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关系巧构建

2019-09-10钱玉芳崔娟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控制情绪换位思考达成协议

钱玉芳 崔娟

【关键词】亲子关系;沟通;尊重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6-0067-03

【作者简介】钱玉芳,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如皋,2265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随着高中生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日渐增强,他们在试图摆脱对家长依赖的同时也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渴望被接纳、被欣赏,亲子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是与父母沟通的过程,能够加深对父母的理解,也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过程。掌握一些化解矛盾冲突的技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亲子关系知多少

教师: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让我们先看日本电影《垫底辣妹》的一个片段。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教师:工藤沙耶加的学习成绩一度很糟糕。妈妈很担忧,把她送到一所私立补习班。在老师的帮助和妈妈无条件的支持下,她成功考上了应庆大学。她妈妈说:“不管周围人怎么说,哪怕全世界都成为他们的敌人,我也会成为他们的伙伴。”正是因为有了妈妈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工藤沙耶加最终成功。父母的理解支持对我们的成长影响重大,我们的父母理解我们吗?

学生1:还行,考试成绩不好时不理解。

学生2:在爱好、穿衣方面容易起冲突。

教师:请同学们给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打分,总分为10分。

教师:大多数都在6分以上。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我们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爸媽能陪我旅游,理解我的努力和压力。我也能理解他们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不易。

教师:在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听出关键词“理解”。

教师:请小组讨论引起亲子关系冲突的情形。

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

组长1:在爱好、交朋友、玩手机方面会起冲突。

组长2:在穿着、发型方面会有冲突,父母会把他们的想法强加于我们。

组长3:在学习成绩下降时,他们会认为我们不努力,有时还窥探我们的隐私。

教师:处于青春期的你们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与父母之间有些冲突很正常。亲子冲突对亲子关系不只有消极意义,它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关键是如何处理好矛盾冲突。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导入亲子关系的话题,让学生通过打分评估亲子关系状况。使用焦点解决技术,挖掘亲子关系中的好资源,使学生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信心。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亲子关系中发生冲突的情形。

二、活动开展——亲子冲突析成因

教师出示PPT:

1.放假期间小李一直玩电脑游戏,昼夜颠倒。爸妈很担心他的健康和学习,无奈只好拔网线。小李和父母爆发争吵。

2.期中考试后,小亮带着数学试卷回家给爸爸签字。爸爸很生气地说:“你跟其他同学一样天天上学,为什么其他同学能考到100分,你才考70分?你是不是上课开小差了?”小亮感觉很委屈,也很生气。

3.周六晚上,莉莉想跟同学小梅一起去看电影,但遭到妈妈的反对。妈妈觉得莉莉不应该跟成绩不好的同学一起玩,担心莉莉受到不好的影响。莉莉觉得妈妈以成绩来判定朋友的做法不好。

每个小组自由选择情景剧进行表演。

教师:请表演的同学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1(扮演小李):我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心里明白贪玩游戏影响身体和学习,但很难控制自己,惹爸妈生气了。

学生2(扮演小李爸爸):看到小李一直玩游戏,影响健康和学习,很生气。

学生3(扮演小亮):我感到很委屈,想得到爸爸的安慰和帮助,而不是责骂。

学生4(扮演小亮爸爸):我气坏了,说话很重,应该跟他一起分析原因,商讨对策。

学生5(扮演莉莉):觉得妈妈对我干涉太多,不应该以成绩来判定朋友,希望妈妈能多一些理解。

学生6(扮演莉莉妈妈):我担心莉莉交友不慎,受到不好的影响。

教师:小李同学,你期待爸妈怎样处理这件事?

学生1:希望爸妈能好好跟我说话。

教师:小亮同学,爸爸怎么做你心里才能好受些?

学生3:希望他不只是关心分数,而是与一起我分析原因,商定措施。

教师:莉莉同学,你想妈妈怎么做?

学生5:希望她不要对我干涉太多,给我更多空间。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知道不同角色的真实感受,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对方。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自己与父母的情绪、感受,明白正确沟通方式对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三、活动提升——亲子矛盾巧化解

教师:接下来请各组探讨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组长1:虚心接受批评,分析原因。多尊重、多理解,换位思考。

组长2:跟爸妈协商制定玩手机、电脑游戏的规则。

组长3:多倾听,控制好情绪。

教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我来总结一下:遇事多跟父母沟通,多些理解、尊重、换位思考,学会控制情绪,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制定好规则。

PPT显示关键词:倾听、理解、尊重、换位思考、控制情绪、达成协议。

教师:最后一个环节是给父母写一封信,将自己平时不大能表达的情感通过书信表达出来。写信时注意与爸妈交流时的语气和口吻,完成后交给爸妈。

学生写信。

教师:这节课,我们明白了在青春期亲子冲突是难免的。我们要接纳冲突,认识到亲子冲突不只有消极影响,掌握化解冲突的技巧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意义重大。处理亲子冲突的过程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过程,同时也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了解掌握化解冲突的技巧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写信使亲子关系得到升华,使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核心,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本課以“构建良好亲子关系”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获得成长。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事件设计了情景剧,让学生体验亲子冲突中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感受不同角色内心的渴望和期待,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冲突并换位思考。最后设计了书信的方式,使本节课的重点得到升华。本节课如果在讨论如何化解亲子冲突环节之后,能对情景剧继续进行情境反转表演,教学设计就更完美了。

【课堂点评】

这节课以亲子关系巧构建为核心内容,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活动的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由亲子关系现状,到冲突原因探究,再到亲子矛盾巧化解,环环紧扣,转承自然。整个活动过程都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探究本节课的提升空间,可尝试做以下调整:

1.目标定位力求更精准。目标定位即整个课堂活动走向的风向标,细微的定位区别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和活动效果。以“理解亲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和“接纳亲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为例,在“理解”和“接纳”之间,“接纳”的定位似乎更妥。因为阅历等方面的原因,青春期的孩子很难完全理解父母的某些言行,包括他们跟父母之间的那种纠葛又难以割舍的关系,因此,接纳可能是更好的定位。

2.课堂语言的“心理味”再浓些。“正向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咨询技术,心理健康课的课堂语言应充分体现积极导向性。在本课的活动导入部分,教师问“我们的父母理解我们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封闭式提问,一定程度上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与心理辅导课孜孜以求的“开放性”相悖。

3.亲子矛盾巧化解部分的讨论可以情景剧“续集”的形式呈现。获得亲子关系巧构建的可操作性技巧,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在第二部分,借助情景剧和现场分享,学生可以真切感受亲子冲突中彼此内心的感受,这是一个很棒的课堂设计。第三部分可趁热打铁,将这个情景剧继续演下去,让学生尝试在“沟通”层面将亲子关系往“和谐一致”的方向演绎,收获操作性技巧。本节课以此收尾,就能实现课堂教学“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完美闭环。

(点评嘉宾:崔娟,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

猜你喜欢

控制情绪换位思考达成协议
中方:不会为达成贸易协议设时限
一起吃中餐更易达成协议
班主任如何应对“初二现象”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
排毒进行时
e言e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