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

2019-09-10王彦胜

天津教育·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行,文学名著逐渐被重视,开展引导式名著导读的活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引导式名著教学的探究,希望能够让引导式名著阅读的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真正开展起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式 ;名著阅读

一、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一)名著阅读课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知识储备量

引导式名著阅读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知识的储备量。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占据了日常的大量时间,即使到了节假日,家长也会帮孩子安排好课外学习班,针对薄弱的知识进行补习,使学生阅读的时间压缩,生活很是单调乏味。这时如果学校有相应的名著阅读课,那么通过与经典的名著对话,学生可以体验到许多日常无法经历的事情,学习了解新鲜的事物,通过名著阅读可以让自己学习新的知识,体验体验相关的情感,使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逐渐增加。

(二)名著阅读可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格魅力

通过引导式名著阅读课的开展,使学生大量接触名家名篇,与名家名篇“面对面交流”,可以学习名家的习作方法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心声传达给更多的人。名著阅读课也是提升个人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名著里面有许多人物有着优秀的品格,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被人物的某些品质吸引,深深折服,久而久之,自己身上也会具备那些优秀的品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作家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中学时拜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立志要向书中的某些人物学习,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名著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通过教学观察,我发现教师在讲授阅读时,单纯讲解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只是被动接受,当作一项阅读任务来完成。我们知道一旦阅读被强制,那么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反而变成一种痛苦。然而引导式的名著阅读会激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有了主动性,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阅读当中,对名著中的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会对名著里书写的某些情节进行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现状

(一)教师队伍对名著导读的的重视不够

虽然引导式名著阅读教学被国家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名著的知识属于课外知识,纯属浪费时间,并且其在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太低,认为自身教学的任务还是应该放在基础应试内容的讲解上,对于名著阅读的教学任务的只是抱着着敷衍态度去完成。

1.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不够,对名著文本的分析不透彻。很多教师虽然应试教育技能的讲解很好,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学素养一定就好,有的教师自身的名著阅读量就不多,甚至对名著掌握的一知半解要讲的名著内容,有的教师课件的内容甚至不是自己写的,直接套用网上的课件进行讲解,有时候把经典的名著当阅读题进行讲解,这样就无法将名著的美感和魅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领悟不到名著的意义,就会认为名著阅读是一种负担,内心更加抵触。

2.名著阅读教学的形式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中学语文课堂名著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一般都是以书写板书或者用幻灯片的形式将名著的知识进行呈现。这种形式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被广泛应用,不能刺激学生,学生会产生疲劳感,就无法主动地去了解名著,会使名著阅读教学不理想。

(二)家长对名著阅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良好教育一定在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的学校没有把引导式名著教学的方式传达给家长,很多家长对于引导式名著教学的方式并不理解,对名著教学的意义理解不够,认为名著占的分值不大,不应该花费过多的时间来学习名著,这样就本末倒置了。比如我就遇到了一个类似的事情,为了让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时,对本班初三35名学开展了朗诵和表演的活动,让学习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并且对该班家长和学生制作了调查问卷和交流,便于对该活动进行反馈。通过统计发现,95%的学生认为这种活动形式很好,希望以后经常采取这种形式,5%的学生认为太麻烦,耽误初三的复习,希望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名著阅读比较好。但是家长的反馈与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有85%的家长认为不应该对初三学生进行类似活动,认为活动太影响初三复习,只有15%的家长是赞同这种形式的,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提高文学素养。由此可以看出家长读育引导式名著阅读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远远不如学生,在对初中生进行引导式阅读教学时,有时候也会受到家长的质疑。

三、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策略

(一)注重教师队伍对引导式名著阅读教学的意识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待名著阅读教学内容的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是否能够进行引导式名著阅读。所以一定要引起教师对于名著阅读的重视。比如可以举行教学技能大赛,赛课的内容是引导式名著阅读这个方面,赛课的重点放在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引导上,而不是传统的讲授,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引起教师的重视,也能够推进引导式经典阅读的发展,将有亮点的经典阅读教学课件分享给更多的教师,使教师们致力于引导式经典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二)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名著阅读教学

微课是新时期教育的产物,期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鞏固和补充作用,那么语文课堂在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众所周知,初中生面临很大的中考压力,学业负担很重,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应试内容占据了,语文课堂教师还要用来讲授基础知识和课内文本的分析,即使想采用引导式的名著阅读的教学,也很难挤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时间太短又很难让学生深入了解,无法深刻领悟到名著的魅力,那么微课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教师可以对于名著阅读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情节提前录制好课程,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初中课堂名著阅读教学单一的情形,教师可以开展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让学生之间一起分享阅读名著的收获,并且将学生学到的成果加以不同形式的展示,教师也要对活动中积极性大或者进步大的学生进行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受到引导式名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引导式名著阅读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时,教师除了用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外,还可以针对这些经典的诗文举行朗诵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诗文对自己的熏陶中。对于经典的名家名篇,还可以以表演剧的形式进行。比如曹禺先生的名著《雷雨》,就可以用话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有的学生一开始表演时会觉得不自在,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多加关注,循序渐进。

(四)树立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意识

很多家长对于引导式名著阅读的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名著会对孩子今后的影响,甚至仅仅认为只要多读书,那么语文的基础知识就掌握得很扎实,认为只要多读书,习作水平就会提高,没有从长远的角度看到学生接触名著的作用。由于对引导式名著阅读的教学寄托了很大的希望,认为只要上了名著阅读课,那么语文成绩就会迅速提升,抱着这样的态度,一旦孩子的成绩没有迅速提升,那么就会觉得这这种课没有意义,教师在引导时采用的活动也不太愿意配合了,使引导式名著教学受到阻碍,因此学校一定要及时树立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意识,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给家长进行讲解,让家长明白接触名著的意义,双方配合有利于推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吴菁.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引导[J].都市家教,2016(3).

作者简介:王彦胜, 1981年9月,男,汉族,甘肃张家川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影视、学生与名著的桥梁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