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统编教材,探索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2019-09-10何荣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9期
关键词:习作创设情境

何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的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增强作文信心,并灵活地运用平时积累的相关语言素材。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是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趣味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在课堂中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作文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教师往往会采取较为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只关注自己讲授的内容与过程,而忽略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作文兴趣并未真正被激发出来,自然也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好作文。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首先要把好写作训练的导入环节,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趣味性的导入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需求,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作文教学导入。比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习作《续编童话故事》时,教师可利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写作的话题,创设这样的情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个国王正悠闲地走在小河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突然,他听到了河边传来了特别伤心的哭泣声。于是,他停下了脚步,寻着声音走过去。此时,他看到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猜猜下面的国王会看到什么?又会经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让学生大胆想象与联想,并用简洁的话语说一说。童话故事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文学体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先口头讲故事,然后再试着动笔将自己讲的内容写下来,这样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二、丰富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相对较为有限。而且他们参与社会活动较少,缺少写作的经验与素材。很多同学提笔忘字,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长此以往,他们对習作充满了畏惧感,甚至会厌烦写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由此可见,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要能走入生活当中,用心去感受生活,并进行自己的思考。教师要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相关的经验与素材,让他们将生活当中的感悟与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一个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再深入思考,并针对现象提出想法。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就餐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一个同学正在插队……”“升旗仪式的时候,在我的前面有两个同学正在窃窃私语……”“周末,我和妈妈乘坐公交车,车上有一个孩子在随手乱扔垃圾”等等。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比较熟悉的,此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具体现象以及想法,就相对比较容易。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让学生明白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与经验。

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因此,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由于三年级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还缺乏主动性,因此,教师对学生要不断地进行督促与引导,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加强有效指导,提升习作素养。

教师进行作文指导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技能与方法的传授。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具体实际,创设出多样化的写作训练点。

比如,教师可以将每一次小练笔融入到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创作,不断地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还要让学生对作文初稿不断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是学生对自己作品纠正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他们责任心与严谨学习态度的过程。对于作文修改,学生除了自我进行修改,还可以同学之间互评互批。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有限,他们不可能发现作文中所有的问题,因此,教师仍然要对他们的作文进行集中评价与纠正。

总而言之,教师要认真研读统编教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

猜你喜欢

习作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