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网络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2019-09-10薄锡勇夏春廷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研组研修校本

薄锡勇 夏春廷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校以“践行绿色教育,成就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以“绿色课堂”的构建为基本内容,依托网络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绿色课堂”是我校践行“绿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课堂”就是建设以人为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课堂,就是建设规范与个性并存、崇尚自由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绿色课堂,就必须加强学习研究,用充满时代特色的理念和方法与学生沟通,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因此,我校在2018年春季开学时启用了奥鹏网络校本研修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绿色课堂”实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研修方式。校本研修模式也正在向智能化发展,网络校本研修是适应这种大气候的校本研修模式,在此我们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研修管理网络化

为确保网络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我们做到全员参与,管理精细,层层落实,构建了两个网络:一是研修管理网络:分工明确,目标到人,管理到位;校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决定着工作开展的力度与质量。因此,无论是书记、工会主席还是普通教师,无论是年长教师还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网络校本研修活动中来。学校共分19个教研组,参加网络校本研修的领导和教师190人。在一个学期的网络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共完成了24个学分的研修任务,发起研修活动109个,讨论交流6117条,研修成果2605个,合格率达到100%。二是技术指导网络:以信息技术教师、研修骨干为成员,包组精细指导,重点解决操作过程中的编辑、排版、上传材料等问题,使研修活动有序开展。

(二)研修内容系列化

我们围绕“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绿色课堂”的实施为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层层深入。对于研修内容,我们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的实施策略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六个要点”:围绕一个中心,即研修活动总体上以“践行绿色教育,成就幸福人生”为中心。

“六个要点”:一是强力打造适合我校师生发展的绿色课堂,制定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网络校本研修计划,教师再依据学校的计划制定个人研修计划,进行绿色集体备课,体现绿色教学设计;二是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观摩,听课、评课、反思,本组教师根据听课情况上传听课笔记,写评课稿,出课教师上传教学设计,写教学反思,使“绿色课堂”可见可行;三是教研组长组织开展以“践行绿色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内容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所做的工作)有理有据,教师做到有感悟、有认识、有讨论、有驳斥、有评论、有体会等;四是开展读书活动,丰富教师文化底蕴,领略前沿教育思想,学习教育教学方法,以便科学有效地实施教育;五是发放调查问卷,学期末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教师对此种研修模式的看法,让他们写出意见和建议;六是注重活动总结,重视过程和提炼经验。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在一个主题下,由点连成线,由线成面,环环相扣,环环相连(见表1)。

(三)研修形式多样化

我们采用线下与线上混合式研修的有效形式,为教师提供“人人研、时时研、处处研”的研究条件,使研修活动形成常态。实施网络化研修活动,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借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把线下的集体教研和线上的研修有机结合起来,如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主备人先在线下进行初备,然后提交到线上,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浏览,提出合理的建议,主备人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二次设计上传。在举行的听评课活动中,本组教师先进行教学观摩,然后把自己参与听课的照片和听课记录稿照片上传到平台上,再写出评课稿上传,大家阅后互相评论,从中提高教师的评课水平,在阅读评论中学习提高。通过这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教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个公开的平台中展示自我,做到了互相学习,经验共享,真正实现了研中提高,研中发展,无形中提升了专业素养。

(四)审阅反馈常态化

审阅,是决定上传材料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审阅材料,只有做到认真严格,教师才会高度重视,才能保证研修活动的高效运行。

我校的做法是分三个层次进行审阅,首先是领导亲自审阅,严格把关。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个人研修计划》交流中,所有教师上传的材料由副校长亲自审阅,从内容到格式严格把关。其次是主任分组审阅,副校长抽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由六位主任负责审阅,每位主任审阅自己分管的组,看哪个组完成的质量高。第三是教研组长审阅,教学领导抽查。从听评课活动开始,以后的系列活动都由教研组长审阅,体现年组特点,针对性强。

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由于思想和技术的原因,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及时进行反馈,提优点,找不足。反馈分三个层级:一是全校性阶段反馈。一个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活动总体情况予以反馈,主要针对研修计划的制定、年级组活动的组织实施、上传材料的科学规范等方面。二是教研组情况反馈。学校及时召开教研组会议,表扬树立典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校要求教师在评课上要有论点,有实例,评得具体,详细,有高度。在建议上,教师要联系课程标准,要根据学段特点,提出合理的意见;在条理上要做到有理有据,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三是个人情况反馈。如果某位教师在上传材料、评论、反思等方面存在问题,领导或组长及时找到个人交换意见,使之接受并改正。

经过一个学期的网络校本研修活动,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研修活动的便捷性让教师加强了学习,研修活动的及时性让他们的疑问得以快速解决,研修活动的丰富性让他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并在认真对待中获得收益。年轻教师如鱼得水,充分展示了运用网络进行研修的便利,老教师也不甘示弱,奋起直追,按时完成每一项活动。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和教师交流的重要途径,网络研修方式也成为真正实现雙向互动、实时互动的远程研修方式。利用网络,我们可以随时请教网友,得到网友的帮助;利用网络,我们可以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教师在网络实践活动中加强专业切磋、协调合作,达到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我校从教师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的愿景,以网络校本研修为依托,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绿色课堂实效做了有益的探索,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和自主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教研组研修校本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