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德育观下的德育课程统整

2019-09-10陈小莹

天津教育·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区活动统整

陈小莹

【摘  要】品德教育要树立“大德育观”,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德育资源,社会、学校、家庭都应充分利用起来。而作为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部门——德育处,必须广泛利用有利条件,整体设计、统筹规划,以大德育观为背景,开展德育课程资源统整,以此整体推进德育。

【关键词】统整:家校合作活动;社区活动

课标指出,品德教育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品德教育活动性的特点要求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呈现的主要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或其他实践活动,从而使儿童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德性。目前品德教学因多数学校安排的授课教师都是兼职教师,有的虽身兼班主任,但更多将精力放在了语数英等主要学科教学上,品德课程教学时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的情况时有发生,更谈不上精心设计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而品德学科活动性的特点,则需要设计更多丰富的活动,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原有教材和课堂教学,则往往事倍功半,须知教材仅仅是辅助,它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重要案例,但更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教材,并突破教材整合更多现有资源,创设更多体验活动,为学生的德性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与契机。针对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学校德育管理部门应广泛利用有利条件,整体设计、统筹规划,以大德育观为背景,开展德育课程资源统整,以此整体推进德育。所谓“大德育观”即“时时处处皆德育”,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德育资源,社会、学校、家庭均可充分利用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品德学科相应的德育活动内容就宽泛多了。

一、 品德课程与学校主题德育活动的统整

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德育活动,若将主题德育活动与品德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使课堂教学延申至课外,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将课内课外融于一体,必能进一步提高德育有效性。当然,活动设计必须站在一定高度进行,这也对德育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品德课程标准与所有年级的品德教材、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有《试种一粒籽》一课,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种植种子萌芽的过程中,去感受发现生命的神奇和不可思议,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愿望。通常,教师会布置学生尝试种植,但后续的种植情况可能就因不同教师的精力以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与责任心而呈现出情况不一了。而此教学内容如果可以与学校主题德育活动结合,在德育部门主导下,必会呈现出更为有效持久的教育效果。

如我校的校花为“太阳花”,结合本课,设计了全校性的主题德育活动——“小小太阳花”系列活动,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有了更多提升,赋予了更深内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为了解校花历史、含义与种植知识;中期为种植阶段,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做好日常养护与观察记录;后期为全校展示活动。首先,学校请来校长,由学生代表进行采访直播活动,让所有学生了解选定校花的历史过程,明白校花代表的精神含義,懂得学校对学生成长寄予的厚望,在此基础上种植校花的意义就不同寻常了。在培育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种植的科学知识,并在过程中持续观察做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观察能力。最后结合校花种植,开展校花实物展和校花主题板报展评,内容涉及种植过程中图文并茂的记录,学生撰写的校花诗歌、童谣等。根据种植活动表现,结合日常行为评比活动,开展“校花精神我学习”等的每月之星评比,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这样持续开展的综合性德育活动,真正有效地推动了品德教育实效性落实。

二、 品德课程与学校德育基地活动的统整

课标指出,品德教学提倡开放组织活动,打破封闭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社会等学习。作为学校德育部门可联系落实更多的德育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有《小水滴的诉说》一课,通过“小水滴”的歌唱与遭遇不幸后的诉说,激发学生爱惜水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珍惜水、节约水。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他们大都只知道平时用的水是水龙头一开就有自来水,不明白地球上水资源的有限和宝贵。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使学生初步明白水的重要性、珍贵性,以及如何在生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但是,我们都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适时开展德育基地——水厂参观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提高。我校以清源水务有限公司为德育基地,每年在世界水日开展“一滴水的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学生亲眼目睹了平时来得容易的自来水要经过那多道工序,那么多的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得到。而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也知道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切身体会到水的宝贵。这样的德育活动与品德课堂教学互为补充,课内所得课外验证,大大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

三、 品德课程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统整

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加强可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和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有感恩教育主题,使学生体会到长辈养育自己的辛苦,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贴关心家人。在课堂有限的教育时间里,是无法深化落实到行为的。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就为深化落实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班主任通过期初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感恩教育主题,每月有内容,每周有反馈,如有班级就开展了“今天我当家”之去菜场买菜活动,“我是家庭小‘煮’人”之为家人做一道菜肴等系列家务体验活动,还充分利用了家长群的实时反馈功能,将学生在家中的孝亲敬长照片分享,激励了学生,也掀起了互相学习的活动高潮。

四、 品德课程与家校合作活动的统整

品德教育绝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它必须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热点,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与合作在德育领域尤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品德课前与课后作业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需要家长的有力支持,课堂中进行的教育内容,课后落实情况也有赖于家长有效关注并及时反馈。所以在品德教师这里做好家校联系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家长一起参与到学校德育中,品德教育的成效才能及时落实,学生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德性。另一方面,学校德育部门更应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进行德育。如学校开展家长义工团活动,组织家长进行上学、放学时交通护学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鲜活德育教材,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些都是生活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再如,家长各行各业涉及众多领域,学校开设“太阳语”父母讲堂,定期邀请自愿为学生授课的家长给学生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人工智能、理财知识、园林建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视野,为德育课程拓展了空间。

五、 品德课程与社区活动的统整

品德课程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各地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社区资源是不容忽视的德育途径,现在的社区活动多姿多彩,对未成年人关注度很高。我校所在的社区就组织了“湖西小当家”团队活动,如走访劳模、慰问孤寡老人、迎新活动、志愿服务等,吸引了我校大批学生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当中。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对学校品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综上所述,在大德育观背景下,品德教育的有力组织者——学校德育部门要在品德教育中起到整体筹划、主体推进的作用,充分挖掘课内课外的德育课程资源,有效整合才能保证德育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1).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社区活动统整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人”是“统整项目课程”的核心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当代社会化语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
穿针引线,在社区活动中传承民俗文化
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的社区活动方式
统整项目课程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