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立体”德育模式实现全面育德

2019-09-10孙淑英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孙淑英

【摘要】教育是一项需要各界合作的事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只有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要素的关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德育新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四维立体”的德育模式让德育教育成为学校常态化的教育实践,旨在实践中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全面推进德育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的共同教育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關键词】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学校课程;校外生态

“四维立体”架构即德育成长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学校课程培育、校外生态体验。

一、德育成长教育

德育成长教育需结合学校的“五四三二一”活动进行。“五”是记住并主动使用五句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人与人之间难免出现摩擦,一句“对不起”就能使怒气烟消云散。“四”是文明礼仪训练做到“四线”管理:进入校园一条线;楼内行走一条线;课堂坐立一条线;书本摆放一条线。“三”是校园文明行为形成“三入”习惯:入楼轻慢靠右行;入室即静互提醒;入座即学成习性。“二”是践行人际交往的“两个规范”:校内见到教师、客人停步、敬礼、打招呼;校外见到熟人微笑、问好、再沟通。“一”是展现出阳光自律的仪态,见到垃圾弯腰拾起,把它放入垃圾桶。

此外,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书写比赛”让学生端正写字,堂正做人;“每天读书一小时”“图书漂流”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大课间活动”让学生热爱运动、强身健体;“我是礼仪小标兵”让学生懂文明、讲礼貌;“班级日志”让学生做事有计划,言必信、行必果。

二、校园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熏陶主要通过主题式综合课程课题研究进行:开展校训阐释,将德育目标融入校训;开设多样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研究,展示有意义的生命体验;通过名人长廊、班级文化、荣誉展室等营造生态型德育环境,丰富德育课的内容、形式,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我校将一、二年级的游行活动穿插其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实现爱校园、爱家乡的德育目标。

一年级活动内容:游校园,爱校园。学生走进校园,观赏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山水景观,初步培养亲历、体验、感悟、探究的能力,拓宽视野,积累广博的知识。学生在游览校园的各项活动中,熟悉校园、爱护校园,同时发现在集体游校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而思考,激发了热爱校园的情感,增强了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年级活动内容:知校史,懂文化。教师在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德育展室,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范仲淹的故事和精神、学校的文化底蕴以及外显承载,激发学生内心成才、成功的渴望,使学生用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铸就学校新的辉煌。参观学校法制教室,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让小学生从自己做起,学法用法,遵守法律。

三、学校课程培育

学校课程培育结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相关内容而设计,对三级课程中的重叠部分进行筛选和整理,带领学生进行更完善的主题式体验,形成主体单元活动。例如,三年级的活动是“范公故里学范公”;四年级的活动为“我爱我的家乡”等。另外,我校在前期主题式课程改革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原有的校本课程为文雅主题课程,分别为《文正少年道德修养系列》《文以养德——文正少年阅读提升系列》《字如其人——文正少年写字提升系列》。

各级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校外生态体验

校外生态体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研学旅行开展活动,该活动以三至六年级学生为主。

三年级学生活动内容:走范公路,立范公志。

活动内容一:游范公祠。学生游览范公祠,更深刻地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境和范仲淹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及将名利置之度外,参加政事,报效祖国,成就一代名相的故事。范仲淹已离我们远去,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影响着后世,影响着邹平。

活动内容二:走范公路。家委会自主组织活动,主要内容为游醴泉寺、参观邹平市展览馆、长丰农场等,教育学生作为范公学子必将立志忧乐天下、担当未来。

四年级学生活动内容:知法守法,享受自然。

活动内容一:参观法治基地(长山法庭、派出所)。学生体验法庭审判的整个流程,身着法袍、手敲法槌,体验法官和法律的神圣和威严。这能够教育学生从小知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活动内容二:观八方生态园,接受自然熏陶。邹平县长山八方生态园是紧紧围绕现代、生态、绿色农业进行投资和建设,以保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为首要目标而建立的占地3000亩的生态家庭农场,能够实现环保整治和绿色种植。学生参观八方生态园,认识到什么是智慧的教育,接受大自然的熏陶,让生态园中的自然、人文之美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五年级学生活动内容: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活动内容一:走进革命基地,感受红色情怀。长山中学坐落在崇文尚教的范公故里——邹平县长山镇,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享誉全国的历史名校。在革命斗争中,该校80多名师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和部队的高级将领。作为烽火之源、齐鲁之光的长山中学也被誉为“红色的土地,将军的摇篮”。学生走进历史悠久的长山中学,了解黑铁山起义时的抗日英雄,铭记并传承他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活动内容二: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我校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努力奋进的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的发展、祖国的强大增砖添瓦。

六年级学生活动内容: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活动内容一:游览环保基地(孝妇河湿地公园)。我校带领学生游览长山孝妇河湿地公园,让学生见证家乡孝妇河的治理成果,感受优美的环境带给人们的健康、舒畅和幸福,感受新时代的富强与和谐,同时组织学生捡拾公园里的垃圾,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做环保小卫士的承诺。

活动内容二:我为环保做贡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小手拉大手”,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为创城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位学生的成长都应受到关注,学校应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学校充分研究家校合作模式有利于家长育人观念的转变,并让家长在教育子女的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让家长正确对待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家校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魏连昌.浅谈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12(05):10-1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