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什么样

2019-09-10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教育

近年来,“未来学校”开始成为教育界的热词,如瑞典的关于学习空间的变革、美国的关于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俄罗斯的关于学校与外部社会的关系等,都不约而同地扬起了“未来学校”的旗帜。同样,在我国,诸多学校也将教育改革中多样化的尝试与“未来学校”接轨。学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学校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教育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办学权交给学校,让“未来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的工厂。基于此,“未来学校”的研究应该如何定位?“未来学校”有哪些特征?“未来学校”对教师应该有什么要求?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探究。

曹培杰在《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第7期中提出,对“未来学校”的研究定位应当注意三点:

“未来学校”不是对现代学校的全盘否定

随着“未来学校”的兴起,有人把它视为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万能灵药,彻底否定今日学校的优势与价值,似乎“未来的”全是好的,“现代的”和“传统的”全是错的。实际上,“未来学校”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当下就是未来的从前,如果连传统学校和现代学校的优势与短板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建设未来的学校。我们了解学校的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的现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和现在中发现学校的未来。这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大跃进”。实际上,我们倡导的“未来学校”,里面既有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也有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基础,更大力吸取了传统教育注重系统性教学的精髓。从这种意义上讲,“未来学校”是对传统学校的“改良”,而非“革命”,“未来学校”是在今日学校基础上往前走的一小步。

“未来学校”不是纯粹的教育信息化

“未来学校”离不开信息化,但只有信息化也不是“未来学校”。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室、无纸化办公、数字化学习等得到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被视为创建“未来学校”的关键组成要素。但是,“未来学校”绝不等于学校的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性改革,“未来学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方式、课程结构、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变革,信息化是撬动这些变革的支点,但不是“未来学校”的全部,更不是“未来学校”的目的。“未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打破整齐划一的工业化教育形态,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看法值得讨论,有人认为,只有“新技术”,没有“乡土味”,也不是“未来学校”。这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却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把信息技术与自然环境或传统教育资源对立起来。实际上,在数字原住民眼中,信息技术就是花草树木,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我们既不要高估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作用,也不要低估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创新的潜能。

“未来学校”不是追求高端豪华的学校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可支配的财力物力显著提升,很多学校把“未来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软硬件设施上,引入各种高端的教育装备,修建豪华的创客空间,不断刷新学校建设的奢华程度,甚至有地方把“未来学校”当作政绩工程,不惜重金打造豪华校园,忽略了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等软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未来学校”成了披着华丽外衣的教育工厂。实际上,如果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仍然以工业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学生,即使硬件再高端、校园再气派,也不能算是“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绝不是靠高端豪华的硬件设施就能体现出来的,靠的是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水平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程度。盲目追求硬件建设,不仅是对“未来学校”的误解,更是对学校改革的亵渎。与气派的教学楼相比,学校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转型上,通过空间、课程、学习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才是“未来学校”的成败关键。

陶西平在《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2~3期中的观点认为,对“未来学校”的研究定位应注意:

对“未来学校”的研究,应该坚持工具理性跟价值理性的统一。“未来学校”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讨适应未来世界和我国发展变化的理想的学校。目前,世界上大概存在着两个失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人与人之间的失衡。失衡会带来许多挑战,比如生态的挑战、经济发展的挑战、安全的挑战、贫富分化的挑战、道德的挑战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的挑战,这一系列的挑战都可能会对人类持续生存发展产生威胁。随着挑战而来的是机遇——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发展、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兴起。

因此,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一致通过了一份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文件,即《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项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目的是到2030年,人类的持续生存发展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纲领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经济增长一定要和社会包容性、环境可持续性结合起来,不能单独考虑经济的发展;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不能够加剧社会的矛盾,特别是贫富的分化,同时也不能够破坏环境。在17个目标里,“目标四”尤为重要,就是教育目标,指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个目标非常突出了两个关键词——公平和优质。公平和优质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实际上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的基础。

在十九大期间,有人问陈部长,到2049年的时候中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陈部长对2049年的教育作了四点回答:中国的教育可能走到世界的中心,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到中国留学,汉语可能会成为国际交流中使用更多的语言,在制定教育规则的时候中国有更多的发言权。这是对2049年整个教育的设想,我们研究“未来学校”也可以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范围之内研究。

康文彦,刘辉在《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第5期的观点认为,“未来学校”具有以下特征:

