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创新发展分析

2019-09-10陈慧雯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陈慧雯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适应幼儿生活的启蒙学习时期,对于幼儿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深入学前教育领域,并且表现出显著优势,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扩充教学资源。但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短板也影响学前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对此,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均衡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和优化互联网信息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学前教育;创新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引导,逻辑思维的发展,对社会整体感知以及自身安全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逐年递增,在信息传递收集以及学习应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态势,马晓等指出学前教育处于行业发展成长期,市场空间大,二胎政策带来学龄儿童数量维稳态势,社会教育观念更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费用较高。苏倩倩指出,目前各地互联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的信息技术仍然是短板,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待完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展开,以期有可行之处。

一、“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一)改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学前教育模式中主要是老师讲解,录音播放,教师弹唱等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幼儿处于相对被动并且陈旧的教学环境下,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甚至对学前教育产生误解,家长认为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孩子进行看护,忽视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学习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互联网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幼儿对信息的接触和加工能力。将互联网渗透到教学中,有助于幼儿互动程度提高,提升幼儿课堂参与感,逐渐发挥学前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在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大程度激发幼儿潜力,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区别于传统模式下教师的单一化口头讲解,信息技术融合于数学教学可以让幼儿获得多重感官体验,在幼儿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扩充教学资源

目前学前教育的主要教学资源是课本和简单的乐器,对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度不高,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教学的模式逐渐在学前教育阶段推广开来。我国经济发展地域上的不均衡带来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于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互联网可以充分开阔幼儿的眼界,最大程度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逐渐缩小地区间的教学资源差异。同时,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跨区域传递,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纪念意义。

(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短板

目前,大部分学前教育的教师是师范类毕业或者职业院校毕业,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很多知识与时代发展脱节,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幼儿整体趋于成熟化,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明显超前。但是,教师一方面对于幼儿心理发展掌握程度不够密切,另一方面,互联网教学渗透课堂,需要相对完备的互联网使用技术,需要掌握对多媒体和PPT、网络视频的剪辑等动态课件的应用。但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互联网教学,存在教学短板。

二、学前教育创新发展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均衡教育资源

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创新,首先要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与共享。一方面,对于偏于地区的学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国家要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保证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安装和使用。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专门的幼儿教育资源网站,对于优秀的教学作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网络上进行共享,更大限度普惠学前教学的幼儿,使幼儿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得到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在推动学前教育的创新过程中,推动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校要配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的同时,兼顾对于学前教育教师的多媒体及计算机使用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注重对于学前教育教师开展专业的综合性的系统培训。对于上课所需技能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幼儿学习心理需求,不断完善和夯实基础,提高教师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明确信息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和主要趋势,端正态度,将教学与互联网相互渗透。

(三)优化互联网信息管理方式

互联网时代难免会出现信息泛滥。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带来便利的同時,学前教育对于信息的筛选和传播变得尤为重要。在学前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于信息的排查和筛选力度,从专业安全的信息网站选取教学资料。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暴力和不健康的价值观教师应该立即剔除,审慎传播教学理念。学校要加强于教学内容和课件的审查,将信息安全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成长。

(四)实现互联网下的教学

传统模式下黑板粉笔式教学多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幼儿,教师主导,幼儿被动接受,对于知识的掌握大多死记硬背,不但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还容易导致幼儿反感。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中,提升幼儿的主动性,借助互联网技术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场景,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实际。由于幼儿更倾向于动态化的效果,教学融入信息可以满足幼儿们的需求,教学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得形象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要注意把握好程度,实现幼儿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提升。

三、结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学前教学,教师要注重发挥互联网模式下教学的优势,结合幼儿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实现教学的创新发展。

(责编  张 欣)

参考文献:

[1]马晓,孙瑞靖,杨双琪,宋小明.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8).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