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2019-09-10郭杰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想象力事物

郭杰

在初中阶段的作文课上,教师们的关注点很多,既要指导学生写作方法,又要兼顾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 写作不仅可以体现作者的文采,还能体现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该开展形象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知,将感性和理性认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1.学会观察

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想要发现美,就必须学会观察;思维能力的外在体现就是观察力,通过对风景、图画等事物的细致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内心的想法结合起来,在感性的认知里获得理性的想法,这就是观察的具体过程。训练观察力的方法有很多,如静视、行视、统视等。

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水行舟图。春水上涨,与两岸等高;春风正盛,行船之上风帆高悬,可谓动感十足。 王湾用的就是行视的观察方法,在行动的船上,用他闪电一样的眼睛在眨眼的功夫,收集到“潮平”“风正”等信息,并与“两岸阔”“一帆悬”产生关联,观察敏锐而细致。 通过锻炼观察力,可以让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更深层次的新的认知。 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上,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目视前方,在眼球不动的情况下观察视野里所有的事物, 坚持10秒钟然后闭眼,凭借记忆力努力回想刚才看见的东西,然后记录,坚持锻炼10天并总结, 最后看看学生是否有进步。

2.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感受课文中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展开生动的想象。 这种创造性想象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是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也可以是一幅图画,然后配合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创作。真实情境的创设能够在教学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换言之,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取决于学生想象力是否丰富。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深化形象思维。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自然能够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共融、共生,并引发新的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先提出问题: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喝酒的?是驿站还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喝酒的时候身边是不是别人阖家团圆的场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一场景是诗人的想象还是真是发生在诗人身上的事?如果是发生在诗人身上的事,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失眠?提完问题后,教师可以放一首歌手演唱的水调歌头,然后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对提出的问题想象。通过对想象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3.想象写作

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不高,大多是因为考试作文文体大多为记叙文和议论文,允许学生自行想象發展的范围狭小,且写作时长较短,所以对这种应试类的作文并不太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或讲评课上,要灵活运用方法,引起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教师们要注意,想象类作文的发挥空间比较大,适合学生锻炼形象思维能力。由此可见,“以写促练”不失为锻炼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着重训练学生在情节方面的补写能力,甚至还可以选择一到两篇美文,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对细节的补充写作,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复述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构架和写作文章。一般认为,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体现在理性认知和感性认识是否有效结合上。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要训练他们对情感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教师也可以找一些有意思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写作,也就是学生从小学习的看图写话, 只不过在原有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想象力。

4.想象变形

想象变形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突破事物的原有形象,将其夸大甚至是重新赋予事物一个新的形象, 让学生的思维模式活跃、丰富。写作原本就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语言文字活动。好的情景创设离不开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的关键又在于想象和联想。因此,训练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产生合理的想象,有益于强化学生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作者会通过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对写作对象进行变形,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不少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被认定为“不正常”“不合理”的人、景、物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正常化”“合理化”。比如,在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根本什么衣服都没有穿,赤身裸体地在大街上游行,假若是在正常社会中,谁都不会相信骗子愚蠢的鬼话,可在文章中,皇帝不仅相信骗子的话,还骄傲地说这是一件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的衣服, 所有的大臣和百姓竟然表示赞同,最后却被一个小孩揭发;讽刺了昏庸无道的皇帝、狡诈虚伪的骗子和自私愚蠢的官吏,赞扬了小孩的无私无畏和敢于揭发假象的勇敢行为。这种事情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但是作者通过这种想象变形的方式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时候,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达到想象变形的最终效果。

形象思维是学生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展开剖析、联想和想象后形成的; 形象、情感、联想和想象会贯穿作者创作的整个过程,所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初中生的思维处在一个依靠直觉经验判断到通过逻辑思维判断的转变时期,这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所以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同时要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在从叙述性写作向技巧性写作的转变过程中全面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便他们在写作中熟能生巧、学会应用,不再对写作怀有“畏惧之心”。兴趣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只要对写作充满兴趣,就能写出立意准确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想象力事物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想象力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春天来啦(2则)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