组织管理的开放性

“未来学校”中学生主要是在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所选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都将更加自主。“未来学校”将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课程和课表。学校主要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在线学习,传统的课堂形式和授课模式将极少出现。

在管理形式上,由于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线学习,必要时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集体学习,这给学校管理学生带来难度,所以“未来学校”的管理形式主要是家校共育,也就是學生的管理是由学校和学生的家庭共同完成的。学校负责提供课程、教学辅导以及学生在校学习时段的管理,而大部分时间可能 学生是在家里通过网络终端进行学习,这就意味着家庭将是管理学生的主体。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部门,除了应该给家长必要的管理指导,提供管理方法、案例和建议,也应该通过网络平台和家长做好交流,避免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

课程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学生在“未来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学生选取课程的动机主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兴趣。所以“未来学校”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开设大量的课程。课程可以包括必修课,也要包含大量的选修课。同一课程也会有更多的展现形式,用于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比如基础的数学课,对同一部分知识,学校应该开发不同难度的数学课程,至少分三个水平层次:能力提升课、巩固强化课和基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开发游戏课,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能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可以选择能力提升课进行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能力拓展;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基础课甚至是游戏课进行入门层次的学习。“未来学校”课程多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在不同层次的课程之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意切换。

学校职能的辅助性

“未来学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学习资源。相比传统学校,“未来学校”更像一个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教育机构。生源不固定,学生人数不固定,学校只能靠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来吸引学生。学校作为资源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应该保证学习平台的服务更人性化和智能化。首先,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特点制定课程开发纲要,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资源的开发;其次,学校要对所开发的课程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课程的质量;最后,学校要组织教师团队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监督和辅助工作。“未来学校”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评价。“未来学校”的评价方式由鉴定性评价向诊断性评价转变。现在考试评价是选拔性的,未来考试评价是诊断性的, 会用大数据记录整个学习的过程。记录学习者在哪些方面、在哪个点上有问题,然后给学习者提供技术的支持,它更多是做诊断而不是做鉴定,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倪凯颜在《江苏教育》2017年第12期中提出,“互联网+”思维下“未来学校”的五个特征分别为:

无边界

“互联网+”可以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的智慧学习基础设施,海量的信息资源触手可及,实时协同通信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更及时的反馈,使学习趋向随时随地。未来,智慧地球上的社区、医院、商业中心、交通、各类公共场馆等都是互联互通的智能存在,学生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通过这个虚实融合的社会空间,真正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那么,学习还有必要必须在今天这样的学校统一进行吗?答案不言而喻。因此,未来社会即“未来学校”,“未来学校”无边界 。

由于学习变得随时随地,专业实施教育功能的学校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边界。但学校的教育功能会更加简单,其形式与结构、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学内容与方式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为培养人才,实施育人标准,提供必要的学习规划与指导;另一方面联通家庭、社区,开展各种必要的育人活动,为学生提供线上无法获得的教育服务。

自组织

未来,社区、网络、家庭、医院、交通、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种养殖基地等都是构成学校的互相联通的教育节点,相当于一个个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服务的课程学习中心。学生根据育人指导中心提出的目标任务,自主选则合适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到相关课程学习中心去学习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这样的学习过程,让传统的他组织方式更多地转为自组织状态。

另外,一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必须到育人指导中心进行。 因为,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学习就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这一本质不会变。许多知识技能可 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但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与交往,分享与合作,通过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获得精神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等,互联网都代替不了。因此,进入育人指导中心学习依然很重要。

个性化

有专家认为:未来,数据将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学生在“未来学校”课程学习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记录都将汇总到育人指导中心数据库。分析系统会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记录生成统计图表,即时推送给教师、学生、家长。有了大数据的支持,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服务不再基于自己的主观经验,而是基于丰富的客观数据。一方面,可以由此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使育人指导中心开设的课程更趋科学、合理,符合儿童的一般生长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结构以及认知特征,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

协同性

为了让将来的世界公民都具有很高的分布与协作能力,“未来学校”的课程将设置很多基于任务的项目或游戏。学生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去完成,必须因任务临时组织、形成一个攻关小组,通过分布与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再是仅仅通过个人的最终成绩来评定,而是会有多个方面的丰富的数据来形成综合评价,其中包含多次团队协作所获得的成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情况,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其学习过程,还能激励其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协作智慧,更好地提升融入度,形成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

