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学校精神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19-09-10金兆强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引领育人

金兆强

【摘要】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从校园精神的提炼、人本思想的渗透、领导队伍的培养、管理制度的构建等方面展开。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学校内涵的发展属于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校精神;内涵发展;引领;育人

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本,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方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更是肩负起了助力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学校文化建设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校精神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核心,是灵魂,是力量。

一、学校精神的内涵

学校精神,即校园精神,是文化发展成果的最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学校相关人员都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学校传统。它是学校全体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显;它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宝贵的文化。学校精神可分为三类:观念型文化、智能型文化、素质型文化。

二、打造学校精神的必要性

学校精神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在整个学校的可持續发展中,学校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导向育人,和谐趋同。阳光向上的学校精神能够引领学校不断健康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好的精神文化可以为学校制订崇高的目标,使学校形成发展的共同愿景,使学校在团队建设时形成共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力量。其号召力、凝聚力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恶劣或懒散的学校精神,会使整个学校产生惰性,无论是对于学校本身还是对于学校师生的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只有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学校,才具有蓬勃向上的发展潜力。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符合青少年对社会竞争的强烈的成就动机、对亲和心理的需求以及对精神补偿的渴望,这些需求和渴望使学生们相互沟通,寻求支持和理解,并在较高层次上取得默契。

第二,规则育人,重在养成。学校精神通过环境的熏陶、制度的约束等方法,让师生从耳闻目睹逐渐趋同到行为约束,学生遵规守纪,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格与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校精神,能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得到发展。例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了每位中学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一天的行为规范,为学生提供评判的标准。若不良风气渗入学校,势必会影响广大师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健康向上、有说服力的学校精神帮助学校全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选择育人,重在创新。学校精神是学校优良传统的汇聚,它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舍弃其中的糟粕,排斥和抵制不良因素对学校成员的影响,从而使社会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并不断发扬光大。同时,学校精神的优良特性还发挥着开发创造性功能。学校师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校精神熏陶下,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运用知识、丰富知识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生存。

三、打造学校精神的途径

1.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精神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自身定位,使学校精神不仅独具特色,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发展高雅、健康的文化。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是非辨别能力,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袭,建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大力倡导尊师重教、文明诚信、团结互助精神,体现学校精神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性质。

2.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学校精神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上。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可以有效地消弭各种不良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注意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需要全校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坚持,持续努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尤其是要善于利用一切校园活动开展持续性校风、学风教育活动,使校风、学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爱。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爱,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醒目的校训、优美的校歌、整洁的环境、良好的校风,使师生切身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美好,令师生切身感受到心灵安宁与振奋,从而感受到爱和生活的意义,进而形成无私奉献、和谐共处、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扬,打造特色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打造要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和动力。由于网络的普及,快餐文化盛行,使学校教育长期与传统文化相割裂,现在的学生只重视应付考试升学,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学生沉迷网络,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导致学校内涵的发展缺少传统文化的特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所以,在构建中学精神文化时,优良的传统文化必不可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发展道德品质。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用“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发扬传统的科学精神,培养全校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学校内涵符合国际发展潮流;三是从“仁爱”“和谐”“自强不息”中汲取营养,发展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校内涵。

4.提高文化素养,注重内涵发展

学校管理离不开领导自身的知识与文化底蕴。有丰富内涵的校领导集体会用很强的辐射能力,培育教职工的文化素养,从而让教职工更好地做到以文化育人。良好的学校精神如同空气,渗透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真正的文化根植于教职工生命中,根植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

学校精神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学校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学校精神的打造,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尽管在打造学校精神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学校精神,形成特色的学校内涵。

【参考文献】

徐玮.琐谈农村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07(04):22-23.

朱长安.提升校园品位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08):152-153.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引领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