。
(二)科学引领正确洗手
1.创设情境:保健医生视频指导“六步洗手法”。
2.分层指导: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1)儿歌引入:手心相对搓一搓,手指交叉擦手背。十指交错擦手缝,手指相扣抓一抓。抓住手腕扭一扭,拇指为轴转一转。
(2)执教老师和学生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模拟六步洗手的步骤。
(三)小组合作六步洗手
1.练一练:小组成员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模拟六步洗手。
2.赞一赞:给你认为洗得比较好的小伙伴送上大拇指。
3.演一演: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六步洗手法流程的演示。
对于洗手这一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学生们的学习起点各不相同。为了让这一技能在课堂上习得,并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分步实施、分层落实尤为重要。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不长,这就需要执教老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通过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的儿歌,促进学生正确掌握洗手方法。
二、合作流程有要求——实践规则
学会合作是现代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道德与法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还处在小伙伴之间的交流状态,有时候形式大于合作的效果,但这是合作能力培养的必经过程。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合作的氛围,提升合作的效率。
在《吃饭有讲究》一课的教学中,执教老师创设了一个分小组共同品尝水果餐的体验活动。本次小组合作的要求是:
1.每个小组的小组长领取一个装有水果的餐盘。
2.各小组成员按顺序品尝水果,注意文明礼仪。
3.音乐声响起,请小组长收好餐盘放在规定处。
情况1:小组长把餐盘放在桌上后,小组成员就开始争先恐后地吃水果,全然忘记了合作的要求,音乐声响起,空的餐盘还在课桌上放着。
情况2:有些小组是按照合作的要求,各成员一个一个地按顺序品尝,期间没有发出其他的声音。音乐声响起,小组长回收空的餐盘并放在指定位置。
两种情况的出现,执教老师是有预设的,毕竟是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能够品尝水果又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有些小组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合作似乎情有可原,但这离一年级学生要逐步进入“文明式”的理性生活方式存在明显的距离。
教师随机采访按照要求合作的小组成员:当你们看到这样一份颜色诱人、品种丰富的水果拼盘时怎么想?
生1:我们要按照这次合作的要求进行小组活动。
生2:我们先商量好怎么吃最合理,再进行品尝。
生3:好东西要与大家分享,所以我们不争不抢。
师:小组合作的要求也就是合作的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合作得更好,大家也会学得更开心。
《吃饭有讲究》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上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公共教育范畴,是对学生健康文明的家庭方式的引导。本单元的习惯养成教育中其实涵盖了很多规则教育的隐性元素,学生的法治意识从哪儿开始萌生,遵守规则就是最有效的培养起点。有时候自然流淌的无痕教育,更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这样的规则教育更能走心和入心。
三、用餐文明有礼仪——接力传统
《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的第二板块,教材通过一整页四张图片场景顺序推移,引导学生吃饭要有礼仪。中国历来就是礼仪之邦,但是由于当下部分家庭对孩子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在餐桌上的文明礼仪习惯,所以引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融《弟子规》于课堂中
师:吃饭有讲究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
学生观看《弟子规》相关内容的微视频。
课件出示: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师:你从微视频中学到了哪些中华好传统?
生1:对待长辈,要懂得谦让。
生2:吃饭时,应该让长辈先入座。
生3:等长辈拿起筷子,我们才可以吃。
师:文明用餐是现代社会品质提升的象征,也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集中体现。
学生分小组演一演: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我与家人共用餐的情景模拟。
(二)传统节日的餐桌文化
师:每逢佳节,我们和家人都会聚在餐桌上,感受家人共餐的温暖,一起重温我们与亲人的团圆时刻。
微课展示:本班学生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与亲人们聚餐的场景。
师: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看到自己和家人在中秋节一起用餐,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团圆。
生2:这是回老家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的照片,我有点想爷爷和奶奶了。
师:这就是舌尖上的幸福,这就是家的味道!
《弟子规》融入课堂教学,学生跨越时空看到的是我们祖先的用餐礼仪,这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儒雅的礼仪,更是传统的力量,进而启迪学生反思自己的用餐行为,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聚焦关键日子与亲人们用餐的场景再现,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集体感受家的温暖,并感悟到用餐文化的感情延续。
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当下儿童进行的生活指导具有独特的价值,这是顺应学生成长轨迹的内在需求,也是核心素养对新时代儿童的具体要求。读懂现在的儿童,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教学,这样就会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的引领。方法是让儿童更好生活的前提,规则是让儿童理性生活的保障,传统是让儿童美好生活的浸润。方法引领、规则渗透、传统涵育,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具魅力,引领儿童更加智慧地生长!
许健坤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一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职工,湖州市十大杰出职工、湖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州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