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微型日记的指导策略
2019-09-10于辉
于辉
小引:微型日记是以简单的方式、语言将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并表达所思所想。写微型日记对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微型日记的应用,可以成为学生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学生微型日记的指导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写作微型日记,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微型日记的写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搜集素材,并从中提取到自己需要的写作内容。同时,随着学生阅历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材料也会越积越多,有利于加强写作内容的深度。在微型日记的写作中,学生也没有受到字数、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束缚,思维得到充分解放。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兴趣均有重要帮助,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养成。
1. 积累“微日记”的写作语言与写作方法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写作是关键的一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写作兴趣,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新写作理念,充分给予学生写作上的自由。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循规蹈矩,不利于学生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而在指导学生写作微型日记时,教师可以就写作语言、方法等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
例如,在讲述《鸟的天堂》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掌握文章中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感悟此种写作手法的要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出发,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语句运用规则,避免文章中出现错别字与语病。使学生越写越会写、越想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捕捉日记的素材
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普遍不高,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身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無法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微型日记的写作指导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内容写作。
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后,教师可以以豆芽生长为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豆芽的变化。多角度观察与长期观察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出豆芽的生长状况。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生活寻找写作素材,内容生动鲜活,也避免了程式化的写作方式。
3. 合理分层,让学生体验写“微型日记”的愉悦感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普遍会给学生的作文打上一定的分数,以分数来决定文章的质量。学生在此种单一、单调的作文训练中,会产生恶性循环,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灵感也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分层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愉悦感。
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木偶的角度出,。以小木偶的身份写作微型日记,将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也需注意分层,为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可以为学生提出字数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能力的不同,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成就感。
结语:微型日记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微型日记的特点,就在于其内容非常简单,写作形式也非常开放,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作用。短小的篇幅,可以引导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写作内容的开放性,也让学生的思维不受束缚,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微型日记”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 tjkyblx2017/142)的阶段性师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