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琅琊山的情怀

2019-09-10王晓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醉翁亭醉翁醉翁亭记

王晓

知道琅琊山,缘于欧阳修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说起来,琅琊山离我并不远。一路向西,过了南京就是。琅琊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有看头。

停好车,往琅琊山风景区走。入口处,一座长长的碑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原来是《醉翁亭记》。篆刻疏朗大气,笔法飘逸灵动,耳边自然而然响起《醉翁亭记》的诵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琅琊山上,翼然临于泉上的亭子是山之僧智仙所建,名之者便是欧阳修。不禁感叹醉翁亭不愧为“四大名亭”之首,只到山林入口,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再往里走,景区道路十分宽阔,不似南方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精致,反而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之感。两边山坡巨石、怪石多而奇,山上树多,枝高叶蓬,植被丰富。空气荡心涤肺、清爽宜人,让人情不自禁深深吸气,长长吐气。在琅琊山,呼吸是自由的、酣畅的、幸福的。花草树木漫山遍野,经霜五彩斑斓,秋之绚丽多彩,让人忘却尘俗杂事,只想将一颗心投入山林,学醉翁吟诗赋文。路边多高大的银杏树,树叶金黄明亮,山坡、沟渠,落叶到处都是。有练字的老人,以拖把为笔,以大道为纸,练字养性。“地书”,成为琅琊山风景区的独特一景。

琅琊山因东晋司马瑞任琅琊王时曾寓居于此得名,是皖东极富文化底蕴的“六名”胜境。树荫之中,潺潺泉水泻出,水八方池,又汇入山溪,“让泉”二字碑刻拙朴凝重。听当地人说,让泉水温终年保持十七八摄氏度,颇为奇特。泉水清澈可饮,掬一捧入口,有淡淡的甜味。从字面上揣度,让泉应是礼让之泉,查阅出处,果有两峰让出之意。有泉,喜酒,风雅率性如欧阳修者,自然可以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年高”,也只四十来岁,正值壮年。

欧阳修治滁,前后约两年零四個月,给滁州留下了许多遗迹和不朽诗文。在他笔下,滁州无时无刻不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滁州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山高水清,民风淳厚,欧阳修从政之道,力求宽简。也只有这样天性率真、不拘小节的太守,才会与滁人同游,呼啸山林,兴尽而返。他把各种生存境遇当成人生馈赠、生命体验,即便是游山玩水,即便是地方小吏,也时时处处全身心投入。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有强烈的在场感,欧阳修一直活在属于他自己的当下。

滁州之后,欧阳修改守扬州,扬州因此拥有了平山堂。哪里得欧阳修,哪里便得了福气。

醉翁亭以前是一座小小的凉亭,现在有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等九院七亭,人称“醉翁九景”,每一处都留下了欧阳修的印记。

翁去千载,醉乡犹在;由亭到堂,身影不孤。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猜你喜欢

醉翁亭醉翁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一品红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醉翁操
雨中落樱
醉翁亭和丰乐亭
两年三名亭,千古一醉翁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2007年辽宁沈阳市中考试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