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德为先

2019-09-10孙增丽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孙增丽

【摘要】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学校德育作为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机制,对于其品德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社会稳定来说还是从培养优质人才来讲,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刻不容缓。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班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践行者,相信每位班主任都是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学生的热爱而选择这份职业的,那么就让我们不忘初心,运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策略,对班级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进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学生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既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又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一定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特点,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抓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学生如果在小学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将受益终身。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养成注重个人卫生及公共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个人的卫生习惯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形象,也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如果不注重个人卫生,那么就无法给其他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比较容易感染疾病。因此,班主任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明白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恶劣后果,从而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规范卫生习惯和行为。同时,班主任可以结合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服等。

其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基本的礼貌是学生个人素养的直观体现,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论阐述和情境表演的方式,深刻体会讲文明的重要性。在理论阐述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讲文明、懂礼貌的诗歌,也可以让其收集因为不讲礼貌而造成的恶劣后果。在情境表演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情境展开表演活动。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小标兵的竞选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践良好的礼仪行为。

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阶段,学生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果学生的简单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纠正,他们就有可能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班主任要多措并举,促使學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首先,班主任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很多时候,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会发展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学生不懂得自我调节,不懂得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教师。如果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展开科学的自我调节,那么学生就能战胜自我、突破自我。多媒体课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知识信息,而且多媒体课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班主任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系统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健康的概念、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何缓解考试焦虑、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如何与其他学生展开交往互动等。

其次,班主任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班主任与学生的日常接触最多,因此发现学生不良心理的概率也比较大。如果班级中的某一个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班主任可以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必要时可以求助于心理专家。

三、组织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活动既能够促使学生将良好的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又能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还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不同的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六一文艺会演,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可以唱歌、跳舞、演奏乐器,也可以进行诗朗诵,还可以进行情境表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六一文艺会演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再如,每年的劳动节和国庆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学生可以摘抄相应的文本内容,也可以自己写作相关的文本内容,从而加强对劳动、爱国的认识,并培养演讲能力。又如,在每年的父亲节和母亲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爱,学会奉献。

其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不同的学校会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而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积极参加,才能有所收获。

最后,班主任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如果班级中的某一个学生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那么班主任就要引导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充分发挥优秀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如果班级中的某一个学生违反了班规校规,那么班主任就要告诉其他学生引以为戒。

四、用爱与尊重,转化班级中的问题学生

几乎每个班级中都有若干个问题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严重影响着班风班貌。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那么就有可能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班主任要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要结合问题学生的具体成因运用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总而言之,小学是塑造学生个人品德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领者,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并通过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及转化问题学生等策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进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邓秀萍.论德育教育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7):85+87.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