融合性

首先,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既是无处不在的,又是让人难以察觉的,教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犹如水乳交融 。

其次,是课程的融合。通过项目、任务来实施的课程将不再有明确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的完全区分,而是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于各项需要完成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并应用各类相关知识,将很多抽象的概念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从而真正地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成长。

再次,是基础课程与个性课程的融合。“未来学校”的课程也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落实国家规定教育目标的课程必修,称为基础课程;尊重个性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选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称为个性课程。这两种课程就像主食与辅食,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必须而全面的营养 。

康文彦、刘辉在《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第5期中的观点认为,“未来学校”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元化的:

“未来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对传统授课教师的需求有所弱化。学校需要开发丰富的课程和资源辅助学生学习,所以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搜集。教师要根据课程整体规划,开发出不同层次的课程,课程间相互联系但自成体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开发供学生学习的选修课。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作为开发团队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教师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学生进行实时的答疑解惑,一方面教师在网络后台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实时的解答,快速地响应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对学生的辅导才能做到适时、适合和高效。教师角色的转化为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学科专业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张新民在《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第9期中提出,“未来学校”中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

一是学习新空间的营造意识与能力

“未来学校”的教师是学习空间的设计者,教师不仅需要设计教室空间,也要设计整个学校的学习空间。“未来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选择教师和课程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富有个性和选择性的学习新空间。“未来学校”的空间建设,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说了算,而是作为课程开发和实施主体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说了算。教师将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学校课程,再根据课程开设的需要设计学习空间。

二是有效整合与创生课程的意识与能力

“未来学校”的教师,应具备从生活中创生学生所需要的课程的意识与能力。“未来学校”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站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角度,有效开发与整合学校课程。“未来学校”的教师应明白学校开发课程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基的,是能够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所以他们能够不断思考:学科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学科学习能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奠定怎样的基础?他们将学科的思想、价值和精神装在心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未来学校”的教师,应具备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意识与能力。“未来学校”开发课程时,往往是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进行,甚至是全球的教师同时开发一门课程。“未来学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學生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往往不是某一学科能够提供的,这就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未来学校”里,即使是最优秀的教师也难以精通多门学科知识,需要与同事一起开发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整合课程。

三是课堂组织管理形态的优化意识与能力

“未来学校”的课堂是适宜于师生共同创生的课堂,“未来学校”更关注学生“创生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未来学校”的教师要建设适宜于课堂创生、培养学生创生性学习能力的课堂管理机制。如课堂资源多元整合机制、课堂创生互动交流机制、学习成果分享机制、学习共同体建设机制、学习平台网络延伸机制等。

“未来学校”进行的学习活动,极有可能打破班级界限。因为同样的学习活动可能在全球同步进行,学习者组建的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班级,也可能只是一个学习小组,教师的角色就是导师。导师就需要具备这样的组织能力:把具有共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探究。所以,“未来学校”的教师应具有重建班级运行机制的能力,才能适应多样化的学习组织形式。

“未来学校”的师生共同建构着“师生发展共同体”。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组织里可能这一时刻是导师,下一时刻便是学生。

四是互动地使用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未来学校”的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技术来丰富和改进教学。“未来学校”拥有同时代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师教学时更能借助技术让教学变得更加优秀。“未来学校”的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的学习方式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技术。在课堂里,技术使用自然、水到渠成。

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拥有自己指导学生学习的资源库。一方面是教师要整合基于学习需求的资源,另一方面是要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库。“未来学校”的学生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也就选择了导师的学习资源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不断建构着自己的学习资源库。

五是自我完善的意识与能力

“未来学校”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未来学校”的教师更懂得自身的使命,他们用生命激励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引领、指导学生成长。

反思能力,将成为“未来学校”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未来学校”的教师将不断地问自己:我对自己了解吗?我的缺点和优势是什么?我热爱学生吗? 我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吗?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吗?我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怎样的帮助?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从他的教学生涯中体会到的,教师只有在反思、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

“未来学校”的教师知道如何完善自我。他们更虚心地接纳别人的意见, 善于借助优秀同事的经验和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善自我。“未来学校”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改进会做得更好,教师会不断地总结优秀同事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时,会充分地运用技术,并使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必须提高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未来学校”的教师,不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激励学生去探究问题,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