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

2019-09-10祁天乐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句式语篇

祁天乐

摘要:“读写一体化”教学可以打破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鸿沟,实现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融合,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读写一体化”的活动设计可以从语言知识、语篇类型和主题语境等角度来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从而实现以读带写、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提升读写能力。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英语学习活动观语言知识语篇类型主题语境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引教师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作为重要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的发展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避免孤立的技能训练,将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通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实现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从语言知识、语篇类型、主题语境三个维度展开,以期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强化阅读。

一、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和句式,奠定写作语言知识基础

如果说阅读为写作奠定了基础,是写作的“地基”,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词汇和句式等语言知识就是写作的“砖瓦”。但是,当前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大多仍停留在词汇和句式的讲授上,缺少实践运用,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阅读中,所学语言知识的即时复现率低,积极词汇中高级词汇比例小;在写作中,语言知识的唤醒率低,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知识与写作中的任务之间缺少关联。

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词汇和句式操练活动,让学生在与阅读文本话题相关的语境中感知语言知识,体会、归纳用法和意义,再通过相关联的读后写作活动,将所习得的语言知识及时运用、巩固提升。读为写提供了足够质量和数量的“砖瓦”,学生词汇的丰富性和句式的多样性均能得到显著提升。写又为读提供了使用场景,学生通过写作,既巩固了阅读语篇的文本内容,又可以发现语言知识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从而实现读与写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 3的话题为Amazing people(令人惊奇的人),在Reading板块语篇的语言知识教学中,教师尝试通过“课文原句再现—总结归纳语言知识—操练新句—整合成篇”的方式进行读写训练。首先,重组教材内容,将课文进行改写,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回顾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式,在课文语境中形成语言知识网。内容如下:

Howard Cart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explorer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In 1922, Carters team came across the most important tomb that had ever been found. Inside the tomb, he discovered a great fortune in jewels and gold. Unfortunately, Lord Carnarvon, who was present when the tomb was opened, fell ill with a fever and died, and so did a lot of other team members.

There is a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or their mysterious deaths. When a tomb was opened, fresh air disturbed the viruses. If breathed in, they can result in illness or even death. What is certain, though, is that “the curse of the mummy” remains a riddle to this day.

之后,教師以著名科学家霍金的生平作为语言知识操练话题,将相关词汇和句式融入其中,通过填空、仿写、翻译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化和应用。列举部分如下:

Words and phrases:

1. Hawking is also considered an e of science. He spent his life e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saying that the space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and will end with black holes. His e helps us know the world better. (explorer, exploring, exploration)

2. Although he had made a great f by writing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Hawking still led a simple life.

In an episode of Big Bang Theory, Sheldon, who already had fame and f in the scientific world, still felt so f to have the chance to talk to Hawking. (fortune, fortunate)

Sentence structures:

原句1:Howard Cart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explorer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原句2:The tomb contained more treasure than any of us had ever seen before,...

原句3:What is certain is that “the curse of mummy” remains a riddle to this day.

仿写:Although he could not move, Hawking went on to become one of the greatest mind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翻译:虽然他不能和我们在一起了,可以肯定的是,霍金将激励未来的几代人。

Although he is no longer with us, what is certain is that Hawking will inspire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通过运用和实践,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突破了阅读中的识别和理解,做到了在写作中使用和表达,原本只能识记的“消极词汇”转化成在表达中能够轻松唤醒的“积极词汇”。学生能够使用不同句式甚至套用地道的英文句式进行高级表达,中式英语大大减少,句子的多样性也得以实现。

除此之外,教师所设计的语言知识操练例句均以霍金的生平为线索,借助霍金去世的热点新闻话题,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被调动起来,后续写作环节的词汇、句式及信息支架得以搭建。

本节课的写作任务为用约100词介绍一个杰出人物的生平及成就,需使用到本节课所学的各种词汇、短语、句式等。写作任务的设计与课文语篇以及语言知识操练话题一脉相承,又有一定提升。由于写前已经铺垫了充分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当堂写作显得轻松自如。从学生的当堂作品来看,学生在阅读中所积累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再现,高级词汇和各种典型句式能够灵活、交替地使用。

二、通过阅读分析文本特征,建构写作语篇结构支架

牛津高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涵盖各类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戏剧、日记、信函、新闻、采访等。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获取文本信息、整理文本框架,还可以对不同语篇类型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发现段落与段落之间以及段落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如记叙文常见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议论文常见的“总—分—总”“观点—例证—结论”等文本结构特征。分析语篇时,可依循“梳理文章总体结构—分析段落内部句间关系—关注语篇语言特点—同类型语篇写作训练”的步骤开展读写训练,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应语篇类型的写作特征,同时更好地理解语篇。

在各类文本中,提出建议类的议论文出现最多,近年高考对写作的考查也多要求考生根据相关话题给出建议。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写建议。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Project板块的语篇Climate change and a low carbon life就是一篇建议类的议论文。教师先和学生一起梳理语篇总体结构(见图1)。

接着,从文章第2—4段的具体建议入手,归纳建议段落的共性,即在段落主题句和支撑句之间呈现“总体建议—具体做法1—具体做法2—……”的结构特点。这里以第3段为例,其结构图见下页图2。

本段讨论如何节约能源,从“节流”和“开源”两个角度给出建议。“节流”的方式是尽可能关闭不用的电子设备,“开源”的方式是循环再利用。在循环再利用的部分,又从循环的原因和金属制品、纸制品两种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分别阐述,“虽然只是一个段落,但它层次清晰、逻辑分明,是议论文中常用的举例法论证观点模式,适合学生仿写”。

从语言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提建议的典型表达:

One thing we can all do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At home, you should...

