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激趣策略探究

2019-09-10张凯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

张凯

【摘要】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就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老师怕教,学生怕学,让高中文言文的教与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针对这样的现状,高中文言文课堂的改变迫在眉睫。本文尝试从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传统模式、赋予“言”以“文”的灵魂、提倡学“文言”以致“全卷”用三个方面探究激趣高中文言文课堂的策略,为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  高中 文言文 激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052-01

0

高中生学语文历来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想,这“三怕”不光是学生怕学,而且老师也怕教。为什么这文言文又被师生列为“三怕”之首呢?想想做学生和当老师的经历,答案其实很简单,文言文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老师花费力气不少,学生获得收益甚微,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昏昏欲睡。如何才能让老师学生摆脱文言文教与学的困境呢?我反复深思,总结了自己的教訓,吸取了同行的经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在此与同行商榷。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老师把“串讲”应用到了极致,逐字落实,逐句翻译,逐篇总结。这样教貌似无可厚非,但这种老师向学生“单向输出”的模式无疑让课堂少了些师生以及生生间思维的碰撞。没有思维碰撞的课堂,无异于一潭死水,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让这潭死水变活呢?我想,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入,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课堂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也能让师生以及生生思维的碰撞成为文言文课堂里的常态。

学生初中三年,已经掌握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让组员间的交流成为可能。组员彼此有限的知识在交流中得到分享,更重要的是组内无法解决的难题得以“显现”。最终各小组“显现”的问题都将以黑板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全班。这些问题中有个别的,也有共性的。个别问题可以通过小组间讨论的方式解决,而共性的问题无疑是老师要解决的重点。这样做,也许开始困难,但是,只要形成阅读习惯,学生就会兴趣大增,从而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种“互动”改变了“串讲”那种独角戏的模式,让学生都自主投入到学习中,改变了他们对文言文偏颇的看法,逐步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这种“互动”模式,贵在合理安排学习篇目,所以要由短到长、由事到议、由易到难地编排文章,从认知的角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

其次,“文”“言”并重,赋予“言”以“文”的灵魂

李凤莲在《关于“文”“言”“文”的整合》中这样解释: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文教学中的“文”指文章、文学、文化等。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常态却是重“言”轻“文”,甚至是根本无视“文”。老师这种把文言文当成古代汉语教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很多学生眼里,文言文变成故纸堆里爬出来的一堆“之乎者也”,毫无生命力可言,怎一个“怕”字了得!

最终把语文课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可能详尽介绍“言”背后更多“文”的内涵,但也可以适当从不同侧面涉猎,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下领略文言文之文字、文章、文学的魅力。教文言文,不光要教之以“言”,更要教之以“文”,前者就像你教他行走,而后者就似你给他铺路,只有在一条平坦的路上,他们才能走得更接近先贤,穿越时空,与之对话。“言”只有在“文”中才有生命,“文”只有在“言”你才能传承。“文”“言”并重,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正道”。《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表明,当今的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应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文言文教学,不仅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更是满足学生担当民族文化传承使命的需要。

再次,打破“异化”理念,提倡学“文言”以致“全卷”用

近年来,虽然文言文的考察形式有所变化,但以实词、虚词、句式为得分点的赋分模式并未改变。这种模式深深地禁锢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为学文言文就是盯着实词、虚词、句式来学,活生生地把一篇文章肢解了,贴上各种各样的文言标签。很多学生很实际,在“考什么,学什么”思想的指导下,得一分算一分,这样,文言文的学习在高考模式下被“模式”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学生甚至找老师划知识点,考就学,不考就不学,学习就冲着试卷里面那19分。这种文言文学习被“功利化”的“异化”现象也把文言文的教与学逐步逼向死角。

其实,学好文言文,你得到的又何止是19分!还记得那些改编自古典文学名著的优秀作文吗?2001年的《赤兔之死》(江苏卷),不就改编自《三国演义》;2002年的《刺秦》(山东卷),不就改编自《史记—刺客列传》;2003年的《吊屈原赋》(全国卷),不就改编自《史记—屈原列传》。在近些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能在文章中引经据典不也是能够得到老师青睐的重要原因吗?2018年广东满分作文《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多处准确引用名言,从《诗经·大雅》到《三国志》,再到《少年中国说》,信手拈来,精巧凝练,尽显潇洒雅致,气度不凡。这些文章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在于他们熟读经典名著,更在于他们能够学“文言”以致“全卷”用的理念。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出《赤兔之死》、《刺秦》、《吊屈原赋》,但是有意识地引用圣人字句,有意识地援引先贤事迹,也会给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学“文言”以致“全卷”用,或许还没有完全摆脱“功利”的影子,但至少让学生从只是盯着“之乎者也”到能灵活得运用“之乎者也”。

综上所言,教授文言经典,应该要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传统模式,要赋予“言”以“文”的灵魂,要提倡学“文言”以致“全卷”用,才能使得师生走出文言文教与学两难的怪圈。

[ 参  考  文  献 ]

[1]李雪然. 高中文言文趣味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