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析“真题”涵育“素养”
2019-09-10盛刚
盛刚
刘芃指出:“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当你真正把格式搞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1]。可见,高考真题是最优质的复习资源,也是涵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绝佳媒介。高三师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搞透”高考试题的“格式”,并做到“触类旁通”,从而实现与试题“制作者”的有效“对话”呢?笔者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I第25题(以下简称“该题”)为例,尝试对试题进行解构式分析并厘清相关疑惑,以期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试题解析与疑惑
通览2019年高考全国卷I历史试题,该题尤为引人注目。试题选材经典,设问精巧,难度适中,师生普遍反映较好,堪称精品。原题如下: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参考答案:C
从赵剑峰老师对淮北市省示范中学准高三学生的“实测”结果看,该题正确率为88.37%,居全国卷I选择题之最。笔者在统计卷I学生问卷结果中发现:该题学生“最喜欢”,但疑惑也最多,主要有: ①什么是皮币?②西汉白鹿皮币是货币吗?③它与思想统一到底有没有关系?④这样的试题是不是“告诉”我们,高三复习不需要教材了呢?实话实说,笔者与学生有相同的疑惑。
二、史学阅读与解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新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中学历史教师要适时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如何建构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2]。基于学情与教情考量,笔者拟采取师生共读模式化解相关疑惑,具体分两个环节:
【学习环节1】搜集、整理文献。第一步,确定主题词,检索文献。整合师生疑惑后,我们以“皮币”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共有41篇,数量适中,可以展开有序筛选。若文献数量超过100篇,则将“主题”更换为“篇名”再行检索;或在“文献类型”下拉菜单中选取“核心期刊”以限定数量。第二步,厘定优化项,筛选文献。初步确定文献后,按篇名、摘要、下载频次、被引频次、期刊权威性、作者研究领域等依次优先的原则选取适量文献。经过认真筛选,我们初步选取了14篇文献,如张南《皮币辨析》、王桂均《皮币考辨——肖清<中国古代货币史>举正》、王勇《<皮币考辨>辨》、黄成《西汉皮币考》、张文德《皮币探源——从训诂学角度论证“皮币非货币”说》等,并按发表时间编号,以备分工阅读。
【学习环节2】阅读文献,展示成果。因文献数量适中,采取教师通读,学生分读的方案。笔者将编好号的文献分给兴趣小组的10位同学,每人抽取1篇,其余4篇由小组长认领,阅读时间为1周,成果呈现形式为“札记”或“微型学术报告”。阅读札记每篇为1至3条,基本要求有:
1. 意思完整,尊重原著,不断章取义;
2. 标明具体出处,杜绝任何细节上的错误;
3. 充分考量期刊、作者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4. 具有切实解决问题的效力,摘录理由需充分、合理,且能自圆其说;
5. 呈现形式为“札记+出处+理由+姓名”。
“微型学术报告”的隐性基本结构为“主题+理论+证据+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现精选数例如下:
札记1:白鹿皮币既不是价值尺度,又不具备流通手段职能,缺乏这两点货币最基本的特征,它当然不可能成为货币。
——黄成:《西汉皮币考》,載《中国钱币》1989年第1期
理由:期刊专业性强,语言精练,切中要害,论证有力。(张行芝)
札记2:军事费用已成为汉廷财政经济最大的开支之一,这是造成汉王朝财政困难的重要因素。……除直接的军费开支以外,武帝在征战匈奴时还举行过莫大的赏赐。……同时,兴修水利工程耗资巨大。……显然,制造白鹿皮币是为了谵用,以救济国家财政上的困难。
——洪煜:《论西汉皮币》,载《史学月刊》1992年第6期
理由:期刊权威,论述全面,论证有力,从经济层面阐释经济问题,易于接受。(何雨洁)
札记3:武帝朝恢复的皮币荐璧制度分割了地方财政,增强了自我实力,在经济上抑制和消弱了地方势力,这与帝国在政治层面推行的“推恩令”、“附议法”、“左官律”等一系列政策并行呼应。所以,皮币荐璧制度不仅是一项礼仪制度,更是一项财经制度,其实行的目的不只限于经济领域,还涵盖了政治领域,它是王朝为实现强化皇权、巩固统一所构建的政策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尤佳,吴照魁:《“本末不相称”与“轻重之相得”:汉代皮币荐璧制度新论》,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
理由:期刊专业性强,作者尤佳为该问题研究专家,阐述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理解历史。(何锦洋)
微型报告1:皮币源流小考(吴申伟)
皮币古已有之,非汉武帝首创。文献资料,如《管子·五行》载:“出皮币,命行人修春秋之礼于天下诸侯,通天下遇者兼和。”孤证不立,另《国语·齐语》也记载:“而重之以皮币,以聚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四邻亲我矣。”这说明,皮币历史悠久。1975年2月,陕西省岐县董家村出土了一批西周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铭文上就记载了周共王时期,卫国贵族裘卫与炬伯之间进行了一宗土地交易——裘卫用玉器(璋)、赤色虎皮(赤虎)和有纹饰的牡鹿皮(麀贲)等宝物交换了炬伯的土地。在这批文物中,赤虎、麀贲都是珍贵的毛皮制品,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皮币。文献与文物相互印证,说明皮币历史悠久,至迟源于西周。
微型报告2:皮币是货币(黄彩兴)
