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2019-09-10吴载淳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构成要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吴载淳

【摘要】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而实施具体的培养措施。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其构成要素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并对针对性的内容进行训练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数感、符号运算意识、立体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维。教师应通过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究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深入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敏感度,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升课堂趣味性,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进行专项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小学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数学课程培养的中心。

学习数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探究思考,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小学生刚进行数学学习时,教师应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教具让学生对数字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小学数学中,最明显的符号就是大于号和小于号。正所谓“熟能生巧”,在这一章节的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排序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符号的观念和运用符号的能力。通过具体的训练,学生能感受到符号的作用,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中的立体空间概念十分重要,能为学生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立体感时可以运用教具,让学生从三维角度观察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立体感,并在培养学生空间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最直观的就是对数字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以培养学生细心专注的能力和对大量数字的处理能力及敏感度。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及提高方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水平,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课堂;其次,要深入探究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置应用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字运算能力。

著名数学家柯西说过:“给我五个系数,我将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这句话完美地体现了空间感对数学的重要性。这句话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细心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原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对教学的启示是,应当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数学的用处,并且把这些道理教授于学生。数学取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悬挂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对教室温度进行记录,然后求出某些时期内的平均值,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力。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在数学学习中,模型能力对解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模型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制作手工模具,这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多方面考虑事物,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模型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符合学生自我条件,同时也要满足小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敏感特性,从而迎合小学生的个人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教授数学知识,要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小學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帮助小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日常事务的观察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马露露.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8.

吴松玲.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