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人为何热衷考公务员

2019-09-10郎朗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务员毕业岗位

郎朗

自2009年算起,“国考”已经连续11年报名在百万人以上。公考热,不是个新话题,却每年都会引来社会讨论。“铁饭碗”“体制内”“想当官”……舆论对于公考热的解读似乎难逃这些刻板印象。

然而,聚焦到个体,那些走上公考之路的年轻人,他们或是为了让自己的毕业求职多一次机会,或是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有了新的规划或者企盼,总之,他们希望在一场平等的竞争中,为自己奋力一搏。

今年4月,张珂然第四次参加公务员省考招录,然而她再次败北,距离录取分数线只差0.5分。

她心灰意冷,在床上躺了7天,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又没有考上。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张珂然仿佛从人间蒸发了。她的崩溃可以理解,毕竟从2015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全部生活都围绕着公考进行,成为公务员甚至成了她的梦想。作为独生女,她不想离家太远,公务员的“稳定”和“有保障”,最能给予她安全感。

26岁了,单身的张珂然也为以后结婚成家做打算,在家乡一个有编制的公职身份,甚至还是谈婚论嫁时重要的筹码。“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公务员的收入可以保障我的基本生活。”她说。

4年的公考征途,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从大四做出公考的决定开始,爷爷就是张珂然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公务员有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在老家人眼里,公职人员是吃“皇粮”的,旱涝保收。

公平,是张珂然选择公务员之路的又一重要理由。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张珂然深深觉得,就业压力太大了,而公务员队伍越来越规范,选拔方式也较为公平,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准备第四次考试,家里花了3万多元送她参加了53天的封闭式培训班。妈妈说:“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还考不上的话就别再考了!”带着压力,从每天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张珂然不敢有一丝松懈。

经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高度紧张的备考复习之后,依然没有换来理想的结果,她接受不了。但她还是不甘心,计划参加第五次公务员考试。

考了这么多次,张珂然的梦想依然是有朝一日能够‘上岸”,这是公考考生中的一句行话,指代考试成功。

梁益辉和韩笑都是“上了岸的人”。

三年前,大学临近毕业,梁益辉想留在深圳,而在这么大的城市里立足,获得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可以帮自己打下比较稳定的基础。

大三下学期,梁益辉开始了毕业季的忙碌。实习、校园招聘会、毕业设计、笔试面试……试做了模拟题后,梁益辉觉得公务员考试是有可能拿下的,于是开始集中复习。零碎的复习加上3个月的突击,梁益辉从2017年上百万国考大军中突破重围,“上岸”了在此之前,他也拿到了企业的offer。“给自己留一点退路,考不上就干别的呗。”他说。

和梁益辉相比,韩笑当年的毕业季有些迷茫。考研失败的他并没有职业规划,只是觉得怎么样都该有份工作,稀里糊涂跟着大家投简历,毕业5年换了5份工作,最終才确定公考。“之前的工作都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感受不到生存的价值。”韩笑说,不甘心就这么混下去。辗转近10座城市,经历了22场考试,甚至连公路收费员都考过,最终,他在河北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成功“上岸”。

千辛万苦终于“上岸”,那“上岸”之后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正如他们为了稳定选择公务员一样,“稳定”这一特点也让他们受到外界的质疑。网友对于公职的评价多是“铁饭碗”“一眼望得到头”“体制内的舒适”……然而,作为过来人,已经工作2年的梁益辉感受到了工作带来的挑战。

“沟通协调、统筹规划、部署执行、总结提升,只要勤做事善思考,都能让人成长。”梁益辉说,公务员只是一个职业身份,从岗位、职级角度而言,不同的高度做不同的事,充满了变化和丰富性。

对他来说,在其位,谋其政,既然选择了做公务员,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岗位责任,即使当初去了其他岗位,他也是这样的态度。“我没有想象过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但是公务员的这种状态,是我能够接受的。”梁益辉说。

韩笑一度也是看不上体制内的工作的,潜在的办公室“生存法则”和重复的工作内容让他觉得,这是没有志向的人才会选择的工作。然而在社会上摔打之后,他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观念。“考上公务员或许看不到上限,但是能保证你的下限,”韩笑说,“去企业,生活的下限是保证不了的,想过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都难。”

“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是对那些一辈子不求上进的人而言的。”张珂然也颇为反感外界关于‘公考就是图舒适的看法”,她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是生活态度的问题,而不是职业的问题。“如果只把工作当工作的话,那任何工作都是一眼望到头的,做销售,一辈子都是销售;做老师,一辈子都是老师,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一眼望到头的呢?”

张珂然显然还有更高的追求,这份理想中的工作能给她带来自我认同感。她不觉得公务员的工作特别简单,而是像小齿轮一样,在重复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1994年,原人事部正式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并组织了首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招考。有媒体曾统计,当年的国考提供了30余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名额,最终4400人正式报考,相当于9个人争考一个职位。

真正的公考热发生在最近十几年,从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一直到2019年国考招录,国考报名人数连续11年都在百万以上。而动辄“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竞争比率,更是让公考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在众多就业选择中,很多人还是选择公务员作为职业,毕竟这是比较稳定的,待遇有保障的行业。”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来看,公务员职业的优势,一方面是职业体面受人尊重,另—方面是职业保障和职业预期较为稳定。

“不能否认,每年的公考大军中,很多大学生是盲目从众决定备考,在就业竞争面前,他们将公考作为毕业出路之一。”公考辅导专家丁亚表示,面对毕业时的迷茫,公务员系统内有比较完善的成长体系和职业通道,这也是吸引年轻人报考公考的因素之一。

丁亚表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国家需要充实更多的人才到公务员队伍中,公考对于人才的选拔也更趋专业性和高素质,大学生群体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来源,要吸引他们到各个部门去建功立业。

从近年来公考本身的要求来看,招录政策向基层倾斜,报名门槛逐步提高,职位要求越发明晰,国家对公务员的选拔越来越精细和严格。

“就公考本身来说,考生需要理性选择、认真备考,应该分岗位有效备考,分岗位的意思是考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专业来选择适合的岗位,有的放矢,最大程度上做到人岗匹配。”丁亚表示,每年公考报名都有考生扎堆报名的职位,一些职位的竞争比过高,其实公务员考试只是公职考试中的一种,还有事业单位、选调生考试,一些屡败屡战的考生,可以放下对某一个岗位的执念,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匹配的单位。

汪玉凯表示,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政策更多在向基层倾斜,“这其实也是给报考公务员的人发出一个重要的信号,不要好高骛远,要务实。最开始最好去基层踏踏实实接受锻炼。”

猜你喜欢

公务员毕业岗位
毕业季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