张友直在《论皮币非货币》一文中指出,皮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货币形态,似乎已成为公论。因为,我国有的古籍是这么说的,当今国内一些研究货币史的著名学者和一些权威性辞书都是这么认为的,影响所及,国内一些高等学校的相关教材,秦汉史、经济史、财政史、货币史等专著,以及有的报刊、书籍和论文也都是这么论述的。据此,我以为皮币就是货币。理由有:第一,张文中的“古籍记述”是有力文献证据;第二,当今国内专家与学者,甚至权威性辞书都持该观点,证明古今学界对此问题已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古人和学界前辈的判断;第三,当今部分持“皮币非货币说”的学者所秉承的论据多为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即“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我们不怀疑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但基于马克思及其理论的产生年代,我们在此问题的论证中可能存在“以今度古”的错误,也即犯了时空观念错位的基本论证逻辑错误。第四,据尤佳和吴照魁考证,白鹿极为珍稀,物以稀为贵,高标价实属情理之中,今日各国之纸币不也普遍存在名不符实的情况吗?可见,皮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五,白鹿皮币因珍稀难得且独家发行,势必反复使用,在国家权力机关上层流通,即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综上所述,我认为“皮币是货币”。
三、教学思考与启示
涵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该怎样适度切入?以什么方式切入?切入后诸素养间、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该怎样协调?等等。基于学生疑惑的文献阅读式试题赏析教学尝试,凝聚了我们对新课标下素养落地路径的深度思考:
第一,之所以选择难度最小也最“有趣”的第25题,是基于学情考虑,因为学生兴趣是有效施教的最佳切入点。
第二,师生共同筛选文献,是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中“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等要求的考量。
第三,按时序为文献编号则较多地考虑到时空观念素养的渗透。
第四,阅读札记与微型学术报告的呈现则综合考量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
第五,通过文献注释延伸阅读经典文献,如先秦诸子散文和《史记》、《汉书》等著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味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培植家国情怀素养。
从上文精选的“阅读札记”和“微型学术报告”来看,我们历时半个月的师生共读、共思、共研、共享阅读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基于真题评析的师生主题式阅读是素养落地路径的有益探索,值得深入研究并逐步推进。笔者以为,在“素养”炽热的当下,中学历史教师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精于阅读。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学生获取素养哺育品的不竭源泉。教师既要精心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并研读核心文献,更要指导学生理性回归到对教材的深入阅读。该题选材看似与教材无关,实则是对人教版必修2第4课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中“货币官铸”的直接考查,也是对必修1第3课“推恩令”和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变相考查。我们可以深度追问教材:汉武帝为什么要推行货币官铸政策?在此之前货币是否官铸?武帝朝货币官铸对当时和后世有何影响?诸如此类的追问,既能密切教材前后和模块间知识的联系,又能培育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素养涵育落到实处。
第二,善于放手。现今的中学历史教学中部分地存在对新课改“学生中心”理念的曲解現象,涌现出一些“甩手掌柜式”教师,即“课上甩给学生一堆史料”,“课下甩给学生一堆问题”,“考前甩给学生一堆试卷”。我们要敢于“放手”,但更要善于“放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会适时“隐退”,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要懂得适度“帮扶”,敏锐判断学生的学习困惑点并及时搭建教学支架以培育学生素养。这“隐退”与“帮扶”的适时、适当、适切与适度,充分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职业素养。
第三,勤于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它贯穿于教学活动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我们既要及时反思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并积极进行教学补救,更要勤于总结教学中的闪光点与生长点,让有益尝试与成功实践得以延续。前文学生“阅读札记”与“微型学术报告”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该题疑惑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化解,虽稚嫩但却值得充分肯定,这种基于真题解析中疑惑的师生共读式素养培育路径是一种有益尝试,值得推广。
第四,乐于升华。写作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要乐于及时反思并总结教学中的失与得并形成文字,在精心雕琢后投稿并公开发表。这一过程既锻炼了教师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又提升了教师的自我认知与职业素养,还能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鉴,可谓“一箭三雕”。
总之,基于高考真题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引领性特征,高三复习教学宜以历年真题评析为抓手,以学生疑惑为突破口,积极建构形式多样的师生研习共同体,形成教学合力,在有效化解疑惑的过程中达成素养涵育的基本目标,从而促成素养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注释】
[1]刘芃:《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477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