Since..., it is important to...

In particular,..., so you should find ways to...

Last but not least, you can...

除了這些建议类表达之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典型表达,如It is better to.../Id like to suggest.../I strongly recommend.../You might as well.../If I was you, I would...,为学生写作提供帮助。

在从文本特征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之后,本节课教师设计如下写作任务:结合央视进行的汉字书写正确性的随机调查,用50—60词从政府和学校角度来谈谈该如何改变“忽视汉语学习”这一现象。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且大多数学生的作品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范例如下:

When it comes to the solutions, it is explicit that government and schools should do their part. It is a wise choice for school to provide more Chinese lessons. Meanwhile, the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is also a necessity. The government can also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of learning Chinese by organizing various activities.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适时回顾阅读文本,借鉴文中的相关句式,同时体会原文建议中“当前”到“未来”、“具体个体”到“人类全局”的递进式关系。在今后的阅读中,学生对于建议类议论文,可以迁移运用类似方法整理语篇结构,明确建议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清总体建议和具体做法的区别。通过读后写作的训练,学生阅读语篇的结构意识得以加强,这有助于实现《2017版课标》中提出的能够“解析语篇结构的合理性和语篇主要观点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批判性地审视语篇的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和文体特征”的要求。

三、通过阅读理解文本话题,搭建写作主题语境的桥梁

要解决英语教学中读与写割裂的问题,教师需要找到阅读的语篇材料与写作任务之间的联系。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为语言知识和语篇结构的关联,还体现为阅读语篇和写作任务所承担的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2017版课标》中,将文本话题划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以及各自的主题群。这样的划分,使得教师在设计读后的写作活动时,不再局限于常见的缩写、改写、仿写、续写等活动,而是从话题角度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激发学生思考事物蕴含的原理、现象背后的原因、问题所需的解决方式、发展的辩证关系等。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不但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所写作文结构清晰、层次合理,更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鉴别和评判能力,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多元文化视角。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 2 Project板块的Magic needles: Chinese acupuncture是一篇体现“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的文本,介绍了针灸的历史、相关知识及其在国际上的传播,体现了跨文化沟通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the change of attitude(态度的变化)”为主线,在阅读引入环节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外国人的针灸初体验》的英语短视频。视频很好地展示了参与者首次体验针灸时的“害怕紧张—轻松自如—再次尝试”的态度变化。在语篇信息的获取环节,教师设计了中外医学对于“脉搏”认知的对比,以及对文章末段“While doubts about its safety have faded away, interest continues to grow”句子的理解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外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态度转变,进而引发学生思考:Why is there such great change of attitude?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借助East Meets West(西方遇到东方)一书中几幅漫画(见图3)的提示,探讨东西方文化对彼此看法的偏差,逐步揭示对待针灸的态度,从根本上来说,体现的是对于新事物和不同文化的态度。

师生边讨论边共同归纳出思维导图(见图4),并提炼话题关键词。

在学生思考、讨论和陈述观点之后,教师展示当节课的写作任务:“假如你是视频中的女孩,请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首次针灸经历、针灸的相关知识以及是否建议朋友们进行尝试。”

本写作话题包含三个方面的任务:介绍第一次针灸的经历,学生需要对所观看的视频信息加以提炼,锻炼了“看”和“听”的语言技能;介绍针灸的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回归阅读文本,选取其中符合写作任务的信息,并有机整合形成新的段落,提升“读”的鉴别和评判能力;是否建议尝试针灸,学生需要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并从同伴发言中提炼有用信息。借助主题语境所搭建的桥梁,学生体验了“文本阅读—思考讨论—写作表达”的提升过程。

学生的第三部分写作范例如下:

I strongly recommend you have a try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 example of Chinese culture. As far as globalization is concerned, the delivery of culture is acknowledged as a key component. Accepting and promoting foreign culture does not only give us a chance to experience the new things, but also proves a mus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ccepting cultur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delivering our culture to the world encourage coopera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s, which promotes mutual understanding.

写作训练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写作,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语篇,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再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坚定对文化自信和跨文化沟通必要性的认识。

从课堂教学的成果来看,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写作作品篇章结构清晰、条理清楚,高级词汇和典型句式的使用轻松自如,对话题的理解能够突破表象、触及本质。学生积累了语言知识,加强了文本理解,同时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品格和表达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讀写一体化:‘文体学’视角下高中英语学习新方式研究”(编号:L/2018/34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教师实践性知识视阙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研究”(编号:Jc/2016/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高春萍.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单元主题拓展式写作课例研究——以《牛津高中英语》高一教材Module 4 Unit 1 Advertising为例[J].英语教师,2017(17).

[2] 刘建.基于体裁特征的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以访谈类阅读教学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12).

[3] 龙晋巧.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实施方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11).

[4] 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基础教育课程,2016(5).

猜你喜欢

读写一体化句式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读写一体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读写一体化”在农村普通高中的有效实施
输出驱动假设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