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小学低段学生作业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019-09-10庄慧敏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家庭教育

庄慧敏

摘要:小学低段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完成课后作业时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对学生现阶段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课进度带来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小学低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敏感期,需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才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家庭教育对小学低段学生作业习惯养成的影响,进而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低段;作业习惯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家庭是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乃至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在授课期间我发现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且此类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严谨,扰乱课堂是常事。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发现学生的表现与家庭教育有着重要联系。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家长在家并不能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且家长也没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往往在做作业时有家长的监督与批改,且此类家长以身作则用书本代替娱乐设施,给孩子带来榜样作用。研究意义:小学低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且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重在育人,即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而言,教育的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教师的责任也并非局限于课堂之中,唯有帮助学生同时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才能保证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家庭教育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作业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二、家庭教育对作业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一)家庭学校相结合,学习习惯得以规范

作业是由学校布置,学生回家完成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在校需要教师对其管教,回到家需要家长对其指导才能将作业完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可得,下班后愿意拿出时间陪孩子完成功课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作业完成情况都很好,且对学习的耐心与持久力都要更强。而到家对孩子学习不关心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且学习中小动作不断。而当家长开始注重家庭教育以后,学生发生了很明显的转变,不再拖欠作业,学习态度更加认真。现阶段教育者均倡导家庭与学校的同步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以及教师的工作,保障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掌握每名学生的家庭状况,积极主动与孩子父母沟通,進而改善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其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

(二)优质的家庭教育,营造浓烈学习氛围

父母回家后对空闲时间的安排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看电视玩手机等其他娱乐设施,二是看书看杂志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事情。后者教育出的孩子往往比前者更加安静沉稳,对待学习也有足够的耐心与兴趣。父母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产生指引,父母当孩子的榜样这便是对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比父母监督学习更为全面深入的家庭教育,且此类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由孩子主动养成,并非家长的强制教育,孩子在此环境中成长,其优良品德与良好的习惯甚至可伴随终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会错题思考与总结等多种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这就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作业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家庭教育存有的问题

家长观念落后,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家庭持有这样的观念:“教师应当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而作为家长,只需要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实则不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比其他外界来得更加深刻,也更能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家长应当转变观念,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而是每名家长都应当主动承担起来的责任。家长与教师联系不紧密。许多教师在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采取的做法是一味地责怪学生,却没有考虑到其背后原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错误,更是家长与教师的失责。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构建沟通桥梁,将孩子的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与家长汇报,让家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进而加强家庭教育。只有家长与教师达成一心,共同配合,才能将教育的意义贯彻更全面。

四、相关教育策略指导

首先,良好的亲子关系会给家庭教育带去很多好处,良好的亲子关系允许孩子形成自我意识,利于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改善。就作业习惯而言,良好亲子关系中的孩子有独立完成作业的空间和时间,家长不会干涉作业过程,孩子能够获得独立作业的成就感,也间接地促进了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这启发我们家长要把作业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并告诉孩子,作业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其他人的事情。其次,家长需要对孩子的学业表现出适当的期待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作业目标,目标不宜太高,孩子长时间难以达到目标后容易丧失信心,所谓“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比如在字词练习作业中,可以和孩子商量,写一行字花费2分钟,一课最多可用15分钟。经过一周或两周的训练后,把作业单位扩大。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在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后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赞扬,鼓励最好采用非物质的奖励或与学习相关的奖励。当然,在孩子完不成既定任务时,需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并且家长应该严厉执行,这样孩子会形成规则意识,并更好地养成作业习惯。甚至,家长应该做好榜样,尤其不能在孩子学习、作业的时候进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如果家长能够更多进行阅读行为,那么孩子的学习习惯会更好。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学生作业习惯养成是三方面的共同责任:一是学生本身,即使年纪尚小,也应当为自己的学习付出努力;二是授课教师,教师应当对学生严格要求,适当且合理地布置作业,要与家长积极沟通相互配合,让学生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学生家长,作为一名家长,教育是首要责任,而并非教师,如果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托付给教师,那么结果一定不尽如人意。教师应当深刻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与家长进行及时且紧密的沟通,让学生能自主完成作业,具备优秀的学习习惯。

(责编  张 欣)

参考文献:

[1]王卫.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沟通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家庭教育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