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9-09-10李珊珊

天津教育·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李珊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让他们能主动探索数学知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思维导图等创新教学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任务;思维导图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在改革过程中抓住了创新教学的思想,从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学习方式入手开展教学,通过积极思考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内容选择创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打造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学。

一、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创新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能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中得到收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声音、图形、不断变化的颜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通过与多媒体的互动进行深入学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情境中,教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借助图片、图形等简单化,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快乐学习,高效完成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過图片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利用多媒体引导他们进行计算,使他们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二、设计学习任务,增强学习驱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内驱力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利用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探究主动性,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在利用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数学水平,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自主探索,并结合相互讨论进行思维拓展。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同探究方法和不同思考方式能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在掌握数学教材内容的同时进行拓展学习,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他们设置难度中等的学习任务,并在他们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让他们能通过积极思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对于数学学习水平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设计一些基础知识学习任务,让他们在课堂上依靠自己的努力收获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自信心,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不断获得提高。

三、结合思维导图教学,发展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较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很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在探究新知识时,学生不能有效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画思维导图的方法,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使他们建立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借助思维导图引导深入学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绘制成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让学生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数学发散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用图形的方式表示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学画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复习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待知识进行了再次记忆,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可以提高他们提升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效率,使他们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分数”后,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分数相关的知识点绘制成思维导图,以分数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等知识作为分支进行绘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建立了以分数为中心词,向四周发散的知识体系,使他们对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设计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取生活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结合创新思维进行深入思考,从多个角度探究解决思路,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一天是24小时,能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转换。然后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设计问题:小明每天晚上9时30分睡觉,到次日6时30分起床,一共睡了多长时间?通过分析问题,学生从中提取了睡觉和起床的两个时间点,然后把它们转换成24时记时法,通过计算得出答案。结合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的作用,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生活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在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动力,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设计练习环节,提高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所学的知识点设计练习题,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分析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使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一)加强计算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他们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加强计算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算比赛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他们在精力集中的状态下完成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保证计算的正确率,使他们的计算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是一种粗略近似的计算过程,估算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数学计算时的效率和正确率。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他们学会估算,掌握估算的方法,有效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时的细节,通过有效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1)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计算过程中,认真书写可以避免抄错题、写错数,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2)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在读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3)养成验算的好习惯。计算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验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创新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大胆、创新地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各个环节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综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学习、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凤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体现及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